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皖南古村落的历史与现实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晓明  页数:15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多山的皖南地区,河流意味着道路的延伸,蕴涵着各种文化经济交流的可能。宣州位于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泾县作为其重要的文化单元,凭借“千年寿纸”之誉的宣纸遐迩闻名,在文化、经济发展上保持了长期的领先优势,并通过青弋江水道与全国产生了广泛的联系。    在九华山、黄山交界的皖南腹地泾县西南角,青弋江上游形成了烟波浩渺的太平湖,太平湖流经泾县陈村镇翟村至万村间的一泓秋水,就是地处太平湖末梢的桃花潭。一千多年前的盛唐,诗仙李白畅饮万家酒店后,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离桃花潭不远,一千多年来静静地坐落着一个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查济,境域群山竞秀、湖潭溪水纵横交错,  “四门三塔”环绕而建。村内石溪、许溪、岑溪三条溪流穿村而过,大量明清民居连片成群,组合多变,巧妙地融于自然山水间,地域特征分外鲜明。2001年“泾县查济古建筑群”被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济古村落如今在皖南地区以“中华写生第一村”著称,充满了勃勃生机。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们得以通过制定查济古民居建筑群的文物保护规划,多次驻足于这个美丽的皖南古村落。在近三年时间里,我们试图接近和观察她真实的历史与演变过程,分析、思考她遇到的实际问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必须有健全的体制,体制是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人构成的体制其实有很大的弹性,关键就在于以何种方式关注并与现行体制交流。本书以文献整理、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的方法,围绕乡土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乡村魅力再现、农村宅基地整理、古宅异地重建、民间团体的困境及艺术家介入等议题,分析村落古建筑群;通过对乡土手艺严师傅的木匠活儿、巧妇查玉华的扇店、许溪岸畔豆腐作坊的描绘;以及对渐行渐远的新春出龙、“乾坤大挪移”的古宅异地重建、保护协会草根力量的分析,鲜活地勾勒出查济古村落的历史渊源、民俗传统和建筑环境风貌,以及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书中的某些调研期望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再一次投向这个美丽的皖南古村落    泾县查济……

书籍目录

古村雏形  话说宁国府  查济寻脉  传奇的衰落家安青山秀水间  村落选址  从许溪说起  崛起的宗祠  明代住宅  清代门第  因地制宜  袖珍敬神建筑  许溪上的桥  装饰情趣  木匠口诀  村口曾有名校  大樟树下  竹林、蚕事儿与桂花板栗  查济十二景乡村时光  大喜的日子  年年豆腐  盛满口福的篓与匾  查玉华的扇店  上梁歌  出龙,渐行渐远把握未来  阿国的故事  画家村的烦恼  报春之花  草根的力量  传世之家附录一、查济大事记略附录二、“查济古建筑群保护协会”章程参考文献图片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随便翻开《查氏支谱卷之四》之人物小传,有的“沉酣典籍,隐居求志,不屑寻章句,赋性端亮”,有的“诗情俊逸,小楷得黄庭之笔意……屡试未捷,公自知进退有命,淡然无求遂隐居乐道,构草堂额曰爱庐书屋”。隐居实属无奈,刻意也罢,不刻意也罢,修身养性,自得其乐地守着故土,查济的传统文化便有了多重回视的空间。凭教育这桩事,论及查济村的发展不能不提到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查铎、查绛叔侄。查铎又名查天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初得举人,仅过了一年,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他的侄子进士查绛晋升三品。但查铎的履历却有着小插曲,他的仕途十分漫长,从举人到进士竟然花了17年,后官拜山西参议、广西兵备副史。十几年未仕,赋闲在家能做的只能是长期居乡讲学,他因此成为阳明理学在泾县传承的关键人物,被称为王阳明理学的第二代传人,村内曾有钦赐“理学名臣”匾额。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8),号阳明先生,是明代文宫中战功最突出的一人,曾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后隐居会稽阳明洞,创办阳明书院,乃明代最为著名的儒家代表。王阳明去世后,其学问被朝廷宣布为伪学,遭到“丞相之杰”张居正的严禁。他的弟子或设立祠堂书院、或定期聚集讲会,颂扬师德、传播师言,显示了阳明理学蓬勃的活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泾县学士捐赠创建泾县水西庙的水西书院告成,查铎讲学,晚年他更成为水西书院的盟主,并以四品副史的身份制定了《水西书院会约》、《水西书院会条》。水西书院名闻南北,其盛况可与宋代的白麓、石鼓、岳麓等著名书院相媲美。查铎一边讲学一边看书,无形中提升了查济族人在江南、宁国府的影响力,他所倡导的理学传统更成为查济古村未来发展的秩序源泉。自理学兴盛以来,几乎所有的大儒均关注乡村生活的建设,以宗族为单位的伦理意识波及大量乡村社会,村落成为民众教化的策源地。儒家讲:‘义者,宜也。’一切好处都应该有合理的分配,这是义的原则,但毕竟村落是个复杂的社会,有老弱妇幼贫富的差别,实行调匀就是经济上的义,人民有“义”,上下相安,就容易统治了。至于做到富人善举,穷人不太穷,还需要许多具体的制度安排。义学、义葬、义仓的“三义”制度为查济古村的发展奠定了经济、文化、礼制的规范基础。义学为贫困族人的日常教育或参加科举考试提供经济资助。义葬体恤贫苦不能葬、无后无法葬的族人,义仓是族人共同储藏仓米的自救场所,现许溪桥边保存有查济的老义仓遗址。

后记

从2008年开始,为了让人们关注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均成了国定假期。我一直很喜欢端午节,等梅子染成绛红色,渐渐成熟之时,端午节就在眼前了。十三年前的端午节,我在安徽宏村的汪双武先生那儿,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当时还很粗朴,汪先生的女婿穿了一双黄胶鞋,拎了条大鱼站在厅里。八年前的端午节,我在楠溪江苍坡村的村长家里,差不多呆了一周,吃了几天他们夫妻两人合力完成的满满一大盆肉棕。两年前的端午节,我再次来到楠溪江,村落变化真的很大,老村长刚卸任,他们那5岁的小孙子已经长成了英姿少年。今年的端午节,安徽泾县的查济村成为目的地,这是一年之内我们第七次进该村。村落很安静,画画的学生来的不多。村人早早去农忙了,打工的人在这个法定假日也多未归来。端午节当天的早上,家家产户在门上插起一大束从山上采来的艾草。端午节,一年恰好过去一半,有了些许收获,还有半年的光阴任你期待,这时候,江南恼人的梅雨季还未来临,盛夏也未到,气候清爽、不怎么燥热,可以安静地想想事情。翻看着那本著名的《老房子》,凝视着查济20世纪90年代初的黑白照片,我有些后悔,怎么没有早点造访这个古村,观看一个聚落标本,把她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是必须有一定时间周期的,早年著名的摄影家杜瓦诺(Robert Doisneau)就用一生的时间记录了同一座城市巴黎。对查济村的观察虽然持续了近两年,我本人也具备了十多年乡土聚落的研究背景,但面对一个具有五六百年建筑历史的古村落,困难还是相当大。每个古村落均具有它的异质性,这或许就是它们的特征,从特征人手观看事件的中心,查济自有十分独特的事件性和完整性。好在来日方长,未尽的,我会用日后持续的研究补充完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皖南古村落的历史与现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