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中外经典名著阅读丛书·励志类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于浩 改编  页数:142  字数:86000  

前言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而名著更是人类文化精粹的积淀。    名著给人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读名著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积累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震撼孩子的心灵,净化孩子的思想,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完善孩子健康的情感,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情绪,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名著原文或因冗长,或因晦涩,不适合其阅读而被束之高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基于此,我们出版了这套《悦读》中外经典名著丛书。    这是一套专为6-15岁孩子量身打造的巾外经典名著系列丛书,它在内容及版面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在内容上,本套丛书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原著进行了改写,在改写的过程巾,保证情节完全忠实原著,在减少文字量的同时让孩子更好地领略原著的故事情节与文化精髓。在版面设计上,每本书都根据情节搭配了精美的插图,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原著内容,缓解阅读疲劳,体验阅读乐趣。另外,在每本书后还附印了读书卡,孩子们可以用它来积累书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抒写阅渎感悟;家长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填写的读书卡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一本好书就是一粒好种子,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会发芽,开花,结出好果子。《悦渎》就是这样的书,它不仅会给孩子带来遐想和乐趣,也会给孩子带米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    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让他/她读《悦读》吧,为他们打开瞭望世界的窗口,让孩子在这内心感到温馨和安静的时刻,品人生如棋,看花开花落,静静地让自己的心在文字的时空里穿梭行走,走过亘古走过蛮荒,走过森林走过雪原,走过硝炯走过血与火,与那些高尚的、智慧的人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让孩子的思想插上书籍的翅膀飞翔,让孩子的心灵在阅渎中体会快乐!

内容概要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们的善良、淳朴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我要长久的凝望我的老师,看看她的嘴巴和鼻子,以及她身上的一切。第二天,我要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
,看看日出是怎样落下去的,它要奔向何方。看完日出,我想去探索与研究。我将奔向城市,去看看那些有名的艺术馆。第三天,我还要看日出。因为,这将是我能见到光明的最后一天。我要和普通人一样,去为了生活而奔波。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和爱着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编著的,希望广大青少年在阅读此书的时候能够收获很多的知识。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凯勒

书籍目录

第1章 光明与声音
第2章 童年记忆
第3章 爱、光明和智慧
第4章 再塑生命
第5章 亲近大自然
第6章 领悟“爱”的含义
第7章 畅游知识之海
第8章 欢度圣诞节
第9章 波士顿之行
第10章 海滨假日
第11章 山间秋季
第12章 洁白的冰雪世界
第13章 开口说话
第14章 《霜王》风波
第15章 参观世界博览会
第16章 学习拉丁语
第17章 信心与希望
第18章 剑桥女子学校
第19章 冲破逆境,走进哈佛
第20章 我的大学生活
第21章 嗜书如命
第22章 享受生活
第23章 一双双托满阳光的手
第24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章节摘录

至此,我已把自己的生平作了一个简略的叙述,但我还没有告诉大家我是何等地嗜书如命。我对书籍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其他人通过视听获得的知识,我则是全靠书籍,因此,我要从我开始读书时说起。    1887年5月,我第一次读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那时我才七岁。从那时到现在,我如饥似渴地吞食我的手指所接触到的一切书籍。    起初,我只有几本凸字书、一套启蒙读本、一套儿童故事和一本《我们的世界》——叙述地球的书,这是我全部的书库。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上面的字磨损得无法辨认。有时候,莎莉文小姐读给我“听”,把她认为我能懂得的故事和诗歌写在我手上。但我宁愿自己读,而不愿人家读给我“听”,因为我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我觉得有趣的作品。    实际上,第一次波士顿之行时,我才真正开始认真地读书。在学校里,老师允许我每天花一些时间到图书馆看书,在书架前摸索着走来走去,随便取阅图书。    不管书中的文字我能认识多少,也不管能否看懂,我都照读不误。文字本身使我人了迷,而不管自己所读的究竟是什么。那段时期我的记忆力很好,许多字句虽然一点儿也不明白其含义,但都能记在脑子里,后来当我开始学会说和写的时候,这些字句很自然地就冒了出来,朋友们都惊讶于我的词汇竞如此丰富。我准是不求甚解地读过很多书的片段(那段时期我从未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以及大量的诗歌,直到发现《方德诺小伯爵》这本书,我才算第一次把一本有价值的书读懂,读完。    八岁那年,莎莉文小姐发现我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翻阅小说《红字》。她问我喜不喜欢书中的皮尔,还给我讲解了几个我不明白的字,然后说她有一本描写一个小男孩的小说,非常精彩,我读了一定会觉得比《红字》更有意思,这本小说就是《方德诺小伯爵》,她答应到夏天时读给我听,但我们直到8月才开始读这本书。    我们刚到海边时的几个星期,许多新奇有趣的事情使我忘了这本小说。后来又有一段时间,老师离开我去波士顿看望朋友。她返回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方德诺小伯爵》。记得那是8月里一个炎热的下午,吃过午饭后,我们同坐在屋外不远处,两棵墨绿色松树之问的吊床上。        当我们穿过草地时,许多蚱蜢跳到衣角上,我记得老师一定要把这些小虫子从衣裳上弄干净才坐下来,而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时间上的浪费。莎莉文小姐不在时,吊床就无人使用,上面落了一层松针,在灼热的太阳映照下,空气中充满了一阵阵松香。    故事开始前,莎莉文小姐先给我介绍了一些基本情况,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讲解生字。起初生字很多,读一读就会停顿下来,一旦我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急于想跟上故事的发展,根本顾不上那些生字了,对莎莉文小姐的解释也听得有些不耐烦。但她的手指拼写得太累不得不停下来时,我就急得忍受不了,把书拿过来用手去摸上面的字。这样急切的心情,我永远也忘不了    被我的热情所打动,安纳格诺斯先生把这部小说印成了凸版。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几乎能把它背下来。《方德诺小伯爵》成了我童年时代最亲密的伙伴。我之所以如此不嫌哕唆地讲述这些细节,是因为在此之前,我读书常常是很随意的,如此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还是第一次。    从这本书开始的以后两年,我在家中和在波士顿之行中读了很多书。我已经忘记了那些书的书名和作者,也想不起先读了哪本,后读了哪本,依然记得的有《希腊英雄》、拉·封丹的《禽言》、霍索恩的《神奇的书》和《圣经故事》、拉姆的《莎氏乐府本事》、狄更斯的《儿童版英国历史》,还有《天方夜谭》、《瑞士家庭鲁滨逊》、《天路历程》、《鲁滨逊飘流记》、《小妇人》和《海蒂》。《海蒂》是篇美丽的小故事,后来我又读过它的德文本。我在学习和游戏之余读这些书,越读越有兴趣。我从不对这些书作什么研究分析——不管究竟写得好坏,也不管文体和作者情况。作家们将自己的思想珍宝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就像领受阳光和友爱一样,我接受了这些珍宝。    我喜欢《小妇人》,因为它让我感到和那些耳目正常的孩子有一样的思想感情。我的生命既然有缺陷,只好从一本一本的书里去探寻外部世界的信息。    我不喜欢《天路历程》和《寓言》。最初读拉·封丹的《寓言》用的是英文译本,只是简略地读了一遍,后来读了法文的原本,虽然故事生动,语言简练,但依然无法激起我的好感。我也说不出具体原因,动物拟人化的表达方式永远无法引起我特别的兴趣,也就无心去领会其中的寓意了。而且,拉·封丹的作品不能激发人类高尚的情操。在他看来,人最重要的东西是自爱和理性,其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内涵,即个人的道德完全来源于自爱,用理性来驾驭和控制自爱,就能产生真正的幸福。而我则认为,自私的爱乃万恶之源。当然,也许我是错的,拉·封丹对人类的了解和观察要比我丰富得多。.这样讲并不意味着我反对讽刺寓言,而是在我看来,没有必要由猴子和狼来宣扬伟大的真理。    相比较以动物为主角的寓言故事,我更喜欢《丛林之书》和《我所了解的野生动物》,因为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物,而不是拟人化的。我爱它们之所爱,恨它们之所恨。它们的滑稽逗趣引得我笑不可支,其悲惨遭遇有时也使我一掬同情之泪。其中也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寓意,但极为含蓄,使你都意识不到。    我对历史也有一种偏好。古希腊有一种神秘的诱惑力吸引着我。在想象空间里,希腊的天神依然在地上行走,与人类面对面交流。在我思想深处的神殿里,仍然供奉着我最敬爱的神灵。希腊神话中的仙女、英雄和半神半人,我不但熟悉而且喜爱——不,不完全如此,美狄亚和伊阿松太残忍,太贪婪,简直无法容忍。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上帝让他们干了那么多坏事后再惩罚他们,直到如今我仍然疑惑不解。妖魔嬉笑着爬出殿堂.上帝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伊利亚特》史诗让我把古希腊看成了天堂。在阅读原文前,我对特洛伊的故事就了如指掌了。在通过了古希腊文文法的考试以后,我便对古希腊文宝藏一览无余。伟大的诗篇,不论是英文还是古希腊文,只要同你的心息息相通,是不需要别人翻译的。    相反,人们常常用他们牵强附会的分析和评论扭曲了伟大作品的意义。他们要是能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该有多好!欣赏一首好诗词,根本不需要清楚其中每一个字,也无须弄清其词法和句法的属性。那些有学问的教授们,从《伊利亚特》史诗巾挖掘出的东西比我多得多,但我从不嫉妒。我并不在意别人比我聪明,他们纵有广博的知识,但也无法表达出对这首光辉的史诗究竟欣赏到了什么程度。当然,我自己也无法表达出来。每当我读到《伊利亚特》中最精彩的篇章时,就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升华,将我从狭窄的生活圈子里解脱出来,游荡于形骸之外,飘然于广阔无垠的天上人间。    《伊索德》稍逊于《伊利亚特》,但也为我所喜爱。我努力不依靠词典注释,独自来领会这部史诗,并试图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些篇章翻译出来。维吉尔描绘人物的本领如此惊人,他笔下喜怒哀乐的天神和凡人好像蒙上了一层伊丽莎白时代的面纱。《伊利亚特》中的天神和凡人欢快地又跳又唱,维吉尔笔下的人物柔美静谧,好似月光下的阿波罗大理石像,而荷马则是太阳光下秀发飘动的俊逸而活泼的少年。    不消一天的时间,就可以从《希腊英雄》到《伊利亚特》,在书本里飞来飞去,实在方便。但对我来说,其中的路程也绝非令人惬意的。当他人已经周游世界几遍时,我也许还在语法和词典的迷途里筋疲力尽地徘徊,或者掉进了恐怖的陷阱,这陷阱名叫考试,是学校专门用来同那些寻求知识的学生作对的。类似《天路历程》,最终可能会渐人佳境,但终究太漫长了,尽管途中偶尔也会出人意料地出现几处引人入胜的美好景色。    我很早就开始接触《圣经》,但并不能充分理解其内容。现在想起来觉得有些奇怪,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心灵无法接受它奇妙的和谐。    记得在一个下雨的星期天早上,我无所事事,让表姐为我读一段《圣经》故事。虽然她认为我无法听懂,但依然在我手上拼写约瑟兄弟的故事。我听了确实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奇怪的语言和不断的重复使故事听起来显得很不真实,何况那更是天国里的事情。还没有讲到约瑟兄弟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进入雅各的帐篷里去说谎,我就呼呼地睡着了。    我至今也还不懂得为什么希腊故事比《圣经》里的故事更能吸引我的兴趣。难道是因为我在波士顿时被所认识的几个希腊人讲述的故事所感染,而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希伯莱人或埃及人?由此便推断他们是一群野蛮人,他们的故事也都是后人编出来的。因此,我觉得《圣经》故事中的名字和重复的叙述方式十分古怪,相反,却从未觉得希腊人的姓名古怪。    那么,后来我又是如何从《圣经》中发现其光辉的呢?多年来,我读《圣经》时,心中的喜悦和启发日渐增长,使它渐渐变成一本我最珍爱的书。不过对于《圣经》,我并非全盘接受,因此也从未能把它从头到尾读完。后来,尽管我更多地了解了《圣经》产生的历史渊源,这种感觉依然未减。我和豪威斯先生有共同的感觉,认为应该从《圣经》中清除掉一切丑恶和野蛮的东西,但是我们也反对把这部伟大的作品改得毫无生气,面目全非。P100-P105

编辑推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写了海伦·凯勒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希望,她是多么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雯,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向往。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凯勒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拥抱海洋、“欣赏”四季……海伦渐渐长大了,在她的求学生涯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饶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终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用自己的汗水实现了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因为生理有的缺陷,所以繁重的功课中使她非常吃力,在老师的帮助和她的努力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但大学毕业后她却遇到了悲伤的事——慈母的去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悦读中外经典名著阅读丛书·励志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发货一如既往的快 收到很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