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刘永富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刘永富  页数:253  
Tag标签:无  

前言

一、如何划分学术研究的领域1.哲学概论是对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的概括性考察。2.通常把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分为形而上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等。3.“通常对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的分法”存在的主要缺陷:只是犁学一些既定的分支学科,从而既不完备,也没有清晰的结构。4.怎么才算给出研究领域的完整结构:(1)所有的研究领域都能在其中找到相应的位置;(2)结构的各部分不交叉重复。5.一般来说,任何一门比较成熟的“学术研究的领域”都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元理论,基础理论,应用学科,学说史。通过这四部分,可以形成“一门学术的研究领域”的完整结构。

内容概要

  《哲学概论(纲要)》把哲学的研究领域分为哲学元理论、哲学基础理论、哲学的应用性分支、哲学学说史。《哲学概论(纲要)》主要考察前两个领域以及认识论与社会历史这两个分支学科。《哲学概论(纲要)》所考察的哲学元理论包括哲学的判定、哲学的可能性与哲学的产生、哲学的要素与体系、哲学的学科与学派、哲学的变革与进展、学习与研究哲学的方法、学习研究哲学的意义_哲学的作用。《哲学概论(纲要)》所考察的哲学基础理论包括知与所知、所知与所是、实知与想知(物质与意识)、有所是的所知的运动变化与稳定静止、有所是的所知的位置与关系(联系)。《哲学概论(纲要)》所考察的两个应用性分支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论及其派别、作为共时系统的认识、作为历_时过程的认识、方法论、真理论,作为共时系统的社会、作为历时过程的社会。《哲学概论(纲要)》是作者多年来学习、研究、讲授哲学的心得体会的比较集中的表达,是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哲学概论(纲要)》脱胎于笔者多年来反复修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讲稿,因此,《哲学概论(纲要)》也可以作为有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辅助材料。

作者简介

刘永富,男,1950年6月出生,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分别于1978、1982、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的哲学系。在复旦大学,以论文《黑格尔的发展观》获外旧哲学专业哲学硕士学位,导师为全增嘏教授;在南开大学,以论文《论真假》获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陈晏清教授。 曾经务过农(1969年3月至12月)、当过兵(1969年12月至1973年12月)、做过二级学院院长(1999年2月至2004年12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哲学基础理论和西方哲学。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论真假——兼论真善美的统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专著丛书”,1994年12月第一版,2002年11月增订第一版;1995年11月获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优秀奖,同年12月获“第九届中国图书奖”)、《真假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价值哲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黑格尔哲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本是学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书籍目录

序:学术研究的领域一、如何划分学术研究的领域二、元理论三、基础理论四、应用性分支学科五、对基础理论与应用性分支的补充说明六、学说史七、关于研究领域的补充说明哲学元理论第一章 哲学的判定一、哲学判定问题的实质与提出二、如何考察哲学的判定问题(一)转化为语言问题1.问题的转换2.称呼的根据3.应该事先研究确定的根据(二)如何对待语义的分歧1.出现分歧的两种可能2.如何对待分歧3.如何统一三、“哲学”的字面意义的展开(一)相对于博学而言的智慧(二)相对于意见而言的智慧(三)相对于语言的运用而言的智慧(四)哲学作为生活(五)小结与引伸四、哲学的视角(一)通常的看法(二)哲学视角的特点1.着眼于一切2.着眼于共性3.着眼于前提4.着眼于终极性5.着眼于可能性6.着眼于思辨7.小结8.着眼于批判五、关于哲学与时代精神第二章 哲学的可能性与哲学的产生一、问题的实质及其说明二、何以能形成哲学认识内容(一)任何一种认识何以能产生(二)关于“一切”的认识何以能产生(三)如何形成哲学认识的内容(四)哲学认识产生的标志(五)任何有所知的个体都有可能形成哲学认识(六)哲学认识的水平三、哲学作为一门学问何以能产生(一)总论(二)关于剥离的可能性1.剥离的困难2.关于剥离的可能性问题3.使剥离成为可能的外部条件(三)关于证明的可能性1.如何证明一种认识2.何以能证明是哲学认识3.何以能证明哲学认识成立4.对哲学认识的证明小结(四)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实际产生(五)哲学学问的成立与水平第三章 哲学的要素与体系第四章 哲学的学科与学派第五章 哲学的变革与进展第六章 学习与研究哲学的方法——从哲学的角度看第七章 学习研究哲学的意义——哲学的作用哲学基本理论第八章 哲学基本理论引言第九章 知与所知第十章 所知与所是第十一章 实知与想知(物质与意识)第十二章 有所是的所知的运动变化与稳定静止第十三章 有所是的所知的位置与关系(联系)哲学应用性分支(一)认识论第十四章 认识论及其派别第十五章 作为共时系统的认识第十六章 作为历时过程的认识第十七章 一般方法论第十八章 真理哲学应用性分支(二)社会哲学第十九章 作为共时系统的社会第二十章 作为历时过程的社会: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哲学的可能性与哲学的产生一、问题的实质及其说明哲学的可能性问题本身问的是“满足哲学的判定标准”的学问能否建立起来。由于哲学既作为一门学问,又作为一种认识,而二者又有区别,因此,上述问题大体上可分成哲学作为一种认识的可能性与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可能性。二、何以能形成哲学认识内容哲学是关于我们所知的一切所“共有、固有、必有”的规定和规律的认识。为了考察这种认识何以能产生,先考察任何一种认识如何产生,以及关于“一切”的认识如何产生。(一)任何一种认识何以能产生 先考虑几个具体例子。 怎么知道是绿的——看到的;(看出来的)怎么知道是5个而不是6个或4个——数出来的;(数出来的)怎么知道昨天晚上做了个梦——想起来的;(想起来的)怎么知道是烫的——摸到的;(摸到的)怎么知道部分——分出来的(分出来的)。从上述例子概括出一般结论:能把“看、数、想、摸、分”等等都统一起来的是活动;因此,每一种认识内容都是由相应的活动确立的。(二)关于“一切”的认识何以能产生可把“一切”及相关的认识分为三种。第一,已经被确立起来的某类或某集合的一切。例如,一切黑板,一切人,一切星球,等等。这种“一切”往往伴随相应的名称。因而也可以说是“某名称所指称的一切”。例如“黑板”所指称的一切。

后记

尽管《哲学概论》这一书名可能使人产生这样的第一想法,即本书是对哲学界现成的研究成果的梳理介绍,但实际上,本书是笔者多年来学习、研究、讲授哲学的心得体会的比较集中的表达,套用现在的流行说法,也算是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这一意义上,本书属于“以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有一定基础的哲学爱好者为预期读者”的学术专著,想必能成为同行专家或哲学爱好者正面的或反面的研究参考资料。鉴于本书脱胎于笔者多年来反复修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讲稿,因此,本书也可以作为有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辅助材料。虽然作为教材或教学辅助材料,本书可能过于简约,但也正因为如此,却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发挥余地,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本书的断句、断行不大合乎主流学术著作的规范,倒有点像现代诗歌的做法。本书这样做,主要是从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出发,目的是想让读者尽可能容易地看出内容的层次,免得在这方面耗神。笔者主张,著述的语言风格应该服从于读者阅读、理解的方便,怎样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就怎样做。况且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的著述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同一哲学家的不同著作的语言风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与《哲学研究》)。同样出于上述考虑,本书往往借助引号来表明句子的结构。无论如何,即使作为纲要,本书也算不上一部最终完成了的著作,更谈不上完善。书中的许多观点仅仅是点到而已,还有许多观点多年来一直在反复修改,至今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感谢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感谢李升元先生,允许本书以纲要的形式和现有的语言风格出版面世,以能尽早和读者朋友交流,接受读者朋友的批评指教。

编辑推荐

《哲学概论(纲要)》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哲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2009年5月1日凌晨4时,刘永富老师平静地去世。 接到我一位在西安交通大学就读研究生的同学发来的消息,我惊愕无比,因为前两天我才收到这册书,这本赢得广泛好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 我同学说他曾上过刘老师的课,那时他已在与疾病搏斗了。他安排得井然有序的教学课堂,深邃的学术思想,让人不禁感佩,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如此可爱地追求真理。 他说刘老师的眼神,质朴里充满智慧,严谨里充满和蔼。有的人就是这样,一瞬间给人的感觉,使你怀想一辈子。 我那位同学平日里只见他的超脱与豪迈,然而那一刻的他,竟然哭到不能自已。我只见真心的悼念者和悲哀者,我只见由衷的敬佩和真心的眼泪。 而我手捧这册刘老师生前最后一部亲手编订的教学纲要,心竟也黯然伤感,虽然我与刘老师不曾谋面,但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位学者的真诚为学之心。《哲学概论》是作者多年来学习、研究、讲授哲学的心得体会之集中表达,是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之所以还要加上纲要两字,说明刘老师还要俟后日修订扩充,可惜天不假人寿,刘老师英年早逝矣!我只有认真读书以寄哀思,我想刘老师对他认识或不认识的学生的希望也是如此吧! 刘永富老师并不是大红大紫的学者,也不是热门专业的名教授,他只是一名默默的耕耘者,一名名副其实的为学者,刘老师安息吧!
  •   质量不错,态度非常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