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吉林大学 作者:张金红|主编:殷海华//刘经华 页数:161
Tag标签:无
前言
“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个国家治国、齐家、修身的所有学术与文化的总和。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有门类;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一般一来说,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就中国而言,国学思想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
内容概要
《〈师说〉教育智慧品读》是《国学思想名著名篇》之《师说》,重点阐述了《师说》著作和文章中包含的教育哲学内涵。让我们站在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家的肩膀上,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展开创造性的教育人生。 在当代的教育中,如何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品读中国千古教育智慧,践行中外最新教育理念,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书籍目录
绪论 关于《师说》一、韩愈与《师说》二、《师说》的社会渊源与理论据三、《师说》中的教育智慧四、《师说》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启示第一章 教师的作用与地位(教学相长 发挥主导作用)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三、教师是智慧的启蒙者四、尊师重教是时代的要求第二章 教师的基本任务(学有专才 致力传播真理)一、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二、教学不能拘泥于书本三、教育不可本末倒置四、教师应学有专长第三章 择师的标准(尊师重教 乐于学习他人)一、摆脱偏见的影响二、常怀一颗谦逊之心三、善于向他人学习四、从师唯“道”不唯人第四章 师与生的关系(尊重教师 主张师生平等)一、“师”与“生”是相对关系二、尊师是一种美德附录1:《师说》原文及译文附录2:当今与《师说》相关文章汇萃
章节摘录
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 韩愈认为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的,一个有所成就的人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简单的几个字,将教师的职业价值提升到文化传承的社会高度评价,是对教师作用的最好说明。 教师在人类社会反复着传承文化的任务,这应当是教师角色的基本定位。无论教学怎么改革,无论如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都不应否定教师传承文化的使命。 文化不是与生俱来之物,人的生命又十分有限,只能靠一代一代传承。这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能够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职业的原因。教师向学生传承文化是天经地义的,问题在于传承什么和怎样传承。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部历史积淀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这是一个包罗万象、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人类就是在这种文化运动的演进中生存发展的。 教师传承的文化向来是已有已知的文化,重在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的继承。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和讲。传承的传就是传播、传授的意思,而传承的承则要求实现代际之间的文化承接,把前代人认识的终点作为后一代认识的起点。传是手段,承是目的。没有传便无以承接和继承。可见教师的传承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人的学习克服了许多时空的局限,但学生学习文化仍要靠间接获得,并不能事事直接体验。历史文化、外国文化的习得,都离不开传承。读书、听课、参与社会实践,都是学生接受文化传承的方式。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来说,无非是主动读书、主动听课、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而教师的教书、讲课和指导参与社会实践正符合学生主动学习的需求,教师给予学生的应是助力而不是阻力。教师传承文化的内容和方法也难免有些失误,也许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教师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一定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