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3-7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文鹏 编
前言
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医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医学伦理学的任务是阐述医学中的道德问题,揭示和论证医学中的医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是研究道德中的医学问题,阐述和论证符合医德的医学行为及其规范要求。可见。医学伦理学既是一门思想教育课程,又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我们在编写《医学伦理学》的过程中,在充分注意到医学和伦理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尽量使其具有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教材概念明确、观点清楚、论证条理;论及了本学科国内外关心的普遍问题;在基本问题、基本理化、医德特点、医德作用、医德模式、医德历史、诊疗道德、医德品质等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独到见解和详细论述,努力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适用的好教材。学习医学伦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为社会伦理指导,坚持医学实践,用科学的医德理论指导解决专业实际工作问题。在《医学伦理学》的编写过程中,承蒙山东省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全面指导,山东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处的热情帮助,以及有关单位和同志的关心支持,在此深表谢意。但是,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恳望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医学伦理学》内容简介:医学伦理学的任务是阐述医学中的道德问题,揭示和论证医学中的医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是研究道德中的医学问题,阐述和论证符合医德的医学行为及其规范要求。可见。医学伦理学既是一门思想教育课程,又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
编写过程中,在充分注意到医学和伦理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尽量使其具有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教材概念明确、观点清楚、论证条理;论及了本学科国内外关心的普遍问题;在基本问题、基本理化、医德特点、医德作用、医德模式、医德历史、诊疗道德、医德品质等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独到见解和详细论述,努力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适用的好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任务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第二章 医德的特点和作用第一节 医德的特点第二节 医德的作用第三章 历史上的医穗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医德第二节 近代社会的医德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医德第四章 医德关系第一节 医德关系模式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的医德关系第五章 医德基本原则第一节 医德基本原则第二节 医学人道主义第六章 医德一般规范第一节 医德规范第二节 医德一般规范的内容第七章 医德基本范畴第一节 医德范畴和医德义务第二节 医德良心和医德功利第三节 医德荣誉和医德幸福第八章 诊疗医德第一节 诊疗的基本准则第二节 诊断的医德要求第三节 治疗的医德要求第九章 护理医德第一节 护理工作的特点和护理医德的意义第二节 基础护理和责任制护理的医德要求第三节 具体护理工作的医德要求第四节 特殊患者护理的医德要求第十章 对待生育的医德要求第一节 科学的生育观第二节 助产的医德要求第三节 节育的医德要求第四节 优生的医德要求第十一章 对待死亡的医德要求第一节 科学的死亡观第二节 对待死亡一般问题的医德要求第三节 对待死亡特殊问题的医德要求第十二章 预防医德第一节 预防工作的特点和一般医德要求第二节 保护环境的医德要求第十三章 科研医德第一节 科研医德的意义第二节 医学科研的一般医德要求第三节 人体实验的医德要求第十四章 卫生管理医德第一节 卫生管理医德的意义和一般要求第二节 卫生管理具体问题的医德要求第十五章 医德品质第一节 医德品质第二节 医务人员的仪表、举止和语言第十六章 医德评价第一节 医德评价的含义和标准第二节 医德评价的依据第三节 医德评价的方式第十七章 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第一节 医德教育第二节 医德修养附录I 国内外医德文献资料一、国内医德文献资料二、国外医德文献资料附录Ⅱ 医学伦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章节摘录
(2)什么是医德客体?医德客体是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的受主和被动看,是“服务对象”和“部分医务人员”。“服务对象”是疾病的被防治者。“服务对象”既包括疾病的医治者,又包括疾病的预防者;既包括生病的患者,又包括未病的健康人;既包括个体,又包括群体和社会。可见,把医德客本仅仅理解为“生病的患者”,是不全面的。“部分医务人员”也属于医德客体的范围。在医务工作中,当两部分医务人员对于防病治病、服务对象的利益直接发生了相互间的协调关系时,一部分医务人员是协调关系的主动者,另一部分医务人员则是被动者;前者就是医德主体,后者则是医德客体。可见,把医德客体仅仅理解为“服务对象”是不全面的。2.关于医德现象的内容医德现象是医德关系的表现形态。医德现象,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分为医德活动现象、医德意识现象和医德规范现象。医德活动现象,是医务人员受医德意识支配的行为。医德意识现象,是医务人员在医德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医德情感、意志、信念、观点和医德理论。医德规范现象,是医务人员在医务工作中调整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以上三类医德现象,往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有机结合,形成为医德现象的统一整体。医德活动现象是医德意识现象的实践基础;医德意识现象对医德活动现象具有指导作用;医德规范现象是在一定的医德活动现象和医德意识现象的基础上形成,从而制约和指导着医务人员的医德活动现象和医德意识现象,成为全部医德现象的核心。3.关于医德的称谓在众多的医学伦理学专著和文章中,对于医德有种种不同的称谓,给予规范化的界定,有利于学科的研究和发展。(1)“医德”别称谓之“医学道德”、“医务道德”、“医学伦理”、“医务人员的道德”、“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等,皆可.但在一般情况下,最好称谓“医德”。“医德”字简义明,雅俗皆宜。但是,称谓“医学伦理道德”,确有“叠床架层之弊”,“所谓的‘伦理’,就是指的‘道德’;所谓‘道德’也就是指的‘伦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①(2)医德按照社会历史时期划分,目前有两种称谓:一是称谓古代医德、近代医德和现代医德(或当代医德);一是称谓现代医德和历史上的医德(或传统医德)。有人按照医学本身发展的特定时期称谓医德,即经验医学时期的医德,实验医学时期的医德和现代医学时期的医德。我们认为不妥。其一,单纯按照医学本身的特点划分医德,不能包括和说明医德的社会内容;其二,“现代医学”是什么含义?是社会历史的含义?还是医学特点的含义?不清楚。如果是社会历史的含义。则与“经验医学”和“实验医学”的划分标准不一致;如果是医学特点的含义,却没有明确的特点。
后记
《医学伦理学》参编人员分工情况:李文鹏:山东医科大学,拟定编写大纲,统稿定稿,编写第一、二、五、六章。吴琦:山东医科大学,编写第八、十六章。陈亚新:南京医学院,编写第九、十二、十三章。郭永松:浙江医科大学,编写第十、十一、十四章。曹永福:山东医科大学,编写第七、十五章。黎正良(李册 谢志清):江西医学院,编写第三、四、十七章。
编辑推荐
《医学伦理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