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9-10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内容提要
本书为《建苑拾英》第三辑,也是《建苑拾英》的最后一辑。收录《古今图书集成》的庶徵、坤与、官常、神
异诸典中有关历代帝都、陵寝、冢墓、市肆、寺塔,历代工部机�设置、职能及名臣等史料一千三百余条,约
五十余万字。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三辑
第一章�象�编庶徵典
第一节宫室异部
一宫室异部�考
汉
(一)城门自倾(二)城门牡自亡
后汉
(三)太学门自坏
魏
(四)许昌城南门崩
晋
(五)太�梁折
宋
(六)�尾自落(七)柱自然
陈
(八)�尾生烟(九)仪贤堂自坏
隋
(十)�无故而折
唐
(十一)含元殿自坏
宋
(十二)木柱有声(十三)贾似道家�栋裂
元
(十四)安阳寺塔有光
明
(十五)雷击迁安系堂脊(十六)瓦兽石狮吐火
(十七)塔尖坠石
二宫室异部纪事
(一)清溪宫东门自崩(二一)太�屋自坏
(三)屋柱有声(四)寺塔之影
第二章方与�编坤与典
第一节与图部
一舆图部总论
(一)《禹贡》五服图说(二)历代郡系沿革论
二舆图部艺文
(一)通志地理序
三舆图部纪事
(一)大章步
(二)鲁班刻石为图
第二节建都部
一建都部�考
上古
(一)大�庖�氏都于陈(二)炎帝神农氏都曲阜(三)黄帝有熊氏都涿鹿(四)少昊金
天氏都曲阜(五)颛顼高阳氏都帝丘(六)帝�高辛氏都毫
陶唐氏
(七)帝尧都平阳
有虞氏
(八)帝舜都蒲坂
夏
(九)大禹都安邑
商
(十)成汤都毫(十一)河�甲迁都于相(十二)帝乙都朝歌
周
(十三)文王徙都于�(十四)武王徙都镐(十五)平王迁都于洛邑
(十六)敬王迁都于成周
秦
(十七)始皇帝都咸阳
汉
(十八)高祖都长安(十九)世祖都洛阳(一十)献帝初平元年迁都于长安
(一十一)建安元年迁都于许(一十二)昭烈帝都成都
魏
(一十三)文帝都洛阳
吴
(一十四)大帝初都武昌(一十五)黄龙元年秋九月,迁都于建业
晋
(一十六)武帝都洛阳(一十七)元帝都建康
宋
(一十八)武帝都建康
南齐
(一十九)高帝都建康
梁
(三十)武帝都建康(三十一)元帝都江陵
陈
(三十二)武帝都建康
北魏
(三十三)太祖都平城(三十四)孝文帝迁都于洛阳(三十五)出帝迁都于长安
(三十六)孝静帝迁都于邺
北齐
(三十七)文宣帝都邺
北周
(三十八)孝闵帝都长安
隋
(三十九)文帝都长安
唐
(四十)高祖都长安(四十一)昭宗迁都于洛阳
梁
(四十二)太祖都汴
后唐
(四十三)庄宗都洛阳
后晋
(四十四)高祖都汴
�
(四十五)太祖都皇都
宋
(四十六)太祖都开封(四十七)高宗都临安
金
(四十八)太祖都上京(四十九)废帝迁都于中都(五十)宣宗迁都于南京
元
(五十一)太祖都和林(五十二)世祖都大都
明
(五十三)太祖都应天(五十四)成祖都北京
二建都部总论
(一)立国都非于太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管子・乘马篇》)
(二)度地形而为国(《管子・度地篇》)
(三)冀都之山川形势(《朱子全书・地理》)
(四)都邑之建(《大学衍义补》)
(五)论北龙帝都垣局(《图书编》)
(六)论中龙帝都垣局(《图书编》)
(七)论南龙帝都垣局(《图书编》)
(八)古今都会(《古今治平略》)
(九)郭子章都论(《春明�余录》)
三建都部艺文
(一)北京赋
(一)何人能起塔(一)塔义
附录
一《建苑拾英》第三辑专业名词索引
二《建筑拾英》第一、二、三辑所引文献目录(附作者姓名及所处年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苑拾英--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科技史料选编 第三辑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