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庞朴 主编 页数:362
内容概要
儒学,自孔子创始至今两千多年来,她浩浩荡荡,从古代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未来;从齐鲁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东亚,从东亚走向世界。《儒林》是高品位的大型学术连续出版物,主要刊载儒学及儒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尤其欢迎儒学与现代文明对话、儒学与现实社会互动的研究性论文。本书为第四辑,以实事求是为圭臬,以兼容并蓄为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张对儒学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
书籍目录
荀学当代价值的几点思考当代新荀学的基本理念荀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从谭嗣同对“荀学”的评价说起“儒”的自我理解——荀子说儒的意义儒家精神方向的确立、偏离与贞定——原始儒学精神历程论纲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评与思孟荀的本体整合荀子“非儒”浅说荀子价值观的特色荀子宗教观的当代价值荀子道德知识论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荀子心论的时代意义荀子“天君”概念发微荀子人性论的多重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兼论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异同荀子性恶论的逻辑构成及其内在困难荀子人性论性质反思——由牟宗三对人性论的阐述说起人性与善恶——兼评孟荀的人性善恶论荀子的“天人之分”与保护环境再论荀子之“天”——兼与郭店楚墓竹简“天”论比照研究荀子的治道及其当代价值孔子、孟子、荀子的和谐社会理想述论战国后期“忠”论之展开与荀子之王道思想荀子的国家管理一体化与社会经济一体化构想批判与建构——荀子社会批判思想研究荀子对礼学思想体系的建构社会学视角下的荀子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基础教育改革与荀子教育思想传承《荀子·正名》篇新论荀子“虚壹而静”说新释理解“言公”的两种方式:荀子与郭店楚简的启示荀子“诗说”在《诗经》解释史上的意诠释与索隐——傅山评荀子思想的性质和特征戴震与荀子之思想歧异荀子和稷下深析荀氏渊源解读荀子故里荀子祖籍生平考略追念故去的金谷治先生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 “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章节摘录
荀学当代价值的几点思考 孔子开创儒学之后,孟子和苟子是儒家思想两位最重要的继承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说,荀子的最大贡献就是他是儒家学术的传播者。可以说,没有荀子的传播,也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儒学。 如果说孟子带来了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成果,荀子则真诚地将儒家事业转化为一种现实和系统的探究,这种探究的目标在于人类状况,尤其在于礼制和权威。战国中期,在富足而强大的齐国都城稷下聚集着一批活跃的学者,荀子以其渊博、思想的精微、逻辑、经验主义、头脑实际和善于论证,被普遍确认为其中最杰出者。荀子的所谓“非十二子”,使我们得以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概貌。他对同时代几乎所有主要思想潮流之缺失的深刻洞见,有助于建立作为一种有力的政治和社会劝导的儒家学派。 荀子结合同时代人的各种睿见,以阐述一种关于自我和社会的综合性的观点,这种能力显著地开阔了儒家的话语。不过,荀子的主要论敌却是孟子,他坚决攻击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是一种天真的道德乐观主义。 荀子忠实于孔子的精神(孟子亦然),也强调修身的中心地位。他将儒家教育的过程--从学习成为君子到仿效圣人、从习诗到践礼--概括为一种积累知识、技能、睿识和智能的不断努力。荀子认为,除非进行有效的社会约束,否则人类易于滋生过度的需求以满足其感性欲望,那将不可避免地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这一人类繁荣昌盛的先决条件。对荀子而言,孟子一派性善论信守最严重的缺失在于:它排除了礼制和权威,而礼制和权威对于保持有机社会的安定团结颇为需要。通过强调人性本恶,荀子鉴别出人心(人的理性)的认知功能作为道德的基础。经由自觉地控制我们的欲望与感性,以符合社会规范,我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