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姜鸿 页数:213
内容概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面临的不再仅仅是本地区、本行业、本国企业的竞争,而是来自于管理先进、技术领先、资金雄厚的跨国企业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大量研究表明,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战后,韩国、日本等国家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成功地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了经济陕速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是我国目前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研究技术引进的策略,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姜鸿,男,1970年2月生。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德国柏林财经大学和柏林科技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在《管理世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农业经济问题》、《财政研究》、《经济管理》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有关学术期刊全文转载。出版专著3部,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世界自然基金会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和校级等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课题7项。1项软科学研究成果被收入武汉市科学技术局《2007年度武汉市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技术引进的相关理论第一节 技术引进的动囚理论一、技术传播理论二、技术差距理论三、南北贸易模型四、需求与资源(NR)关系假说第二节 技术引进的机制理论一、技术转让选择理论二、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第三节 技术引进的其他理论一、技术创新理论二、后发优势理论三、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的选择理论第二章 技术引进的方式第一节 技术引进的许可方式一、许可合同的种类二、专利权许可三、商标权许可四、专有技术许可五、版权的许可第二节 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一、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的含义二、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的联系与区别三、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的主要方式第三节 国际工程承包方式一、工程承包的种类二、招标方式三、招标的程序第四节 其他技术引进方式一、合资、合作经营二、BOT方式三、补偿贸易方式四、加工装配贸易五、特许经营第三章 技术引进的定价与支付模式第一节 技术引进的定价模式一、技术使用费的估定原则二、确定技术使用费的主要模型三、技术价格的评估方法第二节 技术引进标的的具体估价方法一、专利的估价二、商标的估价三、版权的估价四、计算机软件的估价五、专有技术的估价第三节 技术使用费的支付模式一、一次总算支付模式二、提成支付模式三、入门费加提成支付模式第四节 技术使用费的清算一、支付工具二、支付时间三、使用费的清算办法四、账目的建立、检查及审核第四章 技术引进的可行性研究第一节 技术引进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与步骤一、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二、可行性研究的步骤第二节 技术引进中的市场分析一、技术引进中市场分析的基本内容二、技术引进中市场预测的方法第三节 技术引进中的技术分析一、选择技术的基本原则二、技术分析的内容第四节 技术引进中的财务分析一、总投资费用估算二、成本费用分析三、销售收入、利润估算四、技术项目的财务评价第五章 中国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第一节 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一、第一阶段(1950-1978年)二、第二阶段(1979-1994年)三、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第二节 中国技术引进的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国技术引进工作的主要成就二、中国技术引进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节中国技术引进的策略一、中国技术引进的宏观策略二、中国技术引进的微观策略附录A 新型节能专利技术许可合同(样本)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附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技术引进的相关理论 20世纪以来,各国学者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技术引进的动因与机制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这些理论之间虽然缺乏有机的联系,但初步形成了技术引进理论体系的框架。①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节 技术引进的动因理论 一、技术传播理论 西方学者研究技术引进往往都是从国内的技术传播(即技术扩散)着手,而后延伸到研究国际技术转移。 技术传播是一个社会系统内的个体或组织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特定的渠道传递技术创新知识并采用新技术的过程( Rogem,1995)。技术传播一般包含四个主要因素:技术发明、交流渠道、社会系统和时间。其中,技术发明是技术传播的标的,它被潜在用户采用的机会与其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如比较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测试性、可观察性、再创新性能等等。交流渠道是指个人和组织间进行信息、知识交换所通过的一定的渠道。例如,个人问的交往、公司间的合作、学术会议、大众传播等。潜在用户接触到新技术并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和积累了与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之后,才会作出采用或拒绝该项新技术的可能决策。由于技术传播都是在一定的社 会系统中完成的,社会系统中的许多因素,如经济水平、技术设施、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会对技术的这一传播过程产生比较长远的影响。时间因素是技术传播的最后一个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技术的传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从新技术的潜在用户的角度考虑,其是否采用一个创新技术的决定过程包括了解阶段①、说服阶段②、决定阶段③、实现阶段4和确认阶段o共五个阶段。从一个社会系统的整体上看, 技术采用者可以按时间序列分类为发明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采用主体、后期采用主体和跟随者。相应地,整个技术传播过程又大致可划分为早期准备、起飞、增长、稳定、下降几个阶段。而这就是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 Gabriel Tarde)在1904年提出之后进一步完善了的“S型传播曲线理论”所提及的基本思想。可见,不论从哪个角度来探讨技术的传播过程,时间都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