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青春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高国武  页数:205  字数:22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当代创业者群体中,大学生创业者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知识群体,大学生创业者代表着这个时代最为活跃的思维力量。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中,他们必将在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阔步前进。尽管这些创业者资历还很浅、创造的财富还不够丰富、其企业的规模还不够大,但是,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积极进取、不畏艰难,并且表现出前人所没有的创新精神。这让我们坚信,他们的奋斗不仅会为他们各自的人生烙下深刻的印记,也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留下不可抹灭的痕迹。    同济大学前校长万钢曾经说过:“大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人才,大学应不断开辟新途径,形成大学与社会无阻隔、无间断的沟通机制,通过社会反馈不断修正培养目标,让学生体验和适应社会需求,锻炼他们创造、创新、创业的能力。”大学生创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同济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创业实践:注重大学生创业的源头创新,营造创业氛围;开设创业课程,进行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大赛、创业见习;积极挖掘各类资源,设立创业基金;通过基金资助和园区孵化、服务等,让适合创业的学生成功创业,逐步建立起大学生科技创业工作的运行机制。    通过这些创业实践,我们对创业的认识不断提高。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既需要一个包括创业教育的课程和师资建设、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创业环境、创业平台建设、创业基金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创业体系的支持,也需要一个多层次的创业文化的塑造。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业文化,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在于创业文化。多年来,在同济大学校园内,我们利用了校园广播台、网站、论坛、报纸等方式宣传创业精神和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不仅如此,同济大学大学生创业企业中的佼佼者也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市政府官网等国内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些关注和报道也进一步扩大了同济大学大学生创业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创业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生活方式。如今,我们推出《创业·青春——同济学子创业风采录》,以同济分基金会资助的2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为对象,通过对他们全方位的记录,展现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任何光鲜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不为他人所知的过程,破茧成蝶终究是痛苦的。对于同济大学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酸、甜、苦、乐,他们的奋斗过程才显得弥足珍贵。这本风采录,不仅是我们对创业者创业故事的记录,更是他们对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反思录。我们希望,不仅可以为其他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以让社会各界更深刻地理解大学生创业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创业文化的建设,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发展。    2012年1月    (蒋昌俊,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

内容概要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现象。本着“鼓励创新创业,完善创新环境;推动成果转化,促进教育改革,激发创新潜能,造就创新人才”的宗旨,《创业·
青春——同济学子创业风采录》选择了同济学子创业的20个成功案例,编辑成书,以期对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有所借鉴。
《创业·青春——同济学子创业风采录》这本风采录,不仅是我们对创业者创业故事的记录,更是他们对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反思录。不仅可以为其他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以让社会各界更深刻地理解大学生创业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创业文化的建设,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发展。本书由高国武主编。

书籍目录

丛书序

青春篇
创业中,激情在燃烧
陈凯:“经历”中的激情与理智
王波:从一无所有开始创业
魏宇超: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周毅:同济“小五哥”的创业之旅
程龙:一直在路上
甘艺凡、叶长青:坚持不懈的“秋刀鱼”
钱志国、武传业:两个人的IT探索
铿锵玫瑰:创业,我的别样风采
张霁婷:我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
赵璐:创业,每天都是崭新的一页
张楠、崔永坤:Follow Mv Heart
陈奕琳:创业,离自己更近些
追寻篇
人生再启航
张维勇:我的创业历练
创业,学习着并“薪火相传”
张选军:创业,“想做就做吧”!
何胜祥:当生物医药行业的马云
揭锋山:创业,因为不想重复
裴晓霖:“创业绝对不是儿戏”
董和刚:成为有大学文凭的“刘金生”
张文标:创业要坚持,不要放弃
李立志:我卖的不是产品,是理念
后记
与创业相随的青春
附录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会资助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名录

章节摘录

2008年9月,陈凯找到了一个加盟“城隍庙小吃世界”的老板,说服他经营出自己的品牌。陈凯把在头脑中构思的概念、计划告诉这位老板,提议由自己来开拓,有成果后给自己股份。老板同意试试。陈凯抓住这个机会,投身于中式快餐业中。    为了试试陈凯的本事,老板交给他一个任务:在两天的时间内策划出一个全新的品牌出来,这其中要包括故事、品种、具体的经营方法、开店的效果图、里面的布置等一系列细节。陈凯说:“不睡觉,一天就够了。”一天一夜后,陈凯把一份详细的策划方案交给老板。老板很欣赏陈凯的干劲和思路,随即打算让陈凯做副总全盘负责新项目。正式合作之前,两人商定:新项目陈凯占3成,条件是3年内完成30家店,平时每个月仅有些活动经费。正处低谷期的陈凯,又重燃斗志,准备大干一场。    他们先在人民广场开了一家新品牌连锁店。在陈凯的辛勤运作下新品牌连锁店陆续开到20多家,客人趋之若鹜,经济效益明显。因为新模式与原先的模式完全不同,这使其他城隍庙加盟商无法直接效仿,为新品牌的快速扩张赢得了宝贵先机。    项目在市场上名利双收以后,老板竟有了独吞的念头。没想到一年就轻易开了20多家店,若按照当初的承诺来兑现,那可是一大笔钱。更何况他只是个刚毕业才干了一年的大学生,真的值那么多吗?老板开始削减陈凯的管理权限,慢慢把核心的东西隔绝起来,并把和陈凯同期招聘的员工陆续解雇。    2009年9月,陈凯清楚了老板的用意,他主动向老板告辞:“我走可以,以前你讲过的话无法兑现也不怪你,让我出去开家店就行,今后我们各做各的。”老板欣然答应,但仅同意陈凯开一家店。于是,在开设第一家后,他用新名称开了第二家、第三家……到现在,陈凯已经有了5家连锁店。现在陈凯正加紧研究,准备推出第三代中式快餐模式。采访时,基本的雏型和细节基本上都已经在他脑子里勾勒出来。    他说现在新模式已经成型,只要有500万元左右的投资,就能把第三代最新的快餐模式推广出去。幸运的是,陈凯现在已得到了来自新中欧(接力基金)500万元的投资。    “我只会创业”    拼搏、坚持、责任,创业给予了陈凯宝贵的人生财富。带着这些财富,他有能力在创业的道路上长久地坚持下去……    创业对于陈凯来说是一种兴趣爱好。他说即使以后他变得很富有,他还会“冲动”地去做这些事情。    创业路上的经历让他明白凡事要做自己擅长的。他说:“我只会做这个,我也没有其他特长。你让我去公司按部就班,我不习惯。这几年我都在创业,创业就是我的工作特长。如果说问我一个新产品怎么样开发,怎么样打开市场、建立销售渠道,这些我头头是道。领着一伙人没日没夜地开发产品,我挥洒自如。但是,如果让我一直在办公室里给大家开大会,这个我估计做不好。”    对于陈凯来说,成功的机遇是靠自己拼搏出来的。有些人的拼搏是充满活力的拼搏,就像马云,尽管已经身价上亿元,但仍然处于拼搏之中;有些人的拼搏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拼搏,就像华为。这两种拼搏中都蕴藏着机遇,成功的创业者对这种机遇有着强烈的渴求。    招聘员工时,陈凯喜欢渴求机遇的人。他觉得,拥有这种渴求的人可以做大将之才。这种人创业成功的机率会很高。就算失败,他一样能爬起来。但是对于不具备这种特点的人,他不会在创业道路上长久地坚持下去,因为他的兴趣点不在这里。    陈凯说,创业贵在乐观的坚持。乐观是老板给予员工的态度,让员工知道老板没有垮下。这也是创业者给亲朋好友的定心丸。即使周围的人都在着急,创业者自己却不能着急。时间会把一切安抚好。他觉得,创业者就算很笨,如果能坚持,中途不放弃,一样能成功。创业者即使是闯祸也要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这有这样,他才能学会运用自己的特长,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从创业中,陈凯明白了什么是承担责任。有因必有果,做事分两面,做事情本身和承担事情的后果同样重要;创业的冲动是天生的,责任感却是后天培养的。这是他在和同济分基金会的合作过程中学到的。正是这种责任感,让他在创业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像其他成员一样走掉,而是主动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他说自己一定要对得起别人对他的信任。    “一个有创业潜质的人被挖掘出来后,他要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种责任感给他灌输进去,让他明白你有能力做事,也有能力承担这个后果。”以前陈凯不懂得这一点,但现在他很深刻地理解了。采访后记    对陈凯的采访在2010年10月下旬进行。在接受采访时,陈凯显得很淡定。穿着正装的他在采访结束后就会去商谈一笔投资。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如今陈凯已经得到了这笔新的投资。对于他来说,新的创业之路又将开始,他会沿着这条路勇敢地走下去。    本科时,陈凯学习艺术设计。这样的专业决定了他在创业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冲动”,更享受“经历”的过程。然而,作为一个创业者,在激情之后更需要的是理性思考。经历过创业的起起落落,体验过人生至此最落魄的阶段,面对未来,陈凯依然满怀激情。只是,与之前那个只注重“经历”过程的陈凯不同,如今的陈凯在拼搏、坚持、责任之外,更有着对企业管理的理性思考。毕竟,创业是一条激情与理性相融合的道路。P11-13

后记

经过近半年的采写、编辑、修改,《创业·青春——同济学子创业风采录》终于定稿付梓。与20多位大学生创业者的深入交流,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创业的艰难与不易,但同时,我们也与创业者们一起感受着创业过程中的快乐。    青春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于这20多位大学生创业者来说,青春是一趟与创业相随的旅程。奋斗、拼搏、追求、激情、梦想,无论是青春正当年,还是处在青春的尾巴上,只要拥有了这些词汇,“青春”就会永远地铸人他们的生命旅程中。此时的青春,无关于年龄,只关乎心态;无关乎结果,只关乎过程。    从创业之初到现在,书中记录的2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都朝着良l生的方向发展。在这些大学生创业者当中,有不少是从学生直接过渡到创业者的80后。对于他们来说,创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年轻,想要尽可能地经历一些事情。库源电气的王波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对年轻人来说,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做点事情,哪怕是失败了,也会是人生里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在本科阶段叱咤同济校园的“小五哥”周毅也鼓励有创业梦想的人:“年轻的时候不要怕失败,如果有机会,就要尽可能地经历一些事情。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快地成长。”    创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在每年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当中,能够创业的人寥寥无几。选择了这条路的人,必定要品尝不为人知的痛苦。现实中,企业发展的过程不是高歌猛进的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挫折的磕磕绊绊。一不小心,创业者们就会经历人生至此最为残酷的一跤。但跌倒在地仍然需要依靠自己重新爬起来。在创业过程中经历过起起落落的陈凯便经历了企业差点倒闭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让他懂得面对创业,在拼搏、坚持、责任之外,还需要有着对企业管理更多的理性思考。    不可否认,这些大学生创业者是一些特立独行的叛逆者。本来,他们可以靠着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过着在父辈们看来稳定的生活。然而,青春是一股倔劲和闯劲,父母的设想终究是他人的看法,自己的青春需要自己来描绘。对于他们来说,追逐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受生活的考验,遭受挫折和困境,但从中获得的自信和经验是人生中其他财富不可比拟的。    禹大信息的魏宇超说:“只有那些享受创业的生活状态,并且甘愿冒创业风险的、能一直坚持下去的人,才是真正的创业者。”创业于他们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有的创业者曾经有过令很多人羡慕的职场经历。但是他们毅然结束这种稳定优越的状态,走上了这条充满着残酷和痛苦的荆棘小道。在这条小道上,只要坚持下去,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对于他们来说,在创业中追寻梦想的意义远远大于一份稳定工作的意义。正如济辰节能的张维勇所说:“一定要有梦,梦成功了大家很开心,没成功的话这个经历也非常重要。失败是有资格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尝到失败的滋味,因为很多人都没有胆量去尝试。”    但创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择了创业,就是选择了付出和辛劳。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中,要想稳住自己的脚跟,甚至站得更挺,需要加倍的努力和付出。所幸,大学生创业者是一群幸运的创业者。来自学校、社会、政府的各种帮助,让经验还不够丰富的他们能够大胆地走在创业的道路上。也正是因为这些帮助,他们在前进的每一步中都能够走得踏实、稳健。    创业是他们曾经的梦想。但梦想的实现需要在现实中脚踏实地。梦想是感性的,将其付诸于实现却需要理性。只有拥有热情执著,将感性与理性结合,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坚韧前行。回顾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其中的启迪和警示对这些大学生创业者们尤为重要。无论是团队的合作,还是对市场的把握、企业的内部管理,都需要这些大学生创业者不断地学习。因为成功者的模式也许不可复制,但失败者的经历却有被重演的可能。    正如一个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运作一样,《创业·青春——同济学子创业风采录》的完成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因此,我们要特别对在此次采写过程中给予配合和帮助的相关老师和创业者表示感谢。    首先要感谢同济大学产业管理办公室和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会领导对此次采写的支持。有了你们的支持,这次采写才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也要感谢同济大学科技园赵念、徐欢、梁洁、曹欣、孙晨曦等联络员老师,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才能在采写过程中更深刻、完整地理解大学生创业企业,与他们的交流也更为顺畅。    我们还要感谢此次采写的主角——20余位大学生创业者。谢谢你们在采访中主动配合,不遗余力地向我们讲述你们创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无论其中是痛楚还是幸福,你们都将真实的心路历程和丰富的细节提供给我们,使这本风采录变得有血有肉。    我们还要感谢参与到这次采写中的侯卉娟、常雅如同学以及帮助我们整理录音的王康同学。正是有了你们的工作,这本创业风采录才能够顺利出炉。    最后要特别感谢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和同济大学出版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使得本书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出版。

编辑推荐

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创业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生活方式。如今,我们推出《创业·青春——同济学子创业风采录》,以同济分基金会资助的2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为对象,通过对他们全方位的记录,展现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任何光鲜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不为他人所知的过程,破茧成蝶终究是痛苦的。对于同济大学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酸、甜、苦、乐,他们的奋斗过程才显得弥足珍贵。这本风采录,不仅是我们对创业者创业故事的记录,更是他们对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反思录。本书由高国武主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业青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