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1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爱华 页数:194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研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在与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有些国家的工人阶级政党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甚至遭受到严重的挫折,因而,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产生怀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对我国发展中的诸多挑战和巨大压力,有些人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感到灰心。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研究,以此来端正人们的思想认识,凝聚人们的心绪,增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热情,就显得特别重要。
书籍目录
专论 求真·务实·创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统一”思想: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方法论基础 试析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从爱因斯坦的一则短评谈起 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世界历史思想研究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思想的形成及其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时代转型的理论价值 略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思考 社会主义法治论——从马列主义法治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政府的角色定位 “一国两制”构想对马列主义“两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及其意义分析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益矛盾协调问题的初探 五四时期的网络结构分析及其意义 外国哲学研究 “培根问题”及其后世的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科学想象及想象能力的培养当代世界与中国研究 文化全球化视角下的和谐世界构建 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理论贡献理论“热点”透视 “斯大林问题再认识”专题研讨 历史地辩证地解读斯大林现象 历史地客观地评价斯大林 对斯大林体制“僵化”的几点思考 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角度看待斯大林问题 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源起、缺陷及影响 浅析评价斯大林的方法问题 关于斯大林问题再认识的方法思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