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评论(第1辑)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高宣扬 编  页数:477  字数:61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刊以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为研究平台,以欧洲二千五百年的哲学传统及其近二百年社会理论和社会运动的历史经验为基本脉络,以一百多年来汉语学术界对欧洲社会和人文科学的接受史为背景,以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崭新视野以及开放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方法,研究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和文化整体的欧洲,来追溯欧洲的文化及其思想精神在中国的辐射和蜕变,探寻它作为一种历史成果和思想实验对于中国自身的身份认同及其未来的意义。

作者简介

高宣扬,浙江杭州人。一生的兴趣是在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文本中穿梭和思索。现为上海同济大学法同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及社会学系教授。1957年至1966年于北京大学攻读哲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此后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多年。1

书籍目录

欧洲的身份  思考与重建欧洲  欧洲的多元身份  帝国:一个概念及其应用  反主权与和平的欧盟,或正义、和平和主权人类生存条件  社会保障——为什么要欧盟来提供  欧盟能源拓展战略:2020年20%可再生能源  欧洲宗教社会学:对世俗化的重新探询  查拉图斯特拉工程与道德的本质审美与政治  蒙娜丽莎  欧洲艺术历史与记忆  回忆法国抵抗运动,1945—2008  抵抗运动中的法国共产党  德国的抵抗运动及其结果  德国的非纳粹化:对纳粹分子和纳粹主义的处理  法国的合作、历史和记忆  二战后德国工会重建中的“未来构想”  对阵亡者的哀悼——1945年以来德国对二战的记忆  共同面对敌对的历史:法德共同历史教科书  哪个欧洲?德国对二战后欧洲的计划和观念(1940—1951)

章节摘录

随着2005年春欧洲宪法草案在法荷两国的公投失败,欧洲建设事业顿时停滞不前。而自从各成员国,尤其是法国,采纳“修订版”的简化条约以来,这项事业似乎又得以重新起步。可是,条约文本修订程序的改变以及为此改变所作的进一步辩解,特别是欧洲原定承担责任的减弱,使得公投事件的积极性质未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不过在我看来,比这个原因更为根本的,是以法国最为突出表现的那种似乎始终存在的保留态度;这是对建设和加强真正欧洲统一体的力度的保留,更何况它只是一种政治的统一体,即使不算是联邦的,至少有点类似邦联。能够促成法国在公投中倾向于说“不”的这个原因,即如同人们所说的内部政策的考量,实际上无非是缺少一种强大得足以压制此般考量的欧洲动力,由此首先导致了法国选民对所要建设的欧洲没有充分明晰和激励士气的观念。欧洲宪法草案在其法理中将各种利益和价值,各种实际的必要和理想的需求放置在一个任意摆放的储物柜中,从中它几乎不能显露出人们想要的,关于欧洲的那种简单强大的观念。因此,成就什么样的欧洲,而且,首先为什么要成就一个欧洲?草案的阅读者丝毫都不了解。尽管与政客们的解释相左,但实际上这就是选民投了否决票的原因。就我而言,似乎草案的撰写者们也并没有比选民了解得更多。但愿人们能正确地理解我:我根本就不是一个反对欧洲的人。我只是说,如果人们不能以简单的方式认识——通过这些严密的、摆脱各种矛盾的方式,这些矛盾软化和危害了所有欧洲的规定——其想要做的事情,他们就不能去做。然而,欧洲建设及其作为政治欧洲全面建设的戏剧之处,就在于人们没有同时二而一地思考和成就欧洲。首先,当欧洲自我思想时,其并没有自我成就,而没有在行动中检验过的思想会迷失在乌托邦的世界里,也不是一种真正的思想。其次,在欧洲开始自我成就之时,它也没有真正地自我思想,而没有自我思想的行动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它便有纠缠在单纯冲动的行动主义和种种无法成功的尝试之中的危险。在这篇论述中,我将依次提及欧洲事业的这两个阶段,因此基调将会是相当消极的。’不过于讲座的第三个时段,就澄明自身的欧洲意志主义之现实可能和条件,也是说那些需要认清的界限,进行探寻以前,整个论调会更积极一些。

编辑推荐

《欧洲评论(第1辑)》:欧洲的身份人类生存条件审美与政治历史与记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欧洲评论(第1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