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俗文化述略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同济大学  作者:赵麟斌  页数:363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专门探究闽都福州民俗文化的专著。福州民俗文化既有其鲜明的区域符号,也有着受中原民俗文化影响的历史痕迹。上古土著闽越族所蕴含的福州民俗源流久远而异常独特:诸如与中原汉族相异的断发纹身、拔牙、行巫术、习于水斗、便于用舟、蛇崇拜,等等;这些习俗对后世福州民俗影响深远。
  汉、晋以降,南迁入闽的中原汉族移民移植来的文化与习俗,致使福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福州民俗中的生产、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习俗,岁时节庆习俗,民间信仰和崇拜习俗,等等,无一不具有了中华传统习俗的一般特征。然而,闽越文化在被同化、被改造的同时,其地域性的因素并未丧失殆尽。
  本书坚持以正确的观点与科学的态度,将福州民俗文化置于中华民俗文化的大背景之中,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阐析。本书内容蕴含丰富、新颖透辟。不仅揭示了中华民俗文化的共性,同时彰显了福州民俗文化的个性,在探究中力求扬优弃莠。书中反映了作者赵麟斌对福州民俗文化深刻的学术见解,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福州民俗文化全景式的画卷。

作者简介

  赵麟斌,男,1956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80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就读于该校经济法律!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福建省闽江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研究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客座教授。兼任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顾问委员、教育部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中国人文社科研究院特聘院士兼客座教授、福建省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专家、福建省人才交流协会理事会副会?、福建省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中青年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特聘专家,曾为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国际高级访问学者。已出版专著(含主编、合著)共17部,并在《光明日报》、《东南学术》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生产习俗
 第一节 农业习俗
 第二节 渔业习俗
 第三节 商业和手工业习俗
第二章 生活习俗
 第一节 服饰习俗
 第二节 饮食习俗
 第三节 居住习俗
 第四节 交通习俗
第三章 礼仪习俗
 第一节 婚姻习俗
 第二节 生育与寿诞习俗
 第三节 福州丧葬习俗
第四章 岁时习俗
 第一节 岁时节气
 第二节 传统节日的祭祀与禁忌
第五章 民间艺术及其习俗
 第一节 闽剧艺术源流
 第二节 ?剧中的民情风俗
 第三节 歌谣、音乐与评话、促艺
 第四节 民间工艺美术
第六章 民间信仰
 第一节 自然崇拜
 第二节 祖先崇拜
 第三节 鬼神崇拜
 第四节 民间方术
第七章 方言与民俗
 第一节 福州方言的形成
 第二节 方言熟语与民俗风情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生产习俗  福州地处我国东南区域,2 200多年前建城之后,逐渐成为闽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地处台湾海峡西岸,背山面海,因而兼有山林竹木与鱼盐之利,自然资源丰富。今福州市原由闽县、侯官与怀安三县组成。自明万历二年(1574)撤消怀安县之后,福州府下辖十县,即闽、侯官、福清(含平潭)、长乐、连江、罗源、永泰、闽清、古田、屏南等,通称十邑。在长期的农、林、渔各业生产实践中,福州(包括原福州十邑)民众形成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生产习俗。  第一节农业习俗  一、农业生产中的农业神崇拜  1.闽侯黄土仑土鼓与仲春、仲秋击鼓  殷商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社会习俗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的中原青铜文化向周边乃至南方的边远地区逐渐扩散。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州地区当时活跃着闽越族,在殷商农耕习俗南传的历史进程中,在闽越族曾经活动的区域保留的一些文物或文化遗存,成为当时福州先民已经步入农耕社会形成农事习俗的历史见证。  福州闽侯鸿尾黄土仑遗址就是中原殷商文化南传并影响下的闽越文化重要遗存,它是福州市所属闽侯县鸿尾中学于1974年夏天开辟操场时发现。此后经福建省博物馆多次派员调查试掘。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福州民俗文化述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