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麟斌 编 页数:43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闽台民俗述论》将闽台民俗文化置于中华民俗文化的大背景之中,对闽台民俗文化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梳理和分析,既揭示了闽台民俗文化的共性,又彰显了福建、闽都福州和台湾各自民俗文化的个性,或整体观照,或散点透视,采用纵横结合、由表及里的方法,注重局部的纵深感。 从历史发展的时空俯瞰闽台民俗、民风,向读者揭示闽台民俗有着共同的母体“脐带”,展现在岁月流变中两地民俗文化先分终合的承递关系。 紧密结合民众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闽台民俗文化事象展开论述与探究,在参考方志文献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考察,内容蕴含丰富、新颖透辟,在民俗文化学研究方面,拓展了新的视野,尝试了新的方法。 坚持以正确的观点与科学的态度对丰富多彩的闽台民俗文化展开研究,在探究中扬优弃莠,通过对福州色彩斑斓民俗文化的钩沉与提炼,向世人展示福州独韵的风土人情,阐扬海滨邹鲁的文化传统。 通过对闽台区域民俗文化在不同时空背景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进行审察、对比和研究,从学术的角度贯穿这样一个主题: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沿袭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从闽台民俗看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关系闽台民间神明传说与社会伦理教化闽台民俗笔谈榕台民间传统文化一甲子略谈泉台民俗之缘从清代方志看台湾岛民俗妈祖信仰在台湾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影响力福州斗堂文化及流传台湾粗探保生大帝信仰在台湾略论闽越人、台湾远古居民以及高山族同亲缘、俗缘福州民俗文化主要特征论析民俗与乡村(社区)公共空间——以福州地区为例宋代福州寺院经济的发展与闽人崇佛习俗的由来——从福州七月十五做半段的习俗谈起福州大庙山民俗文化探析闽都特色汤堂与百姓泡汤习俗试析唐宋时期福州的变化及其原因福州地区祠堂的历史遗存及民俗文化特征探析福州榕树崇拜与照天君信仰探析林则徐家乡情结三题福州历史上的河神与海神信仰“消惊”习俗考略三坊七巷与福州民俗旅游福州灯俗与城市文化福建妈祖信仰的传承及其对福州社会的影响崇神与游神——闽清神明信仰的特征分析福州石敢当信仰述论传承与变迁:福州市区“抓周”民俗调查福州方言与吉祥民俗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演剧与公共娱乐生活变迁——以福州建新镇为例福建岁时饮食民俗与中医学肖诏玮 李君君福建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试论近代来华西方人的福建风水观——以伦敦会传教士麦嘉湖为中心的考察宋代福建进士的地域文化特征福建地区纸箔类型试析张际亮与《南浦秋波录》论林语堂的故乡情结《荔枝换绛桃》:福州特色的中国式悲剧福州民俗史料杂抄“正史”中闽民俗文化信息资源查找后记
章节摘录
从闽台民俗看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关系 方宝璋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摘要 综合考察闽台民俗,可以发现雅文化源于俗文化,并指导规范俗文化;同时俗文化与雅文化又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甚至互相排斥对立,引起冲突。 关键词 闽台民俗 雅文化 俗文化 一些学者把文化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雅文化一般较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是以理性形态、社会意识形式和书面著作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上层的格调较高、加工较细的文化成果,主要包括哲学、文学、史学、科技、法律等。由于雅文化是对前人和他人的感性经验、实践知识、直接心得的综合和概括,是经过批判、扬弃和完善的认识成果,因而,它们具有创造的共同性和适用的普遍性。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古代哲学,它深刻影响并建构了炎黄子孙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这个总体思想各区域是较一致的。雅文化中的一部分直接为统治阶级所提倡和支配,其传播与贯彻多通过行政的、官方的途径。历史上,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在大一统的支配下,各种制度一般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如教育、科举、法律、土地、赋役制度等。故雅文化属于上层文化,在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