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辩证基础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宏伟  页数:211  字数:33100  

内容概要

  在内科临床工作中,中医认识疾病必须既辨病,又辨证。其目的不是为了比较“病”的异同,而是为了寻找“证”的区别,即通过辨证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可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从而,或选择辛温解表法,或选择辛凉解表法,或选择清暑祛湿解表法进行相应的治疗。所以,中医内科治病,既不同于那种头痛给予止痛药,发热给予退烧药,即就是针对某一症状而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同一疾病的辨病治疗。中医内科治病是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治疗疾病时,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和方法。“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泻肺热;而至麻疹后期余热未尽,伤及肺胃之阴,治疗则应养阴清热。“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而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而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例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固而都可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治疗。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证候的性质,而采用相应治疗方法的辨证论治是中医内科诊治疾病的特色。

作者简介

  张宏伟,男,生于1967年7月。1991年7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中医专业,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工作,现已工作20余年。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辨证规律、中风康复规律、中西医结合防治胃与食道癌前病变、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心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防治胆囊术后综合征。在国内核心医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现任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西安医学院兼职副教授、陕西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商洛市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气”的特质
一、“气”概念的由来及精气本源论
(一)“气”概念的由来
(二)“气”内涵的发展
(三)精气本源论
二、“气”的新概念及现代“气”论
(一)“气”的新概念
(二)现代“气”论
三、两种气论的实质及“气”的特质
四、气的运动规律
(一)太极化生规律
(二)六十四卦规律
(三)阴阳规律
(四)五行规律
(五)升降出人规律
(六)运气规律
第二部 气与人体
一、人体精气论
二、天人一体论
三、人体阴阳论
四、人体五行论
(一)人体组织结构可分属五行
(二)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可用五行特性概括
(三)人体与外环境的关系可用五行大系统说明
(四)人的体形可归属五行
(五)脏腑间相互影响依循五行生克规律
(六)五脏病变符合乎乘侮规律
(七)诊断疾病可以五行规律为指导
(八)防治疾病可以五行规律为指导
五、人体藏象论
(一)概论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脏腑的生成
(三)脏腑的分类和名称
(四)五脏的功能
(五)六腑的功能
(六)奇恒之腑的功能
(七)脏腑的关系
(八)六腑之间的关系
(九)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十)五大系统
(十一)临床应用
六、人体经络论
(一)经络概念
(二)经络系统组成
(三)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四)经络的循行
(五)经络的功能
(六)经络的结构
(七)经络的长短
(八)十二经脉
(九)奇经八脉
(十)络脉
(十一)经别
(十二)经筋
(十三)皮部
(十四)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七、人体气化论
(一)人体气运动规律
(二)血液代谢是脏腑气化的结果
(三)津液代谢是脏腑气化的结果
(四)感官功能是气化的表现
(五)脏腑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
(六)经络是升降出入的通道
(七)脉象的升降浮沉
第三部 气与疾病
一、阴阳失调论
……
第四部 辨证方法

章节摘录

  3.意义  升降出入运动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气的升降出入是万事万物变化的根本。  例如,自然界的气存在着不断的升降运动。天气属阳,主升;地气属阴,主降。天地阴阳上下吸引,所以天气由上而下降,地气由下而上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诚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这样就产生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而人生活在宇宙之中,人体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人运动的机体。中医学把人体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把人体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被称为气化。人体的气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升、降、出、人存在于人体一切生命活动中,例如呼吸运动,呼出浊气,是出;吸人清气,是入;呼吸即体现了气的升、降、出、人。又如津液代谢,津液出自饮食水谷,来源于胃,上行到脾,而后至肺,为升;到肺之后,由肺通调水道,一是下输膀胱,为降;一是输布全身,有升有降。津液的运行输布,是在气的推动下进行的,也是气的升降出入的体现。再如脏腑功能活动,从肝和肺来说,肝气主升发与疏泄,肺气主宣发与肃降,升与降协调平衡,从而保持气的运行有序,津液运行输布正常。从脾和胃来说,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两者配合则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饮食水谷得以消化,精微物质得以敷布,糟粕废料得以排泄。从心和肾来说,心属火,肾属水,心火望其下行,肾水欲其上升,才能达到水火既济,阴阳平衡的目的,这也有赖于气的升降运动才能实现。没有升、降、出、人运动就没有生命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气就失去了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故此,《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非出人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人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4.相互关系  升、降、出、人四者是相辅相成的,联系协调,互为因果的。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侧重于事物内部气的回旋,侧重事物内部的气化过程。出入则侧重于事物之气与外界环境之气相交接,侧重于事物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宇宙内万事万物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异常变化;而升降出入止息,则事物也就发生改变了。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内科辩证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不错的一本书,详细、全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