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薛萍  

内容概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论述内蕴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具有历史特质和时代精神的现代性。认为,作为“自觉建设”的中国现代性,首先要通过对西方现代性创造性的中国改良与革新,跨越现代性的鸿沟而具有后现代性的眼光;其次,采取“抽象继承法”,承接中国传统文化。

书籍目录

前言 一、中国现代性的理论研究 二、中国现代性理论构建的意义和价值 三、本文的主要思想观点 第一章 现代性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第一节 现代性的概念界定 一、现代性与经济现代性 二、现代性与传统 三、现代性与西化 四、现代性与现代化 五、现代性与现代、现代社会 第二节 西方现代性的核心思想 一、人道主义目标 二、理性主义精神 三、主体性原则 四、个人主义价值观 第三节 西方现代性的悖论 一、反神性的人性与人性的神化 二、理性的批判与理性的专制 三、个性自由、解放与类本性的遗失 四、主体性的跃升与孤独的绝对主体 第四节 中国现代性 一、中国现代性的价值和意义 二、中国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的异同 三、中国现代性的理性选择 第二章 中国现代性的历史探索与现实困境 第一节 中国现代性的选择 一、传统文明的衰落、现代性的发韧 二、现代性的思想启蒙 三、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初步探索 四、中国特色新文明秩序的创造性构建 第二节 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矛盾困境 一、文明传承的困境: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冲突的尴尬 二、思想文化整合的困境:文化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矛盾 三、人文精神的困境:乌托邦精神与世俗化的矛盾 四、文明构建的困境:继承与创新的矛盾 第三节 中国现代性矛盾困境的根源 一、中国现代性矛盾困境的社会现实根源 二、中国现代性矛盾困境的文化根源 三、中国现代性矛盾困境的逻辑、认识论根源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状态之定位 一、诱发型外源性后发现代化国家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中国 三、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型的社会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 第三章 中国现代性的西方理论前提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性理论 一、经典现代性理论 二、后发现代性理论 三、当代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节 西方现代性问题 一、西方现代性发展观——发展至上主义的迷醉 二、西方现代性的人性危机——现代人的无家可归 三、西方现代性价值观——消费享乐主义的滥觞 四、西方现代性科技观——科技乐观主义的虚妄 五、西方现代性天人观——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执 第三节 西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 一、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性批判 二、现代主义的批判性重建 三、马克思的辩证批判 第四章 西方现代性的中国改良与革新 第一节 理性精神的培育和新型理性观的确立 一、全民族、全方位、全社会的理性启蒙 二、理性与非理性并重,展现丰富的人性 三、建立新型理性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合理分界,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互不僭越 四、理性地认识理性自身的能力,实现无限理性与有限理 性、理性的批判与批判的理性的结合。 第二节 人道主义与“以人为本” 一、承继马克思“人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注重现实具体的人道主义运动 三、倡导文明共生、人类平等的人道主义 四、光大中国文化“和”思维及其精神,构建人际和谐的社会家园 第三节 主体主义的中国改良与革新 一、个性独立、自由解放的新主体 二、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主客体协调统一的主体性 三、社会生活中主体间关系思维方式的确立 四、具有超越精神、追求自由个性的新主体性 第四节 个体主义转向人的自由个性的新精神 一、从整体性思维方式向个体性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协调统一 三、从个体独立性转向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 第五章 中国现代性的民族传统文化承接 第一节 现代性与传统是承接的连续体 一、现代性与传统的继承关系 二、西方现代性对西方文化传统的继承 三、中国现代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及当代意义 一、内向求善的精神追求及对物欲奢求的克服 二、自强不息精神及对消极颓废的遏制 三、“和”思维及其精神对人与自然对立、紧张关系的缓解 四、中庸思想对形而上学极端化思维的超越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克服、校正西方现代性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后现代精神的殊途同归 第六章 中国现代性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中国现代性的构建原则 一、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指导性和自觉性原则 二、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原则 三、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自主开放性与慎重选择性原则 四、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原则 五、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大众化与制度化原则 第二节 中国现代性的时代涵容 一、中国现代性与市场经济相涵容 二、中国现代性与科学民主精神相涵容 三、中国现代性与文化全球化相涵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性文明秩序的建构方略 一、主流文化的适度整合 二、精英文化的批判、启蒙和引导使命 三、大众文化的价值提升 四、复调文明秩序的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 附录一:《孰优?孰劣?——论中西文化的关系》 附录二:《断裂?承接?——论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附录三:《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理论革命》 附录四:《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选择》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亨廷顿的文日月冲突论 亨廷顿的社会发展理论立足于西方主流社会的后现代化进程本身,对冷战后西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预测和探讨。在苏东剧变后,西方主流社会沉浸于一片欢呼之中,出现了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论调,而亨廷顿则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认为,后冷战时代历史并未进入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秩序的永久和平之中,而是现代性矛盾以文明冲突的方式开始集中暴露。他认为,文明的断裂带目前正取代冷战中的政治及意识形态边界,成为人类社会危机和冲突的中枢。西方文明和现代化理论的普世性本身就有问题,西方文明不是普适文明,而仅仅是一种独特的文明;现代化也不是西方化,西方化只是现代化的特定模式;非西方的现代化完全可以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的独特选择。他对普世主义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他指出,“西方远在现代化之前就是西方,是西方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产生于西方现代化之前”。在现代之前的几百年,西方文明的主要特征就包括了基督教、古典遗产、欧洲语言、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都是西方之所以成为西方的东西,但不是西方之所以成为现代的东西。他分析到,拒绝西方化的日本实现了现代化,而接受全盘西化的土耳其却成为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因此,尽管西方化在早期促进了现代化,但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全盘采用西方价值,体制和实践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现代化并不是伟大文明的多元性的终结,恰恰相反,现代化加强了这些非西方的文化,减弱了西方的影响。“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更少西方化”。

编辑推荐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讲的“中国现代性”和我们现在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一个东西。中国现代性一现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现代中国人的主导性价值理念也就是我们要确立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不过“中国现代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叫法不同、侧重点不同、角度不同:“中国现代性”侧重“中国”,侧重“中国与西方的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侧重“社会主义”,侧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区别。而“中国与西方的区别”恰好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现代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国的现代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