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同济大学 作者:赵麟斌 编 页数:261
内容概要
《闽文化的前史今声》以“闽文化”中的民俗研究、历史研究、方言研究等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品格,为读者生动地呈现了“闽文化”不断发展以及其自身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并赋予“闽文化”研究新的意义。
《闽文化的前史今声》既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又可供广大热爱民俗文化的读者阅读。本书由赵麟斌主编。
作者简介
赵麟斌,现为福建省闽江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州市首届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闽江学院学报》主编,兼任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文社科研究院特聘院士兼客座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国际高级访问学者,己出版专著(含合著)、主编3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闽文化研究方面主要论蒋有主编《闽台民俗散论》、《闽台民俗新论》、《闽台民俗述论》,编著《福州民俗文化述略》,评注《垂涎录》(合著)等。
书籍目录
前言序一序二序三序四九赋重修镇海楼记秦汉时期福建的民族与文化再论先秦闽族与闽文化越王城、闽越王城、东越王城的研究闽越族蛇信仰的类型与意象解析闽地祖先崇拜习俗的西方映像试论王审知对福建经济建设的贡献宋代福建的民间诉讼从苏颂诗文看北宋朝廷与道教的关系宋元时期福建道教的兴盛及分衍宗派郑和下西洋与福建人的海外迁移林则徐与中国近代化——兼论林则徐对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重构与更新林则徐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我国仿造西式舰船的活动林则徐货币改革思想探析——兼论清代“闭关政策”下的中外货币流通论林则徐的官督商办思想沈葆桢筹备台防中“厚集兵力”的军事谋略中国近代化的先声——严复传播“西学”述评船政文化在近代中国文化重组中的作用福建船政学堂与中国近代教育——兼论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教育理念马尾船政经费来源与清末财政关系叶祖硅与北洋海军古代福建对日交往及其影响闽都文化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闽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五口通商时期之世界“茶港”——福州港的沉寂与兴起福州古代重教与育人传统述论论明清福州城市发展及其重商习俗女性与近代福州社会变迁历代福州丧俗批判综述福建戏剧钩沉二题闽曲悠扬,海外唱响——闽剧海外传播探析福建戏曲研究综述(1990-2009)《闽都别记》中陈靖姑形象的俗文化意识论福州漆画与漆画艺术家福州榕文化新探福州古桥文化探微论三坊七巷的“精·气·神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有关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福建人留居当地的事例在很多史籍或文献中都留有记载。明代张燮《东西洋考》卷五“东洋列国考”中的“文莱”条记载:“俗传今国王为闽人,随郑和征此,留镇其地,故王府旁旧有中国碑。……王有金印一枚,重十六两,印上篆文作兽行一双,云是永乐间所赐者。”清代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也说:“中国之南洋,万岛环列,星罗棋布……明初,遣太监郑和等航海招致之,来者益众……而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若鹜,或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跟随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副使福建闽南人王景弘,在爪哇三宝垄港养病,病愈后留在了当地。他的部下也有和当地妇女结婚的。三宝垄一带后来成为华侨聚居的地方。此外,在菲律宾的东苏禄还发现了泉州人白丕显的墓。明永乐三年(1405),白氏跟随郑和到菲律宾,后来应苏禄居民的请求,担任了当地的行政长官。福建人随郑和船队到达占城定居的也很多。今尚有碑石记载最早开发越南的有朱、丁、伍、莫等大姓。历史上中国人进行海外迁移的过程中,素有牵亲引戚的特点,这些跟随郑和船队到海外并且定居下来的福建人,无疑为当时和之后福建人的海外迁移创造了良好和必要的海外联系。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以满刺加为基地的贸易中心,并与东南亚各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为福建人进行海外迁移创造了友好和平的海外环境。
编辑推荐
《闽文化的前史今声》是闽文化研究学术论丛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