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叶隽 页数:45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以“史诗建构”为命题,以思想史研究为取向,探讨作为文学创作的席勒戏剧与个体生命历程、时代宏观语境、社会政治机制乃至权力运作转移的相互关联。对席勒的戏剧创作以“诗史”为定位,其成绩以“史诗”为评价,在研究方法上试图“创造性的转化”,即在德国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双重范畴中,考察席勒戏剧的“史诗气象”,追问席勒的“自由彷徨”。
作者简介
叶隽,男,1973年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曾在德、英等学术机构做研究。发表论文、学术随笔多篇,合译有《教育与未来》等多种。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德国文学史与思想史视野中的“席勒戏剧”第二节 中国的席勒译介与研究现状综述——兼及西方的席勒研究第三节 范式总结与理论构建:对新历史主义等理论的借鉴第二章 个体叛逆与公正诉求——《强盗》研究第一节 “突围之路径”与“彷徨之宿命”——《强盗》结构的二元对立与卡尔的歧途第二节 “时代悲剧”与“初思自由”——《强盗》中反映出的个体与国家第三节 “诗的语言”与“史的气概”——论《强盗》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第三章 英雄类别与民族前途——英雄戏剧研究第一节 在“共和理想”与“权力欲望”之间——《斐爱斯柯在热那亚的谋叛》研究第二节 “自上而下”的“失败宿命”——《唐·卡洛斯》研究第三节 “英雄伤逝”与“民族统一”——《华伦斯坦》研究第四节 从“个体受难”到“开国痛史”——《威廉·退尔》的“自由诉求”第四章 市民社会的构建——《阴谋与爱情》研究第一节 斐迪南的“幸福”哪去了?——理想与现实的悲剧第二节 《阴谋与爱情》与德国“市民社会”之建立第三节 “市民家庭”的价值观变迁——从《爱美丽雅·迦洛蒂》到《阴谋与爱情》第五章 历史深处的图景:“重构善恶”与“异邦想象”——女性戏剧研究第一节 奈何生在帝王家?——《玛利亚·斯图亚特》中“美人风仪”的思想史内涵第二节 “自由之梦”与“圣女重塑”——《奥尔良的姑娘》中的“国难问题”第三节 蓓特丽丝:在“俄狄浦斯”与“安提戈涅”之间——《墨西拿的新娘》中反映出的神异谱系及女性之美的意义第四节 “文化误读”与“诗意诉求”——《杜兰朵》里“中国镜像”的意义第六章 结论第一节 史诗气象之成立:在哲思与创造之间第二节 从“自由诉求”到“自由彷徨”——德国自由传统中的席勒意义第三节 作为并峙双峰的“席勒戏剧”与“莎剧世界”——兼论马克思的“席勒化”问题第四节 创造的冷静与伟大的耐心——论席勒的“艺术家理想”席勒年表简表西文一中文名词对照表·索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结论第一节 德国文学史与思想史视野中的“席勒戏剧”:作为德国文学史中的并峙奇峰,歌德与席勒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而由他们所联手开创的以魏玛为中国的“德国古典时代”,更是德国历史与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思想创造年代,值得“大书特书”。因为歌德耀眼的光辉与译介的关系,席勒在中国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关注。而将深藏的席勒形象与思想挖掘出来,必将有助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早在19世纪时,席勒之不幸早逝,引起德意志举国上下一片唏嘘。一代天才的早殇,在某种意义上正暴露出德国的没落与衰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席勒之死,固然是德意志民族文化的重大损失;但因了席勒的死,而唤起德意志民族奋发向上、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这未尝不是席勒的最大贡献。未来的普鲁士改革与德意志统一,下百席勒规划的远景与理想的期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席勒所盼望的,不正是德意志民族崛起与独立的时代吗?恩格斯曾对其时的德国历史善有一段综述: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到舒服。国内的手工业、商业、工业和农业极端凋敝。农民、手工业者和企业主遭到双重的苦难——政府的搜刮,商业的不景气。
编辑推荐
《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