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

出版时间:2006-12-01  出版社: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刘晓明主编  页数:19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要建立起有效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表现出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共情与真诚是至关重要的。《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有效师生关系的心理促进》将从心理学理论的视角,与教师共同探讨建立有效师生关系的心理策略,包括建立有效师生关系的一般原则与方法,以及在教学、课外活动、家庭及班级管理等不同情境中建立师生关系的具体策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师的困惑:师生关系现状一、疏远与冷漠:一朵盛开在师生间有毒的花二、对立与冲突:师生之间可以融化的冰三、尊重与理解:学生心中的一轮红日四、平等对话:架起师生交往的桥梁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师生间的隔阂成为历史六、构建创新性课堂:师生融洽的“指路灯”第二章 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教师同学生共同成长一、热爱孩子:有效师生关系的基础二、让孩子快乐地举起手: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三、架起心灵的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四、用爱心去耕耘:培养有效师生关系的心理策略第三章 沟通:让天堑变通途一、师生沟通: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石二、真诚: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三、心灵沟通:师生沟通的基本原则四、沟通能力:沟通成功的关键第四章 共情:维持师生关系的“心理氧气”一、理解:解开师生间心灵枷锁的“金钥匙二、共情:师生携手前行的指路灯三、换位:让我试着理解你第五章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将爱播种在孩子的心田: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特点二、尊重: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前提三、点亮心中的明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第六章 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一、课外活动:老师的位置在哪里二、为学生服务的源泉:“公仆之心”何处来三、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第七章 与家长沟通中的师生关系一、爱的共享:教师在学生与家长冲突中的位置二、教育互动: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三、编制两代情:教师如何面对学生与家长第八章 班级管理中的师生关系一、班主任角色:学生健康成长的推动者二、师生关系的黏合剂: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因素三、打开心灵之门:班主任自身的心理调适

章节摘录

  3.打破“学生都有缺点”的误区  要走出这个误区,关键在于树立“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优秀人才”的观念,而不是对学生求全责备。首先,要积极赏识学生。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尤其对“差生”更应该如此。如果一位教师认为某些学生没有长处或优点,只能说他的认识有误区或不够深入。其次,还要善于发扬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得到教师的赏识,并不是止步不前,而是要把它作为进一步提高的出发点。在实践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发现了学生的优点并加以肯定和培养,成为了学生进步的动力。“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取得进步的巨大作用。要知道,未来的国家栋梁,如国家领导人、科学家、企业家、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都是我们今天的学生。当然,我们要正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改正,但要端正出发点,在为学生出现不良问题而痛惜的同时,从我们的教育措施上找原因,把它作为学生进步成长中的一次挫折,接受教训并重新前进。  4.打破“学生不会学习”的误区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会学生学习。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学习,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地认识外部世界,即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学习。中小学生经过了几年、十几年的生活和学习历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作用于现实社会和理论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其次,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我学习。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锻炼提高。教师过多的帮助,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己动脑子认识事物的机会,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不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进行自我认识提高,仅用教师的思考去认识事物,就无从学会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实践锻炼,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这并不是说学生的学习可以是一个盲目摸索的过程,它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走认识世界的捷径,提高学习效率。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