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文体论

出版时间:2004-8  出版社:山东大学  作者:庞守英  页数:414  

前言

  守英的书稿《新时期小说文体论》写完之后,约我给她作序。我欣然答应。20世纪70年代初她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的时候,我给他们开现代文学课,讲鲁迅。她读书扎实,思考问题细密执著,常常提一些与当时形势不相吻合的问题,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毕业后她留校任教,与我一起参加学术会议,编写教材,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直到70年代末我从山东大学调出的时候,我感到,这只羽毛渐丰的鸟,可以独立放飞了。  果然不出所料,这本《新时期小说文体论》,便是她多年在教学的同时取得的研究成果之一。对新时期的小说进行文体研究,这是选择了一个认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不可忽略的角度,同时,也是选择了一条比较崎岖的道路,难度较大。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文体意识的觉醒与强化,小说的文体问题,引起了评论家的注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小说的文体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且从宏观上、理论上着眼者居多,而对小说作品,尤其是新时期的小说,做系统的文体研究者,尚不多见。这需要认真地研读大量的作品,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扎扎实实的工作。

内容概要

  进入新时期以来,当代小说的文体和叙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书作者从小说文体这一新颖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新时期的小说,对王蒙、贾平凹、张承志、何立伟、汪曾祺、林斤澜、阿城、马原、刘心武、莫言、苏童、刘恒、王朔等代表作家的小说作了深入细致的文体分析。

书籍目录

小说文体综论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小说文体的演变作家文体论第三章 王蒙的散文体小说第四章 贾平凹的散文体小说第五章 张承志的诗体小说第六章 何立伟的诗体小说第七章 汪曾祺的笔记体小说第八章 林斤澜的怪味小说第九章 阿城的寻根体小说第十章 马原的结构体小说第十一章 刘心武的纪实小说第十二章 莫言的新感觉小说第十三章 苏童的先锋小说第十四章 刘恒的新写实小说第十五章 王朔的通俗小说长篇小说文体论第十六章 献给大地的诗——张炜《九月寓言》文体论第十七章 宏伟的史诗结构——陈忠实的《白鹿原》的结构特征第十八章 重叙事的艺术魅力——余华《活着》、《话三观卖血记》的叙事方式第十九章 一幅舒缓展开的褪色画卷——王安忆《长恨歌》的叙事策略第二十章 孤独爱怜的自我倾诉——陈染《私人生活》个人化写作第二十一章 智慧·反讽·戏谑——王小婆《黄金时代》的狂欢语体后记又记

章节摘录

  在王蒙的这组小说中,我们常见的一波三折的故事不见了,因果相连的情节打乱了,甚至人物大起大落的生活经历也变成了一个淡淡的轮廓。那么,是什么构成了王蒙小说的主体呢?是感觉,是印象,是那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聚散自由的心理活动。它们潮起潮落,波涌浪翻,共同组成了人物的心灵世界,支撑起了王蒙小说的艺术大厦。这组小说中发表最早的《夜的眼》,仅仅是写久居边疆小镇的作家陈杲在都市某一夜晚的见闻感受。他从都市一下子全亮了的路灯,川流不息的车辆,开始打扮自己的女人,联想到边远小镇的原始、落后、古朴、宁静;从公共汽车上两个青年人关于民主的谈话,联想到座谈会上大家对民主与法制、道德与风气的讨论。都市里那每一幢与每一幢都没有区别的迷宫般的居民楼,使他感到陌生与单调,而那位一脸粉刺和青春疙瘩的公司经理的儿子对他的傲慢和轻蔑,使他始而谦恭,继而羞惭,终而愤然离去。这些意识的流动,情绪的变化,看似杂乱无章,随意写来,而正是通过它们,作者将边疆与城市、昨天与今天进行了鲜明的对照,从而衬托出今日城市的明亮、欢快,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出变革初期城市生活的单调、混乱,以及社会道德风气的异化。  这种有悖于传统的新写法,立刻引起了文坛激烈的争议,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典型问题,即:这几篇作品是否写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了典型?持否定意见的人认为,这些作品不能说完全没写人物,但人物形象很不完整,更多的是一些零碎的、片断的情绪和感觉。某些近作似乎离开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典型塑造上,没有达到50年代刘世吾那样的典型形象的高度⑤。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新问题。说它新,是因为它是针对王蒙新近发表的作品而谈的,而且确实已经有很久没有听到有关这问题的讨论了。说它是老生常谈,则是指对这个问题,革命导师们作避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文学大师们发表过许多独到的见解,文艺理论家们也打过长期的笔墨官司,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形成了一种模式:文学既然是入学,那么文学创作,就应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则要看其性格是否鲜明,能不能达到典型的高度。所以,长期以来,作家们在努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评论家们也以此为标尺,衡量作品的成败高低。从朱老忠、林道静、杨子荣到梁生宝,都是这样成功的典型。久而久之,典型,似乎就有了“别无选择”的意味。  其实,“典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或陈旧的概念,也不是束缚创新的框框。典型就是一种时代的普遍现象,就是把文学与生活、作家与读者联成一气、烧在一起的东西;或表现为性格塑造、或表现为意境创造,都是一种凝聚、溶化在富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结晶体中的普遍性的生活”⑥。从这种宽泛的观点来看,典型的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典型性格以外,也可以表现为典型意境、典型心态、典型情绪……,只要通过个性特征,反映出时代的普遍现象,都不应该排斥在典型之外。王蒙的这组以心理活动为主体的小说,要论人物的外部性格,确实不够典型,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肯定王蒙的小说,而把陈杲、岳之峰、钟亦成、张思远们说成是典型性格,但是他们独具个性的心理状态、意识流动,却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表现了时代普遍的现象,具有典型意义。而这,正是王蒙散文体小说之主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蝴蝶》中选出几例,加以试析。  例一,市委书记张思远被当作“走资派”揪了出来。在批判大会上,他的儿子冬冬上台,抡起手臂,打了他三个巴掌。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时期小说文体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