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教程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永峰 等编  页数:220  字数:3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由李永峰和潘欣语等主编的《环境伦理学教程》主要阐明了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西方环境伦理学派的发展简况。环境道德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立法中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的实践(实践部分主要包括环境伦理与管理政策、人口、科学技术等)、环境意识中的平等观等方面的内容。本着简明扼要的宗旨,本书重点阐述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环境伦理学教程》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学用书及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众的环境教育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与当代人类生境系统
1.1.1 环境系统
1.1.2 人类生境系统及其特征
1.1.3 熵
1.2 环境伦理学
1.2.1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1.2.2 环境伦理学的任务和方法
1.2.3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意义
1.3 环境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1.3.1 环境道德的产生
1.3.2 环境道德与环境伦理学
1.3.3 环境伦理学产生
第2章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2.1 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1.1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1.1 环境伦理学的特点
2.1.3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2.2 环境伦理学产生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2.2.1 环境伦理学产生的生态学基础以及现实要求
2.2.2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超越的环境伦理观
2.3 环境伦理学与相关科学的关系
2.3.1 环境伦理学与伦理学的联系与差异
2.3.2 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2.3.3 环境伦理学与生态学的联系与差异
2.3.4 环境伦理学与社会学的联系和差异
2.4 学习环境伦理学的意义
第3章 环境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3.1 环境道德的起源和发展
3.1.1 环境道德的概念
3.1.2 古代环境道德的萌芽与发展
3.1.3 古代西方自然哲学家及宗教经典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
3.1.4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自然环境观
3.1.5 近、现代环境道德观念的发展和变化
3.1.6 当代环境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3.2 环境伦理思想的产生
3.3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3.4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3.4.1 道家的生态智慧
3.4.2 儒家的环境伦理意识
3.4.3 佛学“尊重生命”的博爱意识
第4章 西方环境伦理学主要流派
4.1 人类中心主义
4.1.1 人类中心主义及其传统形态
4.1.2 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的生态危机
4.1.3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4.1.4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4.1.5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4.2 动物解放论与动物权利论
4.2.1 动物解放论
4.2.2 强势动物权利论
4.2.3 弱势动物权利论
4.2.4 认真对待动物保护伦理
4.3 生物中心主义
4.3.1 敬畏生命
4.3.2 尊重大自然
4.4 生态中心主义
4.4.1 1大地伦理学
4.4.2 自然价值论
4.4.3 深层生态学:生物圈平等主义与自我实现论
第5章 自然的价值及权利
5.1 自然价值的含义性质及其发展
5.1.1 自然价值的含义
5.1.2 自然价值的性质
5.1.3 自然价值的进化发展
5.2 自然价值的结构与评价
5.2.1 自然价值的结构概述
5.2.2 自然价值的评价
5.2.3 自然价值评价模型
5.3 自然内在价值的伦理学特征
5.3.1 自然内在价值的论证
5.3.2 自然内在价值的伦理学论证
5.4 自然权利的含义及发展
5.4.1 自然的权利的含义
5.4.2 自然权利的发展
5.5 自然权利的类型
5.5.1 人类的自然权利
5.5.2 生物的三大基本权利
第6章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6.1 全面公平原则
6.1.1 公正与平等在法学上的意义
6.1.2 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的平等
6.1.3 人类内部的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
6.2 综合效率原则
6.2.1 经济效率
6.2.2 生态效率
6.2.3 伦理效率
6.3 互动和谐原则
6.3.1 经济和谐
6.3.2 生态和谐
6.3.3 社会和谐
6.4 协同进化原则
6.4.1 协同进化的概念
6.4.2 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方法论
6.4.3 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原则
第7章 环境道德的本质及主要规范
7.1 环境道德本质结构
7.2 环境道德的功能
7.3 环境道德的原则
7.3.1 环境道德基本原则的概念
7.3.2 环境道德基本原则的客观依据
7.3.3 环境道德基本原则的内容
7.3.4 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原则
第8章 环境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
8.1 现代环境教育
8.1.1 现代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8.1.2 现代环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8.2 环境道德的主要规范
8.2.1 环境道德规范的概念
8.2.2 环境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8.3 环境道德教育
8.3.1 环境道德教育的含义
8.3.2 环境道德教育的特点
8.3.3 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
8.4 环境道德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第9章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9.1 环境道德与人类生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9.2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9.3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
第10章 环境政策、经济与环境伦理
10.1 环境经济观中的伦理学
10.1.1 环境伦理观的产生
10.1.2 环境经济观
1O.2 市场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
10.2.1 市场经济伦理
10.2.2 代际资源配置中伦理问题
10.2.3 代内环境问题与市场经济伦理
10.3 自由市场与环境保护
10.3.1 环境保护主义与自由市场
10.3.2 环境保护主义与私有财产权
10.3.3 走向稳态经济
10.4 企业环境伦理
10.4.1 企业环境伦理的原则
10.4.2 企业环境伦理道德的规范
第11章 管理决策中的环境伦理
11.1 环境管理与环境伦理
11.1.1 环境管理的伦理问题
11.1.2 伦理的制度化
11.2 决策中的环境伦理
11.2.1 决策失误的严重后果
11.2.2 政府决策与环境伦理
11.3 环境管理制度中的伦理
11.3.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1.3.2 排污许可证制度和环境伦理
第12章 环境伦理学与人口
12.1 东西方的人口环境伦理观
12.1.1 东方人口环境伦理观
12.1.2 西方人口环境伦理观
12.1.3 人口生产的环境伦理学意义
12.2 土地利用与环境伦理
12.2.1 贫困与土地利用
12.2.2 人口与经济发展
12.3 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
12.3.1 人类生活方式的伦理标准
12.3.2 人类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
12.4 人口问题的控制对策
12.4.1 三大控制对策
12.4.2 生育伦理观的转变
第13章 环境伦理与科学技术
13.1 科学技术与环境变化
13.1.1 科学的应用对环境的影响
13.1.2 负荷价值的技术应用对环境的破坏
13.1.3 科学发展与自然观的变迁
13.2 科学技术与人类中心主义
13.2.1 科学发展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13.2.2 工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预
13.3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技术
13.3.1 新世纪科技观的生态转向
13.3.2 当代工程伦理提出的环境道德新要求
第14章 环境意识与平等观
14.1 环境意识
14.1.1 环境意识的概念
14.1.2 环境意识的培养
14.1.3 提高全球环境意识
14.2 平等观
14.2.1 天赋价值与环境公正
14.2.2 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的平等
14.3 人类内部的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
14.3.1 代际和代内平等
14.3.2 总体评价
第15章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制
15.1 决策中的环境伦理与环境道德建设
15.1.1 决策中的环境伦理
15.1.2 目前我国环境道德危机的表现形式
15.1.3 如何加强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
15.2 环境立法
15.2.1 环境立法的目的
15.2.2 关于环境权的论述
15.2.3 中国的环境法体系
15.2.4 我国环境法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2.5 国际环境法
15.3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15.3.1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15.3.2 一般环境法体现的环境伦理原则
15.3.3 专门法体现的环境伦理原则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绪论  伦理学是一门相当古老的学科。一部西方伦理思想史从古希腊写起,至今已近三千年,而一部中国伦理思想史从西周写起,至今则三千多年了。然而,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伦理学都是指人际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就不同了,它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或主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评价和伦理规范。为此,我们将环境伦理学界定为关于人类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学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环境伦理学与研究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关系、研究人与人关系伦理评价和伦理规范的伦理学的割裂。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义,归根到底是因为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最终会对人的社会现实生活产生影响,触及人的利益。  1.1环境与当代人类生境系统  1.1.1环境系统  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类的生存发展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环境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但在不少关于环境的科学著作中,对此概念的定义并不那么统一和明晰,各有各的说法。甚至连《大美百科全书》这样的权威大典,竟然没有关于“环境”这么一个词条。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的概念。从具体表现形式来说,世界上的环境概念甚至可以说是无限的,例如人们常说的就有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战争环境、和平环境、生存环境等等,很难一言以蔽之。但从哲学的高度上来看,环境只是任何一个中心事物周围与此事物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用唯物辩证的眼光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当某个事物被当成中心事物时,与它相联系的有关事物就变成了该事物的环境。因为可以作为中心的事物是无限的,所以环境也就具有多样和无限简单的具体定义。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境伦理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