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承恩 页数:158 字数:94000
前言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而名著更是人类文化精粹的积淀。 名著给人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读名著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积累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震撼孩子的心灵,净化孩子的思想,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完善孩子健康的情感,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愉悦情绪,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名著原文或因冗长,或因晦涩,不适合其阅读而被束之高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基于此,我们出版了这套《悦读》中外经典名著丛书。 这是一套专为6—15岁孩子量身打造的中外经典名著系列丛书,它在内容及版面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在内容上,本套丛书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对原著进行了改写,在改写的过程中,保证情节完全忠实原著,在减少文字量的同时让孩子更好地领略原著的故事情节与文化精髓。在版面设计上,每本书都根据情节搭配了精美的插图。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原著内容,缓解阅读疲劳,体验阅读乐趣。另外,在每本书后还附印了读书卡,孩子们可以用它来积累书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抒写阅读感悟;家长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填写的读书卡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一本好书就是一粒好种子,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会发芽,开花,结出好果子。《悦读》就是这样的书,它不仅会给孩子带来遐想和乐趣,也会给孩子带来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 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就让他/她读《悦读》吧,为他们打开嘹望世界的窗口,让孩子在这内心感到温馨和安静的时刻,品人生如棋,看花开花落,静静地让自己的心在文字的时空里穿梭行走,走过亘古走过蛮荒,走过森林走过雪原,走过硝烟走过血与火,与那些高尚的、智慧的人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让孩子的思想插上书籍的翅膀飞翔,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体会快乐!
内容概要
吴承恩编著的《西游记》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孙悟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
《西游记》是青少年喜欢的读物,也是青少年必读的书目之一。
书籍目录
第1回 美猴王出世拜师
第2回 孙悟空喜得金箍棒
第3回 孙悟空大闹天宫
第4回 孙悟空大战二郎神
第5回 美猴王被困五行山
第6回 观音奉旨赴长安
第7回 孙悟空五行山脱难
第8回 鹰愁涧前收玉龙
第9回 孙悟空显富丢袈裟
第10回 孙大圣黑风山显威
第11回 猪八戒拜师保唐僧
第12回 流沙河沙悟净归顺
第13回 四圣伪装试禅心
第14回 孙悟空五庄观惹风波
第15回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第16回 猪八戒搬兵花果山
第17回 唐三藏被困莲花洞
第18回 孙大圣智取幌金绳
第19回 孙行者荡平莲花洞
第20回 孙大圣大闹火云洞
第21回 子母河风波
第22回 唐三藏漫游西梁国
第23回 蝎子精被降琵琶洞
第24回 孙大圣三借芭蕉扇
第25回 小雷音寺遭厄难
第26回 比丘国唐僧访民情
第27回 灵山成正果,如来传真经
第28回 磨难数满,师徒归真
章节摘录
唐僧师徒过了鹰愁涧,又走了两个多月的太平路,这一日来到一座寺院。唐僧看见正殿上有“观音禅院”四个大字就跪地叩头,和尚便去打鼓,孙行者就去撞钟。唐僧礼拜结束,那和尚停了打鼓,而孙行者仍撞钟不止。 悟空的撞钟声惊动了寺院上下。过了一会儿,有两个小童扶着一个老僧从后院出来。彼此寒暄后,那老僧叫献上茶来。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三藏见了,赞不绝口:“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那老僧道:“污眼,污眼!老爷来自天朝上国,广览奇珍,似这般器具何足过奖?老爷自上邦来,可有什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三藏说:“可怜我那东土,没什么宝贝。即使有,路程遥远,也不能带。”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众僧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悟空问:“你们笑什么? “老僧说:“要说袈裟是件宝贝,确实可笑。我这里的袈裟少说也有七八百件。”那和尚也是一时卖弄,便令人开库房,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开了锁,让唐僧与行者观看。 行者一边看一边说:“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唐僧把行者拉住悄悄地说:“徒弟,不要与人夸富。你我单身在外,容易出现差错。古人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给贪婪之人看。倘若一经人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行者道:“师父,放心放心,一切都包在我老孙身上!”他不由分说,急着把包袱打开。袈裟一出,只见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无一个不心欢口赞。 那老僧见了这宝贝,果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唐僧跪下,眼中垂泪道: “天色已晚,老爷若是放心,叫弟子把这袈裟拿到后房,细细地看上一夜,明早送还老爷,不知意下如何?”唐僧一听,吃了一惊,埋怨行者。行者说:“怕他怎的?叫他拿去看,如有差错,由老孙管他!”唐僧无法再阻,那老僧便把袈裟拿到后房去了。 那老和尚将袈裟拿到后房灯下,边看边哭。有几个小和尚问为何痛哭。 老僧说:“我活到这般年纪,空挣了几百件袈裟,哪能比得上他这一件。这样好的宝物,若叫我穿上一天,就是死了也闭眼了。”众僧道:“你想穿一天有何难处,我们明天留他再住一天,你就穿一天罢了。”老僧说:“就是留他半载,也只穿得半载,到底也长不了。他要走时还得拿走,也不能长远。” 正说话的时候,有一个叫广智的小和尚出主意说:“那唐僧师徒走路辛苦,如今已睡着了。不如找几个有力气的,拿刀将他们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知道,这样就谋了他的袈裟,作为咱们的传家之宝,岂不更好?”老僧听了,直说此计妙。又有一个叫广谋的小和尚说:“这计不妙。那个白脸的好对付,那个毛脸的难缠。万一杀不了他们,反招祸殃。我有一个不动刀枪的办法,不知尊意如何?”老僧忙问是何妙计。广谋说:“依小子之见,今晚众僧每人一把干柴,把他们睡的那三间禅堂放火烧了,让他们欲走无门,连那匹白马也一起烧死。就是山前山后的人家看见,就说他们不小心失了火,这样好掩人耳目。袈裟岂不就成了咱们的传家之宝?”老僧大喜,忙安排众僧,准备放火烧死唐僧师徒。 却说三藏师徒,安歇已定。那行者却是个灵猴,虽然睡下,只是存神炼气。忽听得外面不住的人走,还有搬柴火的声音,他就变成一只蜜蜂,出去探听。只见众僧搬柴运草,围住他们师徒住的禅堂准备放火。行者心想:“ 果然如我师父说的,他们要谋我们的袈裟。我一棒打死他们吧,又怕师父怪我行凶。干脆我就来个将计就计!”只见孙行者一个筋斗跳上南天门,向广目天王借了避火罩,回来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他却去那后面老和尚处精心保护袈裟。 看那些人放起火来,孙行者转身捻诀念咒,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这真是星星之火能烧万顷之田,不一会儿,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寺院烧成了灰烬,满院里的和尚叫苦连天。大火烧寺院,惊动了观音寺正南二十里远近黑风山上的一个妖精。这个妖精看见寺院起火,纵起云头,来到寺里,看见前面殿宇已经烧光,后房尚无火,急人里看时,见案上放着一个包袱,霞光彩气非同一般。他解开包袱一看,见是一件宝贝袈裟,故而见财动心,趁火打劫,拿上袈裟便回黑风山去了。 这场火烧到五更天明方才熄灭。孙行者取了避火罩,一个筋斗送上南天门,交给广目天王,又回到寺院禅堂,看见唐僧还在沉睡,便叫道: “师父,天亮了,起来吧。”唐僧开门出来,忽见寺院其他房宇几乎烧光,忙问是怎么回事。行者笑道:“我的好师父,果然应了你昨天的话,他们爱上了咱们的袈裟,算计烧死我们。若不是老孙发觉,从广目天王那里借来避火罩给你罩上,到如今早把你和白马烧成灰了。”唐僧慌了,问袈裟在哪里,是不是也被烧了。行者忙说:“没事,没事!烧不坏,那放袈裟的房子没起火。”唐僧说袈裟如果出了差错,就要念那紧箍儿咒了。行者忙说找到袈裟就是了。 唐僧牵着马,行者挑了担,出了禅堂,一直往后房走来。那些和尚原以为早把唐僧师徒烧死了,忽然看见他们师徒,吓得一个个魂飞魄散。行者喝道: “快还我袈裟来!”众僧一起跪下叩头说:“爷爷呀,冤有冤家,债有债主。这些事和我们无关,都是广谋和那老和尚定计害你们的,莫向我们讨命。”这里面有两个胆大的和尚问道:“你们在禅堂已烧死了,如今又来讨袈裟,究竟是人还是鬼?”行者笑道:“你们去前面看看禅堂,再来说话!”众僧爬起来往外观看,见那禅堂完好无损,这才认得三藏是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于是一齐上前叩头说:“我们有眼无珠,不识真人下界!你们的袈裟在后面老师祖处。” 众僧忙到后院,叫道:“老祖师,唐僧是神人,没有把他烧死,反而烧了自己的家当,趁早拿出袈裟还他去吧!”这老和尚找不到袈裟,又烧了本寺的房屋,正在万分烦恼焦躁之处,一听这话怎敢答应?因寻思无计,进退无方,往那墙上着实撞了一头,可怜只撞得脑破血流魂魄散,咽喉气断染红沙!行者把房内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也不见袈裟的踪影,他想了半晌问道:“你们这里可有什么成精的妖怪吗?”一个和尚说:“这里正东南有座黑风山,黑风山上有个黑风洞,黑风洞里有个黑大王。老祖师常与他讲道,他就是个妖精。”行者问黑风山离此多远,和尚说只有二十里,望见的山头就是。行者笑着说:“师父放心,不用讲了,一定是那黑怪偷去了。等俺老孙去找他!”说完一个筋斗跳上云去。 ……
编辑推荐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