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乡状  页数:391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始终爱我的夫人!我始终爱我的儿子!我始终爱我的孙子!我始终爱我的祖国!”这是一位军人临终前的遗言,饱含深情的四句话道出了他对家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的崇高使命感。这位军人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五星级上将之一,同时也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在美国的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继格兰特总统之后的第二位职业军人出身的总统。他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曾获得很多个第一:艾森豪威尔晋升“第一快”;艾森豪威尔出身“第一穷”;艾森豪威尔是美军统帅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艾森豪威尔是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的第一人;艾森豪威尔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艾森豪威尔的前途“第一大”,艾森豪威尔是唯一一个当上了美国总统的五星上将。每一个伟人都不是天生的,艾森豪威尔也不例外,但他却能凭借着自己的聪敏和智慧抓住各种机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出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勇敢地担负起艰巨伟大的责任,毅然决然地迎接了惊世骇俗的挑战,同时,他亲自指挥了数次重大战役,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乔治•马歇尔在第二次大战结束时曾这样评价过艾森豪威尔,他说:“作为一名军人,艾森豪威尔具有美国军队所培养的优秀人物所具备的一切品质——精通军事业务,熟谙战争历史,果敢顽强,有献身精神,深得士兵的爱戴和上司的信任。”艾森豪威尔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军人,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1953年至1961年担任美国总统期间,艾森豪威尔以饱满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处变不惊的外交手腕,带领美国人民渡过了经济难关,从而更加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尊敬和热爱。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留下的那段经典的名言,用在艾森豪威尔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写道:“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而对于艾森豪威尔来说,他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美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事业。正是这样,这位无私的老人,才能够在他快要撒手人寰的时候,坦然地安慰他的那些伤心的家人们,他说:“不要难过,我为你们每一个人感到骄傲,我无愧于国家带给我的光荣使命,现在,我已经光荣的完成了,请你们不要悲伤。”说完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带着他无愧无悔的人生离开了这个世界,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对于艾森豪威尔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是否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在很多人为艾森豪威尔的军事才能所折服,并对他的那种为祖国奋不顾身忘我的精神所感动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艾森豪威尔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针对冷战所采取的政策是“失败的、令人诅咒的”。那么,对于这样的评价,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会有怎样的看法呢,或许在本书中您会得到一些见解。

内容概要

  “我始终爱我的夫人!我始终爱我的儿子!我始终爱我的孙子!我始终爱我的祖国!”这是一位军人临终前的遗言,饱含深情的四句话道出了他对家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的崇高使命感。这位军人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五星级上将之一,同时也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堪萨斯州的贫苦少年第二章 西点上空冉冉升起的将星第三章 婚后的平静生活第四章 出色的教官第五章 伟大的友谊第六章 在巴拿马的日子第七章 参谋官学院的优秀毕业生第八章 陆军大学与欧洲作战委员会第九章 结识马歇尔第十章 陆军参谋部的优秀参谋第十一章 麦克阿瑟的助理第十二章 服役菲律宾第十三章 二战爆发及其连锁反应第十四章 偷袭珍珠港第十五章 1942至1943年的艰难生活第十六章 担任欧洲战区总司令第十七章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第十八章 诺曼底登陆第十九章 战火烽烟熄灭时第二十章 参加总统竞选第二十一章 白宫的日子第二十二章 最后的岁月附录一:艾森豪威尔的名言附录二: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插图:这是一个极普通的日子。1890年10月14日,夜已经很深了,美国德克萨斯州丹尼森的一幢简陋的小木板房内依然灯火通明。一位年轻人站在木板房外,焦急地踱来踱去。这幢小木板房紧紧地挨着铁路沿线。一声汽笛长鸣,划破了静夜的沉寂,刹那间,小房被耀眼的灯光照得雪亮。一辆货车带着震耳欲聋的叮叮咣咣声,风驰电掣地驶过,卷起一阵尘烟。木板房紧掩的小门“吱呀”打开一条缝,一位医生探出头来,对年轻人喊道:“恭喜你先生,艾森豪威尔太太又生了个儿子。”老艾森豪威尔先生疲倦的脸上马上焕发出光彩来,他冲进木屋,看见了躺在床上虚弱的微笑着的妻子,也看见了一旁刚刚出生的儿子。娇小的儿子躺在一张洁白的床单上,双眼紧紧地闭着,粉红色的小拳头伸到嘴里,仿佛在思索些什么。突然,像是意识到他所降临的新世界似的,“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老艾森豪威尔夫妇都欣慰地笑了。他们专注地看着这个皱皱巴巴的小不点儿,心头泛起了种种爱怜——这已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了。他们已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德怀特”,原因非常简单:这个名字不会被简写,不会与其他的名字相混淆。早在德怀特尚未降生时,他们就已给他预测了许许多多未来的职业:旅场主、医生、教师。可他们做梦也没能想到,眼前的襁褓中的这个小不点儿,日后竟会成为二战中最耀眼的将星,还会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们所生养的这个男孩,竟会改写了美国历史。在世界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全世界各地移民的总和超过了以往所有的时代。强烈的生存意识指导人们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人们为着自己的理想和未来的发展而四处漂泊。艾森豪威尔的祖先是德国移民,他们原先居住在欧洲莱茵兰地区,属于宗教异端门诺教派。为了摆脱教派的排挤,艾森豪威尔一家迁入瑞士,1741年又迁往北美宾夕法尼亚。他们都是一些普通的劳动者,精力充沛,刚毅顽强,在美国西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祖父雅科布·艾森豪威尔,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伊丽莎白维尔担任教派首领的职务。这个教派名叫“河上兄弟”。因为教派大多数人居住在河岸上。绝大多数成员是普通农民,生活淳朴,视战争如同最深重的罪孽,这是他们的生活信条。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是和他所存在的时代背景以及客观条件紧密相关。艾森豪威尔的祖父雅科布,生于1862年,后来当上了利肯谷江河教友会的牧师。他口才流利,善于做组织工作,颇得众人拥护。他讲道时,说德语,当时在江河教友会是绝无仅有的。他满脸胡须,目光炯炯,这就使他更显得威严。美国内战爆发时,雅科布还不到40岁。他没有参加南方同盟,因为如同大多数门诺派的教徒一样,他是一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在战争气氛极度紧张的1863年夏季,当南方的罗伯特·李将军率领弗吉尼亚北部的军队经过离艾森豪威尔家乡20英里的地方向葛底斯堡挺进时,他的妻子正身怀六甲。就在大战爆发后12个星期,丽贝卡生下儿子戴维,他后来就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父亲。雅科布把1865年生下的第二个儿子取了一个和阿伯拉罕·林肯同样的名字。雅科布和丽贝卡夫妇一共生了14个孩子。“河上兄弟”的生活相当闭塞,与世隔绝。但是内战结束后,随着铁路线不断向大平原延伸,西部向人们发出了召唤。到了19世纪70年代,在“河上兄弟”中间开始掀起了迁往西部的运动。西部最肥沃的处女地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们。在教派的许多成员看来,这里展现出可以过安定和富裕生活的无限美好的前景。1878年雅科布也被络绎不绝蜂拥而去的移民所吸引,带着全家离开了呆惯了的地方,随着众教徒前往遥远的堪萨斯。在1861年至1865年流血的国内战争后,堪萨斯的大门为北部和东部来的移民敞开。艾森豪威尔一家与“河上兄弟”一样,定居在斯莫基希尔河的南岸、迪金森区肥沃的土地上。从宾夕法尼亚迁来的“河上兄弟”是当时相当大的宗教团体,有数百人之多。迁来之后不久,他们就在利康普顿创建了自己的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得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希望。雅科布带着全家在迪金森县定居后,雅科布买了一座占地160英亩的农场,造了一幢房子、一座谷仓和一架风车。他们全家迁至堪萨斯时,他的长子戴维正好14岁。为了使农场获得好收成,戴维和父亲不得不起早贪黑地于。戴维厌恶这种没完没了的犁地、锄草的农活。农场生活中使戴维唯一感兴趣的是修理机器。他决定当一名正式的工程师以脱离农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对父亲说他要上大学念书。雅科布表示反对。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要把戴维留在农场里。后来,经过戴维反复地要求,雅科布终于屈服了。他答应出钱让戴维进堪萨斯州兰康普顿的一所不大的学校。

编辑推荐

《艾森豪威尔》:传奇领袖,军政双绝,精通定事业务,熟谙战争历史,果敢顽强,有献身精身,深得士兵的爱戴和上司的信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艾森豪威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二战时期的人物了,很高兴可以买到这本书。我真的很喜欢,不知不觉开始喜欢这些英雄,在那些战乱的年代,就是英雄倍出的时代,记住这些英雄,追寻他们的痕迹,解开勋章背后的苦辣酸甜。
  •   就传记类书来说,写得一般,简要叙述了他的经历。
  •   速度快,包装也不差
  •   书的整体还不错,根据时间顺序描述了艾森豪威尔的一身,但是中间情节有点错乱,在校对的时候不仔细,我看了一半就已经发现多处错误
  •   错别字比较多,出版前没有仔细审查。 战争描写的内容不详细,没有看出战争中艾将军的优秀。做了总统后的描写内容更空虚。不推荐。准备再找本国外作家的同样作品 对比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