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张松 页数:3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城市,既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新区开发时,对地形地貌、风土特征、地域个性熟视无睹;旧城更新中,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城区,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打造,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变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都市空间。简而言之,今天的中国城市面临着整体危机:环境危机、特色危机、文化危机…… 本书作者在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试图全面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并以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或整合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初版前言绪论 一、“重建时代”到来的启示 二、“大规模爆破”与“大手笔泼绿” 三、我国名城保护的简要历程 四、城市遗产保护的含义 五、城市遗产保护的意义第一章 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保护的生态环境观 二、文化生态与文化多样性 三、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四、环境权与历史环境保护立法第二章 历史保护与城市特色维护 一、城市特色的含义 二、水——城市的生命与灵魂 三、城市形态和空间特色的保护 四、历史地段和历史保护区 五、城市天际线的保护 六、城市特色的维护与塑造第三章 城市设计与历史名城保护 一、城市设计与历史保护的关系 二、对城市性状态的认识与保护 三、历史保护的规划设计方法第四章 法国、意大利整体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一、战后欧洲历史保护的趋势 二、法国遗产保护的思想与体系 三、博洛尼亚的‘“反发展”保护实践第五章 美国的历史保护、税制政策及规划控制 一、美国的历史保护概况 二、联邦保护法与组织机构 三、经济和税收的优惠政策 四、规划管理与美观控制 五、地方历史地段的保护第六章 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和公众参与 一、战前文化财保护法的萌芽 二、战后文化财保护制度的确立 三、历史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政策 四、历史环境保护的回顾与展望第七章 英、美、日三国文物登录制度的比较 一、英国的登录建筑制度 二、美国的历史性场所国家登录 三、日本的文化财登录制度 四、制度比较与问题思考第八章 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建筑遗产”的概念 二、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性 三、建筑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四、建筑遗产保护的完整性 五、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实问题第九章 20世纪遗产的保护与记录 一、20世纪遗产的保护运动的兴起 二、日本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三、中国近代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第十章 产业遗产的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 一、国际产业遗产保护潮流概述 二、上海产业遗产的基本状况与保护意义 三、上海产业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四、我国产业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第十一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宪章和重要文件 一、遗产保护相关国际机构 二、保护宪章的萌芽与原型 三、ICOMOS主要宪章与宣言 四、UNESC0的相关建议文件 五、国际宪章带给我们的启示第十二章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 一、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 二、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完整性 三、文化景观的价值与类别 四、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关系 五、世界遗产城镇的保护 六、21世纪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第十三章 世界遗产城市丽江的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 一、丽江城市的特色构成与魅力分析 二、世界遗产城市的发展战略思考 三、世界遗产城镇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四、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结构维护 五、世界遗产地管理的策略与措施第十四章 平遥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探讨 一、平遥古城的特色分析 二、古城保护面临的挑战 三、文化精神体现与发扬 四、文化经济与旅游开发 五、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管理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