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吉林大学 作者:墨翟 页数:343
Tag标签:无
前言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从宗法贵族制向官僚地主制过度的大变动时代。作为这种社会大变动的表现和结果,在当时涌现出许多思想主张互不相同的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二派:一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为墨子开创的墨家。他们在战国时期并称为当世的显学。《韩非子·显学》篇数:“世之显学,儒墨也。” 墨子(约公元前468~约前376年),鲁国人,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出身微贱,生活俭朴。青年时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是一位孔门弟子。但后来因“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要略》)于是,便背离儒学,另立新说,收徒讲学,身体力行,形成一个独立的墨家学派,成为战国时期与儒学并称的两大显学。其思想学说,集中反映在《墨子》一书中。 《墨子》是墨家著述的汇编,其中主要是墨子的言行辑录,还有墨家后学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五篇,今存五十三篇。全书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之一,由《亲士》到《非儒》三十一篇,集中阐释墨子的主要思想学说。墨子思想学说的根本出发点,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有利民生;其中心内容是书中提出的十大主张,在《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十篇中有较充分的阐释。之二,包括《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这部分,后人称为《墨辩》,又称作《墨经》,主要讲述思想方法,即墨家的逻辑学,其中有关认识论和自然科学的内容,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而对数学、力学、光学等方面的记载,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之三,从《耕柱》到《公输》五篇,记述墨子的言行,其中有墨子同时人的辩论,游说诸侯王公的言论,也有应答、教导弟子的谈话。这些内容,阐发了墨子的思想学说,同时也表现了墨子肯于献身的斗争精神。之四,《备城门》以下十一篇,记述机械制造和守城之术,是我国古代机械工艺和军事科学的珍贵史料。由于墨家非攻,所以重视防御,这些篇章也是墨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家思想很多方面与儒家针锋相对,是一个与儒家对立的学派。 《墨子》的注本以清孙诒让的《墨子闲诂》最通行。该书总结前人的校注成果,加上孙氏自己的研究心得,对书中难解和讹误之处,疏通考辨,多有订正。近人张纯一著《墨子集解》,广校诸本,博采众说,“辨古字声形之转变,稽故书记载之异同,正讹补脱。”(张纯一:《墨子集解叙》),也颇有参考价值。
内容概要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鲁国人,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出身徽贱.生活俭朴。青年时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是一位孔门弟子。但后来便背离儒学,另立新说,收徒讲学,形成一个独立的墨家学派.成为战国时期与儒学并称的两大显学。其思
想学说,集中反映在《墨子》一书中。
作者简介
作者:(战国)墨翟
书籍目录
卷一
亲士第一
修身第二
所染第三
法仪第四
七患第五
辞过第六
三辩第七
卷二
尚贤上第八
尚贤中第九
尚贤下第十
卷三
尚同上第十一
尚同中第十二
尚同下第十三
卷四
兼爱上第十四
兼爱中第十五
兼爱下第十六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墨子说:以前,民众还不知道要建造宫室的时候,靠山居住,住在洞穴里,因为地下潮湿,很伤民众身体,所以圣明的君主开始建造宫室。建造宫室的法则是:地基的高度足以避开潮湿,四边足以抵御寒风,屋顶足以阻挡霜雪雨露,宫墙的高度足以分隔两边,区别男女的不同空间——仅此而已。凡属劳民伤财而不增加利益的事,就不做。因此圣明的君主开始建造宫室,只为方便生活,并不是为了观赏享乐;开始制作衣服、腰带、鞋子,只为方便穿着,而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所以,圣明的君主自己很节俭,以身作烈地教导百姓,因而天下的民众得到了治理,财物储备也丰足了。 现在的君主,建造宫室却与圣明的君主做法不同。他们必定要向百姓横征敛,强夺民众的衣食财资用来建造宫室,修建亭台歌榭和曲直相间的景观,讲究色彩和雕刻上的装饰。建造官室如此铺张,君主身边的人也都效法这种做法,因此财物出现了极大浪费而无法应付凶年饥荒,无法振恤孤苦无依之人,最后导致国家穷困而百姓无法治理。国君如果确实希望治理好天下,而不希望国家险恶混乱,那么建造宫室就不能不节俭。 从前的民众,还没有发明衣服的时候,穿着兽皮,围着草绳,冬天不方便又不保暖,夏天不轻便又不凉快。圣明的君主认为这样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所以开始教女子整理丝麻、纺布织绸,并用纺织的布绸来做衣服。做衣服的法则是:冬天穿生丝麻制的中衣,只是为方便保暖,夏天穿葛制的中衣,只为轻便凉快,仅此而已。圣人制作衣服只图穿着合适、肌体舒适就可以了,并不是为了听人夸耀、炫动愚民。在这时,坚固的车子和好马都没有人知道它们的贵重,精美的雕刻和优美的文采也没有人知道欣赏,为什么呢?这是君主教导的结果。所以民众的衣服财资,家家都足够用来防患水旱和饥荒之灾,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懂得自给自足的道理,而不被外界所干扰,所以这样的民众俭朴而容易治理,国君用财有度而国库容易充实。国库充实,就足以应付突发的事件;兵器盔甲不损坏,士民不用劳苦,就足以征伐不顺服的人。所以能够实现称霸天下的事业。 现在的君主,他们制造衣服却与圣明的君主做法不同:冬天的衣服方便又保暖,夏天的衣服轻便又凉快,这些都已经具备了,但他们还一定要向百姓横征暴敛,强夺民众的衣食财资,用丝绸等上等布料绣上五彩图案来制作华丽的衣服,拿黄金当衣带钩,拿珠玉当佩饰,女工绣五彩图案,男工作雕刻,这样才穿在身上。这并不是真的为了保暖。耗尽财力人力,都是为了做无用之事,由此看来,他们制作衣服,不是为了遮蔽身体,而是为了美观。因此民众放纵邪恶而难以治理,国君奢侈腐败而难以进谏。奢侈腐败的国君来统治放纵邪恶的民众,要想国家不混乱,那是不可能的。国君如果确实希望治理好天下而厌恶混乱,制作衣服时就不能不节俭。 以前的民众,在不知道制作饮食时,只吃素食而各自分居,所以圣人教男子耕种栽稼,以供给粮食。制作饮食的法则是,只求补气益虚、强健身体、填饱肚子就足够了。所以他们用财节省,自给自足饮食俭朴,因而民众富足,国家安定。现在却不是这样,而是对老百姓横征暴敛,用来享受美味的牛羊,蒸烤鱼鳖,大国的君主总共有上百样的菜,小国的君主也有十几样的菜,摆在前面一丈见方,用眼睛都不能全看到,手也不能全够到,嘴也不能遍尝,冬天结冻,夏天臭烂,国君这样讲究饮食,他的左右大臣也都效法他。因此富贵的人奢侈,孤苦无依的人受冻挨饿。这样一来,即使不希望国家混乱,也是不可能的。国君如果确实希望治理好天下而厌恶混乱,饮食就不能不节俭。 以前的民众,在不知道制造船和车子的时候,重的东西搬不动,远的地方去不了,所以圣明的君主就开始制造船和车子,为了便利民众办事。他们制造船车只求坚固轻便,可以运输重物、走远路,费用花的少,而好处却大,所以民众乐于使用。因此当时的法令不用有人督促就可以执行,民众不用劳苦就能财资充足,所以民众都归顺于他。 现在的君主,制造船和车子却与圣明君主的做法不同:船和车子已经很坚固很轻巧便利了,但他们还要向百姓横征暴敛,用来装饰船车。车子要加上颜色画上图案,船要加以雕刻。女子只能废弃纺织而去描绘颜色图案,所以民众遭受寒冷;男子只能脱离耕种庄稼而去从事雕刻,所以民众要挨饿。国君这样制造船车,他的左右大臣也效仿这种做法,所以民众饥寒交迫,不得已而做出奸佞邪恶的事情。奸佞邪恶的事情多了,刑罚必然就变得繁重。刑罚繁重了,国家就混乱了。国君如果确实希望治理好天下而厌恶混乱,那么制造船车的时候就不能不节俭。 凡回转在天地之间,囊括在四海之内的,天地之情,阴阳之和,一切都具备了,即使是最圣明的人也不能改变。怎么会知道这些呢?圣人传下的书说:天地叫做上下,四时叫做阴阳,人类分为男女,禽兽分为牝牡雌雄。这是真正的天地之情,即使是先世贤王也不能改变。虽然上代至圣,也一定都有私人侍妾,但不影响品行,所以民众没有怨言。宫中没有被拘禁的女子,所以天下没有鳏夫。宫室内没有被拘禁的女子,宫室外没有鳏夫,因而天下民众增加。现在的国君私养侍女和小妾,大国在宫室拘禁女子数千人,小国则数百人,所以天下男子很多没有妻子,女子很多遭到拘禁而没有丈夫。男女间没有了婚姻,所以天下民众就减少。国君如果确实想民众增多而又厌恶民众减少,在养姬纳妾的时候就不能不有所节制。 以上所说的五项,都是圣人俭朴有节制而小人奢侈放荡。俭朴有节制的就昌盛,奢侈放荡的就灭亡,这五项不得不有所节制。夫妇之事有节制,天地就和顺;风调雨顺,五谷就丰收;制作衣服有节制,身体的肌肤就安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