考研政治考点精讲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子见 编  页数:363  字数:422000  

前言

致读者根据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试大纲,本书分五部分编写。每一部分中的各章均由四方面内容构成:一是概述每一节的基本内容,并提示重要考试命题点。二是讲解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三是汇编本章的已考试题及答案或答案要点。四是小结与预测。鉴于多数读者手中已有本科阶段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因此,本书讲解知识点简明扼要,同时又力求做到准确阐述知识点的理论内容,全面概括每个知识点所涵盖的要点。本书按章汇编了2004—2013年的已考试题及答案或答案要点,因篇幅所限,对试题未做解读。读者可参阅2013年4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真题解读》一书。在那本书里,我们对每道已考试题考什么、如何选、怎样答均做了较为详尽的解读。

内容概要

  考试指导 —— 透析大纲,系统全面
  考点精解 —— 把握重点,主次分明
  真题链接 —— 洞悉考点,把握规`律
  归纳总结 —— 指点迷津,权威预测

作者简介

  张子见北京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北京地区考研阅卷组组长,北京市考研政治阅卷评分细则制定者,有14年考研辅导经验,中国著名的考研政治辅导专家。2012年张子见团队编写的考研政治丛书命中分值高达98分,命中率97.3%!!!5道大题全命中,选择题命中32题!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已考试题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节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小结与预测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二节 理想信念的实现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已考试题及答案、答案要点(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第一节 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小结与预测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已考试题及答案(2003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第五部分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已考试题及答案要点(2010年—2012年)
小结与预测
附录一 高分考生经验谈
附录二 张子见老师考研政治丛书2012年命中考题统计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内容概述】第一章是总论。总论分两节,从总体上论证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一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产生和发展。第二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一)从不同角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回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阶级属性角度回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研究对象角度回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4.从主要内容角度回答,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二)狭义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三)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一)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的发展。(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第一,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第二,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第三,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我们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已考试题(2004年—2013年)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2010年—1题)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2013年—17题)A.从自然界的压迫下解放出来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已考试题答案(2004年—2013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答案ACD【小结与预测】本章首先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以及在实践中的发展。其次论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阐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本章关于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即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容,2010年作为单选题考查过。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关于人类解放问题,2013年作为多选题考查过。本章知识点主要用来出选择题,特别要注意围绕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出选择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二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讲话中关于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即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的观点。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内容概述】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包括辩证的唯物论、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个部分。第二章共三节。第一节和第三节主要论述辩证的唯物论。先简要介绍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然后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论证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等基本原理。第二节,论述唯物辩证法。首先论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即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其次论述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再次论述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最后论述辩证思维的四对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以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本章的重要考点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一)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主要有三种历史形态,即(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1)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2)哲学唯心主义存在的根源:①社会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二)哲学的其他派别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2)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1)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2)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一)明确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二)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观,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解释政治及其历史,结束了唯心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地位。(三)实现了两个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被动的形而上学缺陷。(四)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四、物质范畴的定义及其理论意义(一)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恩格斯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列宁对物质概念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五、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二)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六、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一)物质和运动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概念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二)运动和静止1.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变动、无条件、绝对的。静止是稳定、有条件、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2)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2.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3.时空的无限和有限、相对和绝对。(1)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而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2)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七、社会的物质性(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八、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2.实践意义: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九、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1.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二)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劳动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3.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与科学实验一样,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上述各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十、实践与人的存在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二)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十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这里说的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十二、人和自然的关系(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二)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十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2.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实质。(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3)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2.发展与过程。(1)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2)事物永恒发展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2.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1)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列宁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表现为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等。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的改变误认为斗争的消失。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3.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或者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2)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说明:(1)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2)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7.矛盾分析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二)质量互变规律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1)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3)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2.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说明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掌握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对于革命和建设工作的方法论意义:①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②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③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三)否定之否定规律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2.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2)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3.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①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③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充分估计其困难,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一)原因与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2)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原因不仅可以作用于结果,结果反过来也可以作用于原因,每一现象的发展过程往往是互为因果的。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3)在不同的领域,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复杂多样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因果联系的复杂情况要求我们对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4.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2)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3)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二)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就是规律性。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两者的对立表现为含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不同、稳定持久的程度不同。(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内部必然性的支配。由于事物的范围广大,发展无限,所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2)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机遇,通过偶然掌握必然。(3)坚持辩证决定论,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三)可能性与现实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对可能性的各种情况加以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可能性的程度大小。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潜在的、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我们从事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出发,不能以可能代替现实。(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第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第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现实性中产生出可能性,而可能性又不断变为现实性的转化过程。3.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3)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好的可能性。(四)现象与本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和反映事物的内在根据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1.现象和本质的含义。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现象可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假象不同于主观范畴的错觉。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它是由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2.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两者的对立。现象是表面的可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本质是共性的、普遍的、深刻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2)两者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如列宁所说:“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任何本质都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任何现象都从不同程度表现本质。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3)在实践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五)内容与形式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的一对范畴。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2.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2)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一)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1)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2)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2.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二)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1.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2.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三)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1.归纳与演绎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1)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2)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2.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1)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2)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3.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1)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2)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所以,人对事物的认识经历着从(感性)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理性)具体的过程,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1)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2)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四)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1)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以致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研究就寸步难行。(2)辩证思维方法不仅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已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3)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推动科研工作者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2.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1)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2)证实和丰富了辩证思维的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规律及其客观性(一)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二)规律的客观性1.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2.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发明、改造、创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一)两者之间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二)两者之间的区别:1.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2.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3.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三、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一)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二)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四、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六、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一)社会历史趋向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二)主体选择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正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

编辑推荐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试大纲,《2014考研政治考点精讲》分五部分编写。每一部分中的各章均由四方面内容构成:一是概述每一节的基本内容,并提示重要考试命题点。二是讲解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三是汇编本章的已考试题及答案或答案要点。四是小结与预测。    鉴于多数读者手中已有本科阶段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因此,本书讲解知识点简明扼要,同时又力求做到准确阐述知识点的理论内容,全面概括每个知识点所涵盖的要点。本书由张子见主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考研政治考点精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简洁,很清晰。但没有标明考点是什么。
  •   比较适合刚刚开始复习的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