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名宅赏析

出版时间:2003-7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娄承浩 编  页数:175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说起老上海名宅,人们总是充满着神秘感觉。高高的围墙內梧桐树掩映下,多姿多态的小别墅。这是与世隔绝的“桃园世界”,里面的情况密不透风,外面的人刺探不到一点消息,长期以来这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在那特殊的年代里,这个“死角”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国民党残渣余孽的集中地,无产阶级的“铁扫帚”扫进去,果然这里的世界“很精彩”,很多有来头的人物被揪出来示众,上演了一场“打土豪分土地”的活报剧O房屋的主人被赶出了门,“三代红”的赤贫们占用了房屋,将好好的房屋东拆西搭,弄成“七十二家房客”的大杂院,房屋被严重破损。  当人们回到文明理智年代的时候,才感觉到这里的“死角”原来是大上海的一笔宝贵财富。近代上海,自1 840年开埠以来至解放前夕,共有各类居住房屋2 359.4万平方米,其中独院式住宅约6 OOO幢,总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高级独院式住宅更少,仅有1 60余万平方米,这类住宅数量虽然少,但是从建筑价值和历史价值来衡量是上海历史建筑的重头戏。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意识增强,近年来老上海独院式住宅成了热门的“抢手货”,一些颇有实力的大公司和社会人士动辄巨资购买“老洋房”。有的大公司从高级商务楼搬出驻进“老洋房”,上海大报小报、期刊月刊等新闻媒体都对“老洋房”特别关注,“老洋房”的投资升值潜力一片看好。  “老洋房”,从建筑学角度称“独院式住宅”,俗称“名宅”,称它名宅是因为建筑有名气,居住的人有名望。具体地说老上海名宅的价值体现在:  一、 住宅地皮昂贵。解放前这些名宅大多数分布在徐汇区和卢湾区的原法租界、静安区、长宁区的原公共租界以及越界筑路地区,如溧阳路、多伦路、华山路、愚园路以及虹桥地区。经过长期的建设,这些地区居住环境幽静、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建造一幢房屋相对来说容易,而打造一个环境设施优越的生活社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断的资金投入和建设,甚至几代人的不断努力。  二、住宅设计和施工精良。建造这些名宅的都是大户人家,聘用的大多数是当时一流的建筑师和营造商,通过他们将各国最流行的建筑风格引入上海,汇聚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呈现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他们杰出的构思和精巧的技艺,营造出一批批色彩斑斓的住宅。建筑是建筑科学技术与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有的优秀住宅无论是建筑造型、平面设计、外立面装饰,还是室内楼梯、门窗、吊顶等细部处理都精致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三、住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住宅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人与建筑紧密相连,老上海名宅的房屋主人许多都是老上海历史人物,一幢房屋一个业主即是老上海历史的一个片断。如今,虽然房屋大多数已经易主,但是见证历史的房屋还  在,这些历史迈严具有上海独特的人文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上海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经过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保存下来的老上海名宅确实不易,一部分毁于炮火,一部分在城市建设申被拆了,数量逐渐在减少。物以稀为贵,今天的老上海名宅不再是一般意义上供人们居住的住宅,而是历史文物与居住双重性质的住宅。  保护老上海名宅是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综观世界上有名的大都市,如巴黎、伦敦、罗马等都十分重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一些名人住宅不仅修缮一新,有的还辟为纪念馆对公众开放,既增加了城市景观又丰富了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上海对老上海名宅也做了许多工作,如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周公馆等不仅建筑得到了很好保护,而且开辟了纪念馆,每年接待国內外大批参观者。近几年来,上海地方立法,加强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如马勒住宅过女长期为机关办公用房,现在将机关搬出后,拨出巨款“以旧如旧”重新修缮,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使历史建筑焕发了青春。  保护老上海名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选择将散落在社会上的零星资料,加以搜集、整理、编纂成图书的形式,挖掘建筑历史文化,宣传建筑特点和亮点,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爱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分别来自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和房管部门,长期从事上海建筑历史的研究,曾经出版过一批著作。本书大多数是作者过去没有发表过的最新发掘的资料,有少数建筑虽然不陌生,但是本书补充了许多资料和当时的建筑图纸,使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老上海名宅建筑。  老上海名宅建筑由于年代已久,搜集资料十分艰辛,即使我们努力也难免存在疏漏,希望有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将你们所了解和拥有的资料提供给我们,不断补充完善上海建筑历史文化遗产。  娄承浩  2003.2.20

内容概要

  在那特殊的年代里,这个“死角”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国民党残渣余孽的集中地,无产阶级的“铁扫帚”扫进去,果然这里的世界“很精彩”,很多有来头的人物被揪出来示众,上演了一场“打土豪分土地”的活报剧。房屋的主人被赶出了门,“三代红”的赤贫们占用了房屋,将好好的房屋东拆西搭,弄成“七十二家房客”的大杂院,房屋被严重破损。  当人们回到文明理智年代的时候,才感觉到这里的“死角”原来是大上海的一笔宝贵财富。近代上海,自1840年开埠以来至解放前夕,共有各类居住房屋2359.4万平方米,其中独院式住宅约6000幢,总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高级独院式住宅更少,仅有160余万平方米,这类住宅数量虽然少,但是从建筑价值和历史价值来衡量是上海历史建筑的重头戏。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意识增强,近年来老上海独院式住宅成了热门的“抢手货”,一些颇有实力的大公司和社会人士动辄巨资购买“老洋房”。有的大公司从高级商务楼搬出驻进“老洋房”,上海大报小报、期刊月刊等新闻媒体都对“老洋房”特别关注,“老洋房”的投资升值潜力一片看好。

作者简介

  娄承浩:1945年7月生,浙江绍兴人。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档案室主任、副研究馆员、上海市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档案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系列丛书建筑设计篇编辑委员会委员。  1982年以来,先后发表档案专业和建筑专业方面的学术文章132篇,参与或合著的著作有《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建筑指南》、《中国近代城与建筑》等7本书。

书籍目录

巨鹿路675号刘吉生住宅陕西南路30号马勒住宅陕西北路457号何东住宅建国西路365弄福履新村建国西路388号陈氏住宅汾阳路45号丁贵堂住宅汾阳路150号白崇禧住宅岳阳路145号宋子文住宅岳阳路261号住宅东湖路70号杜月笙住宅吴兴路87号伦顿住宅武康路99号正广和洋行大班住宅武康路113号巴金住宅武康路117弄1号住宅复兴西路44弄2号蓝妮住宅复兴西路199号有利银行大班住宅复兴西路246号住宅湖南路262号贺子珍住宅桃江路39号俞济时住宅高邮路5弄25号郑振铎住宅高邮路68号何世桢住宅泰安路亦村4号贺绿汀住宅天平路40号张叔驯住宅兴国路72号太古洋行大班住宅永福路151号住宅衡山路249号张宅绍兴路5号住宅乌鲁木齐蝻路151号朱敏堂住宅淮海中路1517号盛宣怀住宅华山路893号郭棣活住宅高安路18弄20号荣德生住宅淮海中路1610弄逸村徐恩曾住宅永嘉路正蕃小筑朗静山住宅思南路41号袁佐良住宅余庆路80号邵式军住宅华山路831号李氏后裔住宅华山路285号弄德拉蒙德住宅华山路978号白杨住宅华山路1006弄11号俞振飞住宅华山路1220弄6号孙伯群住宅华山路1220弄8号李铭住宅南京西路汇丰银行大班住宅南京西路1418号郭顺住宅南京西路722号叶贻铨住宅延安西路64号嘉道理住宅延安西路949弄1号李鸿章孙女住宅南阳路170号贝淞荪住宅……

章节摘录

  桃江路39号俞济时住宅  桃江路39号住宅,约建于1938年,为2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有l 000余平方米,另有200平方米庭院。此宅原是国民党总统府军务局局长俞济时的上海寓所,离蒋介石的东平路9号上海寓所非常近,与蒋联系方便。俞济时曾任国民党政府蒋军中将军官,蒋介石的嫡系,又曾担任过蒋介石侍从室主任,与蒋的关系十分密切。  俞济时的寓所,是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别墅。上海解放后,住宅被收归国有,另作它用。这种乡村建筑中世纪开始盛行于欧洲乡镇,20世纪初期,逐渐在欧洲城市中普遍推广,传至中国约在20世纪30年代。这类建筑主要特征是: 屋面陡峭,檐口挑出较多,底层用砖、石砌筑,楼层用木构架,且木构外露,木门窗选用带有疖疤的木料,保留其粗糙的斧凿残痕。  此宅的山墙和外墙半露木构架不明显,但屋顶的坡度比较陡,用红色平瓦铺盖屋顶,红砖勒脚。立面用黄色或白色粉刷,墙角有的用红砖镶嵌,山墙屋檐外挑很多,整幢建筑的色彩,黄白相间,十分典雅。  我国传统居室非常讲究空间的层次感。该宅依据使用人数和私密程度的不同,在需要隔绝视线的地方,使用了中式屏风或窗棂。通过这种新的分隔方式,展现出家居的层次之美。  该宅另一设计特色是外立面装饰多采用简洁、硬朗的直线条,不仅能反映出主人追求简单生活的居住要求,也迎合了房主喜爱内敛质朴的设计风格。该宅对室内细部装饰风格也非常讲究,尤其是在面积较小的空间中,往往能达到“移步变景”的装饰效果。其宅内装修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装饰手法,给空间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如窗棂、雕刻、柱式等建筑构件,以展示建筑艺术的永恒美感。  高邮路5弄25号郑振铎住宅  高邮路5弄25号住宅,约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原系现代文学家郑振铎在1942——1945年的寓所,现在是各家居民住宅,保存很完整。  郑振铎生于1 898年1 2月,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 1919年1 1月,与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20世纪20一40年代,他与茅盾、叶圣陶等人创办《文学研究会》、《小说月报》、《公理日报》等。抗日战争时期,任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主席,投身爱国救亡斗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国家文物局首任局长等职务。著有《文学大纲》、《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略》等:译作有《沙宁》、《血痕》等。1958年病故,享年60岁。  当你漫步在武康路高邮路一带,不时会看到一幢幢隐藏在弄堂深处的,或独立,或联排式的精巧的小洋房。郑振铎先生的这幢洋楼,就在高邮路5弄25号,楼前有一块绿茵茵散发着沉郁清香气息的庭院。郑先生每天清晨在这里散步或阅读,傍晚在此处纳凉。  振铎先生寓居的这幢洋房在整个花园弄堂里,相对讲占地比较大,局部地面层设置汽车间。楼层是主屋、会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均注重朝向和采光,内部设施一应俱全。住宅的建筑细部比较注重装饰,它采用欧洲建筑的外观装饰,墙面洁白,平拱窗洞,红瓦铺盖人字形斜屋面。后侧北向有现代式子屋面。显示出简洁、宁静和浪漫。郑振铎先生的部分著作在这里完成。  高邮路68号何世桢住宅  上海西区有条高逖爱路(今高邮路),其68号住宅约建于20世纪20年代,建筑面积近1 000平方米,宅前有较宽敞的庭院。房高3层,面正南向,混合结构,原系何世桢先生寓所,现为上海电力公司宾馆。  何世桢先生是位爱国民主人士,在解放战争中,他的寓所曾做过中共地下组织情报工作的重要基地,秘密电台就设在三楼。更可贵的是何先生的夫人,她天天为我党地下工作者送饭,直到上海解放。所以,这幢住宅和它的主人曾留下一段光荣史迹,为上海人民所称颂。  高邮路68号住宅,是一幢较典型的复古主义建筑,它是19世纪继古典主义建筑以后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建筑风格。以盲目抄袭过去时代的建筑形式与格局为其特征。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世界市场与殖民地中,从埃及、希腊及东方国家掠夺了大批古文物,在学术界掀起了复古之风,复古主义建筑是这股风在建筑艺术中的反映。它包括仿希腊、仿哥特、仿罗马风、仿文艺复兴、仿巴洛克及混有各种形式的“折衷主义”。在国外,典型的复古主义建筑有美国纽约海关大厦(仿希腊)、英国国会大厦(仿哥特);在国内,上海江海关、上海汇丰银行均属复古主义建筑中的仿希腊式。而在上海高邮路上的这幢居住建筑是较典型的仿文艺复兴时期、仿古罗马时期的复古主义建筑。  此宅平面呈长方形,立面对称,设贯通两层带凹槽的爱奧尼克柱式门廊,两侧还竖有方形壁柱,柱头上有盾形饰物,三段划分,竖线条感强。2层柱间有巨大内阳台,铸铁花饰栏杆围护。东面有较大花园。西向之檐口挑出较大,有水泥敞式阳台,脚下一对牛腿,装饰带有古典韵味。平缓的四坡屋顶,顶部退为大平台,周边设女儿墙,出挑屋檐带有齿饰饰品。南向墙面水泥砌块,两侧为褐色面砖砌筑,局部装饰细腻。石砌窗框,配钢质玻璃窗,纹饰线脚做工考究。  室内门厅入口,设置塔什干柱式,典型仿罗马风样式,大厅内石膏平顶及四周线脚,布满细膩的花饰。两侧壁炉用花岗石镶嵌,两旁设游廊,室内为大理石装饰,柚木护壁板,线脚有花纹,局部呈装饰艺术派风格。  泰安路亦村4号贺绿汀住宅  长宁区泰安路亦村(76弄),东靠兴国路244弄,西接华山路1389弄。1945年建造的这批独立式花园住宅共六幢,因“亦”字上端像一个“六”字,遂取名亦村。其中4号住宅高2层,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250平方米,东南向约有100平方米小庭院,原系中国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寓居,现将改建为贺绿汀纪念馆。  今年(2003年)7月8日是贺绿汀先生诞生100周年。也是他逝世4周年。先生是湖南邵阳东乡马王塘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农民家里。少年时受民间的山野小曲音乐素材影响较深,上初中时第一次接触五线谱,他依靠顽强刻苦钻研的精神,考取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以第一名  的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后参加农民运动,不久就赴广州参加著名的广州起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便到上海、奔延安,长期从事革命工作和音乐活动。1937年在山西临汾创作《游击队之歌》、《上战场》,1940年在武汉、重庆创作《保家乡》、《募寒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老上海名宅赏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