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德贵 页数:2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儒学与巴哈伊信仰比较研究》是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之一“儒学与巴哈伊信仰比较研究”的最终成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六章《儒学和巴哈伊信仰的教育思想》中的第一部分“儒家的教育思想”系笔者与梁宗华教授合作的成果,第七章《儒学与巴哈伊信仰:和谐社会思想之比较》和第九章《儒学应该向巴哈伊信仰吸取什么》中的第一部分“巴哈伊信仰的经验”,是笔者与牟宗艳副教授的合作成果。在此对两位合作者致以谢意。
作者简介
蔡德贵(1945.7.25-)男,1945年农历六月十七日生,山东招远人。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巴哈伊研究所所长、山东社会科学人才库成员(2001-2005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主编,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享受山东大学一等关键岗待遇。曾任《文史哲》主编、兼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70年3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先后在科威特、埃及、美国、瑞士、沙特阿拉伯、以色列、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和香港、澳门访问研究、工作和参加学术活动。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巴哈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九五”、“十五”规划宗教学科评审组专家、华夏文化促进会理事、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香港国际教育中心顾问、台湾儒学青年会顾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兼常务理事、山东东方哲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科研处长、济南伊斯兰教经学院教授、漳州师范学院教授和学术委员、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等。199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选拔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其名字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名人词典》、香港《教育家词典》和国内出版的《北大人》、《中国100所高等学校中青年教授概览》、《中国哲学家词典》(英文版)、《科学中国人》、《中国教育家词典》、《山东著名社会科学家评传》、《山东当代著名学者》等大型工具书。 蔡德贵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有:《十大思想家》(与刘宗贤合著)、《秦汉齐学》(与丁冠之合著)、《软科学知识词典》(副主编)、《中华魂·哲理卷》(副主编)、《中国公共关系大词典》(分卷主编)、《华夏文明传统与人生》丛书(共10部,副主编,撰著其中的《修身之道》)、《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共5卷,副主编,任其中《西亚北非卷》、《犹太卷》主编)、《阿拉伯哲学史》、《沙漠里的沉思——阿拉伯人的哲学与宗教》、《季羡林传》(该书出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摘报》、《文汇报》、《文汇读书周报》、《书摘》、《作家文摘》、《中华读书报》、《报刊文摘》、《法制文萃报》等报刊摘录,其中有多次摘录的,《人民日报》等18家报刊发表了书评、书讯)、《阿拉伯近现代哲学》(主编)、《东方思想宝库》(主编之一)、《儒学大词典》(副主编)、《世界哲学家词典》(副主编)、《道统文化新编》(与侯拱辰合著)、《中国哲学流行曲》(列入山东人民出版社畅销书排行榜、国家图书馆网上推荐书目)、《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维吾尔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该书由人民出版社于2001年9月出版后,不到半年于2002年第2次印刷)、《当代东方儒学》(与刘宗贤合作主编)、《择善而从——季羡林师友录》、《季羡林写真》。参著的有:《春秋哲学》、《山东古代思想家》、《孔子文化大典》、《人学大词典》、《价值学大词典》、《东方哲学史》、《现代东方哲学》、《世界人学史》、《中国儒学年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何谓儒学 二、何谓巴哈伊信仰第二章 儒学的双重性和巴哈伊信仰的世俗性 一、儒学的双重性 二、巴哈伊信仰的世俗性第三章 儒家的大一统和巴哈伊信仰的世界主义 一、儒家的大一统 二、巴哈伊信仰的世界主义第四章 儒学和巴哈伊信仰对其他文化的继承 一、儒学的多元融合 二、巴哈伊信仰与其他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章 儒学的道德经济合一论和巴哈伊信仰的新商业道德模式 一、儒学的道德经济合一论 二、巴哈伊信仰的新商业道德模式第六章 儒学和巴哈伊信仰的教育思想 一、儒家的教育思想 二、巴哈伊教的教育思想第七章 儒学与巴哈伊信仰:和谐社会思想之比较 一、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类三种精神的和谐 二、儒学与巴哈伊信仰的和谐社会思想 三、两种社会思想对意识形态领域未来发展的启发第八章 提倡天下一家和人类一体思想的意义 一、儒家的天下一家思想 二、巴哈伊信仰的人类一体观第九章 儒学现代化应向巴哈伊汲取什么? 一、巴哈伊信仰的经验 二、实现儒学、儒教一体化 三、儒学应该向实用化方向发展后记
章节摘录
关于两国的不同地理环境,史载:齐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首都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说:“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史记·齐太公世家》)战国时,其疆界是“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史记·齐太公世家》)。鲁国则在泰山之阳,是处于洙泗之间的一片丘陵地带,《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都说:“邹、鲁滨洙泗。”由地理环境之不同,又引起两国经济条件之不同。齐国是沿海经济,存有多种经济类型:农耕、渔业、制盐业、运输业、手工业。这种经济类型在太公建国初期就已确定,《史记·太公世家》就说太公时期“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齐桓公时期,“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到战国时,齐国的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其首都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大都市:“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这里有“五民”,即士、农、.商、工、贾;“临淄,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中具五民”(《汉书·地理志》)。在齐国,商人们“群萃而州处……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工匠们也是“群萃而州处……旦暮从事”。(《国语·齐语》)鲁国则不同,一向只重视农业,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在鲁国,百姓“择瘠土而处之”,因为瘠土可以养成热爱劳动的品格,“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他们所从事的只是农业,所以“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国语·鲁语上》),说的就是不违农时、致力于农业的情况。这里“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好农而重民”(《史记·货殖列传》)。鲁国人过的是择瘠处贫、自给自足的生活。由地理环境(尤其是经济条件)之不同,又引起其他方面如经济政策、政治方针、民情风俗等的差异。首先是经济政策的差异。《汉书·地理志》载,“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辏”,采取的政策是“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在这种政策的刺激之下,齐国生产出的“冰纨绮绣纯丽之物,为冠带衣履天下”。而鲁国所采取的政策则是针对农业经济的,如“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后来鲁宣公所采取的“初税亩”也是针对农业经济的。
后记
本书是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之一“儒学与巴哈伊信仰比较研究”的最终成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六章《儒学和巴哈伊信仰的教育思想》中的第一部分“儒家的教育思想”系笔者与梁宗华教授合作的成果,第七章《儒学与巴哈伊信仰:和谐社会思想之比较》和第九章《儒学应该向巴哈伊信仰吸取什么》中的第一部分“巴哈伊信仰的经验”,是笔者与牟宗艳副教授的合作成果。在此对两位合作者致以谢意。
编辑推荐
《儒学与巴哈伊信仰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