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李世强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1出版) 作者:李世强 页数:186
前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沙,多少风流人物。在历史这条长河中,淘尽的又何止是“风流人物”。许多文明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同样消失殆尽。当我们把目光关注在亚特兰蒂斯、玛雅、特洛伊、庞贝等外国这些遗失的古国时,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在中国的境内也曾经存在过许许多多的小国,它们也有着美丽的传说。 就像中国神话中,凤凰是一个在自己的灰烬中可以重生的神鸟,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经存在过无数古国,它们在中国改朝换代的历史波浪中覆灭,但在它们的废墟上,又有新的国家诞生。 沉睡了千年的楼兰美女、因“汗血宝马”而闻名天下的大宛、狂妄自大的夜郎、天籁之音龟兹、因金庸武侠小说而被人们熟知的契丹、大理段氏、西夏。 也许这些国家的名字听起来很熟悉,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很多人以为中国仅仅是历朝历代开疆扩土、一直传承至今的夏、商、周……唐、宋、元、明、清等国,其实“中国”不仅仅包括中原国家,还包括那些在历史中随风飘逝的古国。中国今天的疆域,正是由古代中原王朝和周边这些古国连接而成的。 由于古代中原王朝高高在上的姿态,使他们对周围古国基本一无所知,从而导致了我们对这些国家文明的轻视。 当我们对这些国家文明嗤之以鼻,并逐渐遗失的时候,西方人却将这些视为无价之宝,他们打着探险队的旗号对这些古国的文物大肆掠夺,直接导致了很多国宝的丢失。更具讽刺意义的是,也正是由于西方国家的掠夺,才使得我们找到了传说中的古国痕迹。 我们一定要记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即使在古代,也是一个多政权的国家。而曾经出现在中国境内的那些古国,都是中华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将视线集中在历代统治王朝身上,同样应该看到在历朝历代中出现的那些边陲古国。我们有责任去发掘她们的历史、发现她们的文化、解读她们的传奇经历,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记录下她们的足迹。 伴随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成长过程中,消失了很多的古国,埋藏了很多的古国文明,同样也随风飘散了很多关于古国的浪漫传奇与神话。绝版的古国,不绝的气息。翻开尘封已久的古国历史,千年的叹息如今依然在历史的天空盘旋。
内容概要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很多人以为中国仅仅是历朝历代开疆扩土、一直传承至今的夏、商、周……唐、宋、元、明、清等国,其实“中国”不仅仅包括中原国家,还包括那些在历史中随风飘逝的古国。中国今天的疆域,正是由古代中原王朝和周边这些古国连接而成的。 我们一定要记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即使在古代,也是一个多政权的国家。而曾经出现在中国境内的那些古国,都是中华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将视线集中在历代统治王朝身上,同样应该看到在历朝历代中出现的那些边陲古国。我们有责任去发掘她们的历史、发现她们的文化、解读她们的传奇经历,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记录下她们的足迹。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生存在传说中的九黎第二章古老的京方帝国——东夷第三章鲜为人知的古蜀王国第四章雄凡傲骨的乌恒第五章狂妄自大的夜郎第六章饱受战乱的车师国第七章“神秘女郎”尼雅的“复活”第八章女性强权的“女儿国”第九章驰骋的豪强——东胡第十章匈奴,笑傲在漠北第十一章彪悍的乌孙国第十二章汗血宝马的吠乡——大宛第十三章绚丽的楼兰星空第十四章辽阔怡人的鲜卑王国第十五章青藏的草原王国——吐谷浑第十六章音乐王国——龟兹第十七章格桑漫野的吐蕃国第十八章盛名犹在的西夏国第十九章称雄高原的古格王朝第二十章桀骜不驯的契丹民族第二十一章别有洞天的云南大理第二十二章屈辱中成长的女真帝国
章节摘录
古蜀的亡国之君 每一个王朝,无论开国是如何强盛,经济的腐朽必然带来王朝的覆灭,而在经济衰退背后必然会有一位昏庸无能的昏君。这是历史铁一般的规律,不容人轻视,更是时刻悬在统治者头上的利剑。古蜀国的灭亡,就跟最后一位蜀王的昏庸大有关联。 治水国王鳖灵的苗裔统治古蜀共十二世,直到最后一个姓名不详的国王,拱手将宗庙葬送于战国时期最大的猛兽——秦国。此时的秦国,在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势力蒸蒸日上,连年发兵,一直对古蜀国虎视眈眈,只是一直苦于古蜀国势力雄厚,没有能够得到将其吞并的机会。公元前451年,古蜀国就和秦国有过一场大战。当时两国国力相差并不大,双方为了争夺一块土地,在“南郑”展开激战。 南郑,位于今天的陕西汉中,其实直到三国,此地仍是不毛之地,但却是入蜀的咽喉之地,扼守在汉江和嘉陵江上游之间,进可出蜀入关中,退可固守,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一块军家必争之地。因此,蜀人、秦人才不惜发动南郑之争。 战争刚开始,秦人猛烈的攻势让蜀人手足无措。秦人的偷袭轻易得手,如愿攻取南郑。然而蜀人却不甘心,又集结兵力反扑。秦人早已做了准备,在此地筑起了城墙,易守难攻,因此,蜀人历经10年的鏖战,才将南郑艰难收复。这段历史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称之为“南郑反”。那么蜀人收复这些地后是否真正好好利用,发挥出这块军事要地的重要作用呢? 不知为何,南郑被收复后,蜀人并未将其作为前哨,只当作一片领土,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摆设。他们并未想以此为据点,一举歼灭邻国秦人,而是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在成都平原上过起了安逸的日子,很长一段时间不愿走出来。 并非蜀国人不知这个关口的重要性,疏忽大意的背后是一双昏庸的手执导了这一切。此时蜀国,内有一位贪婪、好色、昏庸、无能的国王,外有虎视眈眈的诸侯国,再加上奴隶制发展到此时的制约。内忧外患交织,蜀国的灭亡似乎已成定局。许多史学家都认为,蜀国最终的灭亡与最后一位昏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甚至有人说,蜀国的灭亡就是拜这位昏君所赐。为何他会落得这样的评价?史料中记载的一些小故事给出了答案。 有一次,末代蜀王想调侃秦惠王,就写信邀请他参加自己的军事演习,他本以为秦惠王不敢来,没想到秦惠王却大胆赴约。心高气傲的蜀王想在秦王面前显示,然后却不慎露出了自己的破绽,蜀国军队的兵制在演习中被秦人一览无余。秦惠王摸清了蜀国的底,暗笑蜀王。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秦国对古蜀底细的清醒认识,为后来蜀国为秦所灭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次,蜀王在山谷中打猎,遇到同样出来打猎的秦惠王。两人初相逢,一见如故,秦惠王送给蜀王一筒金子,蜀王回赠了一些珍玩。奇怪的是,秦惠王将这些珍玩带回去,竟都化成泥土,还勃然大怒,要立刻动兵伐蜀。有大臣前来劝阻,先是说道:“大王不要冒火!这是好兆头——化为土,意味着大王将得蜀土也。”看着秦惠王转怒为喜,大臣才开口劝秦惠王做好周密计划再发兵不迟。蜀兵虽不可畏,但“蜀道难”却是世人皆知的事实。可以说,险要的地形正是蜀国的天然屏障。 冷静下来的秦惠王自然不会不考虑这一因素。在几位大臣的策谋下,便想出一计,引蜀王就范。他命人造了五头大石牛,每天堆金子在牛的屁股后面,声称“此牛能下金”!蜀王听到这一传闻后自然想看看这一神物,便向秦国索要,秦惠王假意许诺,让蜀王派五名力士(史称“五丁”)来迎取石牛归蜀。 这五名力士个个非同凡响,据《路史》记载,此五人来自武都(今绵竹),他们都力大无比。日常工作就是为死掉的国王搬立硕大的墓碑,同时也肩负警卫之职。蜀王就派这“五丁”劈山筑路,将石牛运回蜀国。等这五力士回到蜀国时,一条由秦通往蜀的路已经修好。可石牛带回蜀国,并没有生出一点“金”来。蜀王便质问秦国的使臣,使臣早已有所准备,说出一套说辞,蜀王竟也相信了。 蜀王是个好色之徒,这一点在当时几乎尽人皆知。史料中记载了这样一件荒唐之事:绵竹有一个男人,某日突然变成了绝色美女。蜀王知道后,就把此人娶来作妃子。后来该妃子病故,蜀王派力士们担土为其作巨冢,面积有好几亩,高达七丈。蜀王还亲自埋下墓碑,躺在坟前高声朗诵自己写的悼亡诗,日《龙归之曲》,日《臾邪歌》。 此时秦王早已按捺不住,但多少还是有点忌惮蜀国的力士,于是又心生一计想除掉他们。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47年),秦惠王假意对蜀王说:“你那个先是男人后是女人最终是死人的妃子没了,你一定很难受,我特意选了五个绝色佳人送给你。”蜀王大喜,赶忙派五丁前去迎亲。迎亲队伍到达梓潼时,中了秦军的埋伏,力士与美女无一幸免地全部葬身于突然崩塌的山下。蜀王闻讯后,失声痛哭,然而却并不是在惋惜死去的力士,为的却是五个素未谋面的女子,他还下令建筑了一座“思妻台”,以表心中的哀痛。 蜀王荒淫无度、昏庸无能,引起百姓不满,国内矛盾加剧。公元前316年前后,蜀国发生了内乱。蜀王的弟弟——被封在汉中的苴侯与蜀国的宿敌巴国勾结谋反,蜀王大怒之下发兵征伐。古蜀王亲率蜀军讨伐苴侯,并占领了葭萌(广元昭化镇)。 苴侯逃到秦国求救,秦惠王召集大臣商议。有秦臣认为,伐蜀不如先伐楚,但名将司马错有不同意见,他说:“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司马错的谋略逻辑严密,纹丝合扣,足见其对天下局势的清醒认识,在战场血洗的背后需要的正是这种可以吞并天下的智慧。司马错的话秦惠王觉得有道理,于是便派军以帮助苴侯为借口伐蜀。骄兵必败,一向不可一世的古蜀没想到秦军来势汹汹,蜀王仓促应战,被秦军大败,最后逃到武阳(今四川彭州),死于秦军刀枪之下。蜀王太子及蜀国太傅、丞相等率残部逃到逢乡,败死白鹿山(四川彭州境)。秦军一路高歌猛进,占领巴蜀。这年10月,秦军扫荡了蜀国的反秦势力,一举兼并了蜀国,蜀国至古蜀国灭亡后,蜀地从此成为秦国的粮仓,蜀国群公子先后被秦封于蜀,但贬蜀王称号为蜀侯。当然,开明王的诸公子中也有没投降的,最为著名的就是号为安阳王的蜀公子。蜀亡后他即率所部兵将三万辗转南迁,来到了交趾(越南河内)一带,不久后建立了安阳王国,这个王国也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曾称雄达百余年。这个风光一时的王朝与夏王朝同时建国,共历1754年。两千年光阴就在征战、平静与动荡的交替中一晃而过,剩下历史青烟一缕,任随后人评说。
编辑推荐
《遗失的古国》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