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彩存,王禄化,周道安 著 页数:588
前言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肿瘤治疗手段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放疗的疗效已经接近手术治疗的效果;化学药物治疗也有了质的改变;微创手术的开展使手术的安全和耐受性明显提高。而且随着肿瘤分子发病的机制的阐明,针对这些发病机制的靶向治疗药物也逐步进入临床,正在改变着肿瘤的治疗策略。 肿瘤学是研究肿瘤流行病学、发病规律、临床诊疗技术及其预后的一门学科;是一门非常活跃、发展又非常迅速的学科。它集基础部分和临床各个领域两大部分。基础部分包括肿瘤病因、遗传、基因组学及肿瘤病理生理学;临床部分包括外科肿瘤治疗学与内科肿瘤治疗学,其中内科肿瘤治疗学又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可见肿瘤学有别其他学科,具有相对独立的诊疗体系。 当前的肿瘤学教育在医学大学教育中尚未正式展开,目前中国缺乏正式统一的“肿瘤学”教材,因此教材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 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肿瘤学的基本概念,根据国内外医学现状,尤其肿瘤学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参考书,全书力求从基础到临床,将已经研究肯定的知识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同时把新近研究成果作一介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本科医学生得到100学时以上的从基础到临床的系统教育,基本达到像内科学教育一样的结果,在他们走向临床时可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内容概要
研究肿瘤流行病学、发病规律、临床诊疗技术及其预后的一门学科,它在医学教学中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原因是肿瘤患者发病率、病死率已几乎占人类所有疾病的1/3。《肿瘤学》内容包括肿瘤总论、肿瘤临床分期、诊疗原则以及展望等4个部分,由全国从事肿瘤学临床、教学及研究的专家编写而成,旨在为广大青年学生在肿瘤学理论、临床诊疗等方面打下基础。《肿瘤学》的读者对象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同时对从事肿瘤学临床研究的科研人员也是必备参考工具。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肿瘤学总论1 肿瘤流行病学1.1 肿瘤流行病学简介1.2 描述流行病学1.3 分析流行病学2 肿瘤病因学2.1 化学致癌物2.2 物理致癌物2.3 生物性致癌因素2.4 遗传因素2.5 激素因素2.6 免疫因素2.7 DNA损伤修复3 肿瘤遗传学3.1 肿瘤易感性的遗传学3.2 主要肿瘤易感性癌综合征4 肿瘤分子生物学4.1 细胞增殖、分化与肿瘤4.2 细胞凋亡与肿瘤4.3 生长因子信号转导与肿瘤4.4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4.5 肿瘤侵袭、转移与血管生成4.6 肿瘤与免疫5 肿瘤防治5.1 肿瘤预防5.2 肿瘤的治疗(三级预防)5.3 问题与展望第二篇 肿瘤的诊断6 肿瘤病理学6.1 肿瘤的概念6.2 肿瘤的大体形态6.3 肿瘤的组织结构和异型性6.4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6.5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6.6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6.7 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和原位癌7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筛查7.1 筛查的概念7.2 常见肿瘤的筛查8 肿瘤的核影像学检查8.1 肿瘤非特异性显像8.2 肿瘤代谢显像8.3 肿瘤放射免疫显像与放射免疫导向手术8.4 肿瘤受体显像8.5 肿瘤基因表达显像8.6 肿瘤前哨淋巴结显像9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9.1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概述9.2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9.3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9.4 肿瘤标志物的合理应用及注意事项第三篇 肿瘤治疗基础10 肿瘤的化疗10.1 肿瘤化疗的历史回顾10.2 肿瘤化疗的基础10.3 肿瘤化疔的原则10.4 常用化疗药物10.5 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11 肿瘤的放疗11.1 放疗的历史回顾和现状11.2 放射生物学基础11.3 放射物理学基础11.4 放疗原则12 肿瘤的外科治疗12.1 外科治疗肿瘤的回顾与现状12.2 外科治疗肿瘤的基础12.3 外科治疗原则13 肿瘤的生物治疗13.1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13.2 肿瘤的基因治疗13.3 分子靶向药物13.4 免疫治疗14 肿瘤急诊14.1 上腔静脉综合征14.2 脑转移瘤14.3 骨转移15 肿瘤的综合治疗15.1 肿瘤综合治疗的必要性15.2 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与实施第四篇 肿瘤学各16 头颈部肿瘤16.1 鼻腔副鼻窦癌16.2 鼻咽癌16.3 扁桃体癌(附口咽癌)16.4 喉癌(附喉咽癌)16.5 舌癌17 胸部肿瘤17.1 肺癌17.2 胸膜肿瘤17.3 纵隔肿瘤17.4 食管癌18 乳腺癌18.1 病因学18.2 病理学18.3 诊断18.4 治疗18.5 预后19 腹部肿瘤19.1 胃癌19.2 原发性肝癌19.3 结直肠癌(附肛管癌)19.4 胰腺癌19.5 胆管癌20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20.1 肾癌20.2 肾盂和输尿管癌20.3 膀胱癌20.4 前列腺癌21 妇科肿瘤21.1 子宫颈癌(附子宫癌)21.2 卵巢肿瘤(附输卵管癌)21.3 外阴肿瘤(附阴道癌)21.4 子宫内膜癌22 骨、皮肤、软组织肿瘤22.1 骨、软骨肉瘤22.2 皮肤癌22.3 软组织肉瘤23 血液肿瘤23.1 白血病23.2 淋巴瘤23.3 多发性骨髓瘤24 中枢神经肿瘤24.1 中枢神经肿瘤概述24.2 神经胶质瘤24.3 髓母细胞瘤24.4 脑膜瘤24.5 垂体和鞍区肿瘤25 小儿肿瘤25.1 视网膜母细胞瘤25.2 神经母细胞瘤25.3 肾母细胞瘤
章节摘录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的病因非常复杂,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等过程中接触到的外界各种有害危险因素,机体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或因子,人类自身遗传易感因素等。通俗地讲,其病因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外因是指环境暴露因素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因素;内因则是指机体自身或遗传易感因素。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逐步认识到恶性肿瘤病因不仅有外因和内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基因一环境交互作用”.在人类认识恶性肿瘤病因的过程中,流行病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还有很多恶性肿瘤的病因不太明确,但正是流行病学的手段和方法帮助人们了解了常见恶性肿瘤的病因,例如,肺癌和肝癌等,同时也对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流行病学本身是作为预防医学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如果把它应用到肿瘤研究当中,就产生了另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一一肿瘤流行病学。本章将简要概述肿瘤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及其简单的实例应用。 1.1肿瘤流行病学简介 1.1.1历史回顾肿瘤流行病学 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是PerciValPott在工775年报道了清扫烟囱工人的阴囊癌和烟尘之间的某种联系。从职业流行病学角度讲,Pott同样也是开创者。后来伦敦圣巴塞洛缪医院的外科医生ftenryButlin又继续了Pott的工作。19世纪随着生命统计的发展,以及后来的全人群恶性肿瘤登记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使人们有可能研究特定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生的情况。肿瘤流行病学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中期,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个经典队列研究结果的报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