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9-07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毓�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内容简介
这是大学生的必备书,也是大中学校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参考资料。
书中提出元能力、高级学习素质、学习公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
等等新概念与教育教学观。全书突出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科学学习与学
习品格,并建构起逻辑关系清晰的学科体系:“基本概念与学习公理学习观-
动机目标论-结构论-方法论-控制论”。观点新颖,内容丰富而精要,信息量很
大,具有强烈时代背景,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此书可作成才学习指导、学习素质教育课程(或讲座)的教材,也可供学
生、有志自学成才者自修之用,供研究生、大中学生家长参考。
普及“学生学习学”知识,是几乎不增加教育投资而能广泛地直接地提高
学生质量的有效途径,故此书也可供大中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时参考。
书稿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
会长、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潘懋元教授评审,获好评。
作者简介
林毓� 男,广东梅州市
人,1931年2月生。1953年
在上海毕业于交通大学并
留校任教,后随校西迁。系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
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现
任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全国学习科学学
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
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
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曾
主编《工程力学》、《材料力
学》,发表力学论文近十篇,
一项国防力学科研获陕西
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一等
奖并被收入《中国技术成果
大全》。发表学习与教育著
作数十篇(部),多项获全国
性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专
著大学学习论》被收入《中
国教育百科全书》。
书籍目录
目录
序
前言
绪论
0.1 引言
0.2 大学学习过程适应曲线
0.3 大学学习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内容、任务和性质
0.4 大学学习的主要特点与大学阶段要实行的五个转变
0.5 大学阶段在个人一生中的重要地位
第1章 基本概念与学习公理
1.1 高等学校教育活动要素及其关系
1.2 人类知识结构与对21世纪人才的要求
1.3 学生学习活动系统结构
1.4 学习、学习能力、元学习能力与成才学习能力
1.5 学习公理
第2章 学生学习观
2.1 学习内因观
2.2 学习能力超前观
2.3 大潜力-高目标观
2.4 全面学习观
2.5 侧重学习观
2.6 自主学习观
2.7 勤奋学习观
2.8 科学学习观
2.9 创造性学习观
2.10 实践中学习观
2.11 社会责任观
2.12 终身学习观
第3章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
3.1 需要与优势需要
3.2 学习动机
3.3 学习目标
3.4 中国大学生应有的自信
3.5 高级人才类型与成才条件
3.6 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
第4章 大学生应形成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
4.1 合理结构的重要性
4.2 素质知识能力结构框架与高级学习素质
4.3 全面发展的层次性与高级全面素质的地位
4.4 基本观点(I)
4.5 基本观点(Ⅱ)
4.6 知识与基本知识
4.7 能力与基本能力(I)
4.8 能力与基本能力(Ⅱ)
4.9 基本品格
第5章 大学教学形式与条件的优化利用
5.1 对教学形式的作用应有新认识
5.2 大学的教学形式
5.3 课堂教学
5.4 实验课
5.5 课外学习
5.6 答疑与质疑
5.7 实习
5.8 科学研究活动
5.9 大学的优越条件及其优化利用的重要性
第6章 学习及其规律与合理用脑
6.1 学习的分类与水平等级
6.2 概念的获得
6.3 学习的迁移及其利用
6.4 记忆与遗忘
6.5 记忆方法与技巧
6.6 学习的认识过程性基本规律
6.7 大脑的合理使用与学习卫生
第7章 学习中的思维与逻辑
7.1 思维及其分类
7.2 思维的一般过程和有关能力的培养
7.3 逻辑及其作用
7.4 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
7.5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第8章 创造能力及其自我培养
8.1 创造能力要素与人的创造潜力
8.2 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核心
8.3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及其利用
8.4 形成有利于创造的人格
8.5 关于创造的十点认识
8.6 培养创造能力的要求与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第9章 自主学习论及其实施中的若干问题
9.1 自主学习观得到确认
9.2 大学生应真正成为成才学习的主人
9.3 “教学并重原则”必须坚持
9.4 “自主学习”的发展及其类型
9.5 自主学习的划时代意义与21世纪教师主导重点
的转移
9.6 自主学习四要素的含义
9.7 实施自主学习中的若干问题(I)
9.8 实施自主学习中的若干问题(Ⅱ)
第10章 自我评价
10.1 自我评价的功能与要求
10.2 自我评价的项目
结束语
附录 深化“全面发展”内涵 培养“高级全面素质”
――关于21世纪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思考
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