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参考(1年级下)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超 编  页数:226  

内容概要

  《教师备课参考:语文(1年级下)(配人教版)(博达教师用书)》有丰富而广博的内容,让您的教学得心应手;生动且翔实的素材,让您的课堂生机勃勃。

作者简介

  李超,小学高级讲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教学成绩突出,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好评。曾获得2005、2006滦平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大赛二等奖。2008承德市优质课二等奖.2 008发表省级论文一篇。2009年获承德市指导老师一等奖。

书籍目录

第一组1 柳树醒了关于春天的简介春天的六个节气春天的农谚春天开放的花描写春天的成语描写春天的诗词咏柳诗集锦柳条藤蔓系离情撩乱春愁如柳絮柳文化集趣古人爱柳佳话2 春雨的色彩关于“雨”的诗文为什么说春雨贵如油有关春天的古诗词句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关春天的谚语3 邓小平爷爷植树邓小平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义务植树中国植树节的由来刘伯承与邓小平——战场上最佳拍档植树节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国外植树趣闻我国古今植树拾趣中国古代名人爱树拾趣世界上最早的植树节世界上唯一一棵标在地图上的树4 古诗两首孟浩然小传春日王冕《村居》与高鼎《村居》比较春风之咏叹风筝简史风筝与民俗文化风筝历史探索与“风筝”有关的古诗词第二组5 看电视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电视节目的拍摄、发射与接收电视的发明者电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电视机的历史蒲华清简介6 胖乎乎的小手达,芬奇画盾牌给母亲画像阎立本观画7 棉鞋里的阳光棉花棉花的好处8 月亮的心愿乌鸦爱妈妈乌鸦反哺……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

章节摘录

  诗仙李白写了很多送别诗,其中有一首《劳劳亭》这样写道:“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首诗后两句最为精妙。一个“知”、一个“遣”道尽人间离别的痛苦。  宋代词人朱敦儒的《柳枝》:“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词中六次重复“柳枝”,把离别之情写得淋漓尽致。宋代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把离情别绪推到极致。  撩乱春愁如柳絮  送别时要折柳相赠,所以柳便成了分别时的见证。离人看到柳,睹物思人,自然会勾起无穷无尽的思念。  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的《闺怨》中有这么两句:“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独守空房的少妇,忽见陌头青青杨柳,自然想起求取功名未归的夫君,一个“悔”字,而愁思尽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则是用“汾上柳”的“也依依”,直写重返旧地时恋恋不舍的情怀。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写诗人夜晚听到折柳之曲,勾起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传诵一时的名作。据说,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一同饮酒,邀十几名歌女唱歌。三人约定,谁的诗被最好的歌女唱出,说明谁的诗最受欢迎。最好的歌女到最后才出场,唱的就是这首诗。这首诗以壮阔的荒漠为背景,加上哀怨的曲调,抒发了久戍之人的思乡之情。  杨柳青青,春光融融。“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柳花入砚池”,让我们在悠闲而富有情趣的图画中结束这次旅行吧!  柳文化集趣柳是报春的使者,杜甫有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条。”它告知杨柳是春天气息的预报员,因而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杨柳,形成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情趣盎然的柳文化。  插柳:我国古代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到坟头上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也就是由此而来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师备课参考(1年级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