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口述人生

出版时间:2010-05-10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口述,蔡德贵 整理  页数:163  
Tag标签:无  

前言

季羡林先生逝世马上就满一周年了,但是他的身影好像一直在我眼前,从来也没有离去,他的灵魂也一直在和我交谈。我的思念不绝于缕,在整理本书之时,两年前开始听季老口述历史,并且与他交谈的那些场景,清新地活现在眼前。因为媒体的报道,很多人都关心季老的“口述历史”何时面世。我深知责任重大,一直在非常慎重地整理,完整地呈现还要一些时日。很多朋友急于了解季老“口述历史”的内容,于是我从这十个月的口述中选取了一部分内容预先出版,以飨读者。

内容概要

《季羡林口述人生》首先是一部信史。言其可信,是因为整部书都由季老在世之时亲口叙述。据季老的学生、口述史整理者蔡德贵先生说,每一页的内容皆有录音资料为基础。还有什么证言比历史的当事人的原话更真实可信的呢?本书以季老一生的经历为自述线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他这辈子对有些人、有些事究竟如何褒贬,以及为何这样评价。正因为自述的可信,本书才能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季老。同时,整理者与编辑又做了数量不小的注释,这些注释有的可以纠正季老对人名、时间等的记忆之误,有的提供了季老口述的背景,更增加了本书的可信度。这显然是那些以第三人称为角度来描述季老的书籍难以作到的。

作者简介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期间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蔡德贵,山东大学教授,季羡林生前的最后一位学术助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临清:度过童年时光  生日不是8月6日  父亲和九叔一夜暴富  从悬赏盖房到一贫如洗  家乡的侠客——胡二疙瘩  饥饿的童年  二大爷一家  童年小伙伴第二章  济南:我的小学和中学  六岁时到了济南  和叔父的关系一言难尽  感念王妈  有了学名“季羡林”  上新育小学  中学报了“破正谊”  转入山大附设高中  与秋妹闹别扭  “五·三”惊魂  两位国文教师:胡也频、董秋芳第三章  初到北京:水木清华苦读书  进京赶考  为什么选清华,不选北大?  德文教师艾克  恩师陈寅恪  参加卧轨和绝食  因为沈从文,撤回了批评丁玲的稿子第四章  德国:十年岁月  被派到哥廷根大学学习  真正的德文老师是女房东  被梵文、巴利文的课迷住了  恩师谱第—名是西克  选择副系  参加德国学生会和当模特  和吴弱男一家  为法院担任翻译  给伊姆加德当“骑士”  德国大学体制第五章  漫漫回国路  准备回国  取道瑞士  从法国到西贡第六章  重回北京:北大执教  当了一个礼拜的副教授  客观评价胡适  得罪了吴晓铃  得到校花妹妹的青睐  儿女见面不敢认  东语系的老师和学生  竞选工会主席  到政协礼堂的食堂吃饭第七章  政治风云  讲了点实话,被揪了辫子  学生闹转学  用其所学  出国访问  参加中印边境反击战谈判  钦佩的人:文是梁漱溟,武是彭德怀第八章  假话和真话  当副校长只做了两件事  老祖(婶母)  对秘书“二李”的评价  给江泽民主席提意见,不要重理轻文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附录  季羡林留德期间致储安平的信  吴弱男外出旅游,寄给季羡林的明信片

章节摘录

饥饿的童年我小时候,我们那里有老缺。曾到我们村绑人的老缺有五六个人,五六杆枪。我见过他们在村子里绑票,用绳子拴着一大串人,让主人家拿钱去赎。有钱人家往往会追上老缺,把500块大洋交上,就从绳子上解救下一个。我们家当时很穷,绑票绑不到我们家。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大概四五岁,母亲带我到家里仅有的三分地里去,摘一点还没有成熟的绿豆荚,回家把绿豆粒剥出来,熬粥吃。我可能是擅长具象记忆,对具体画像很容易记在脑子里。对门住的,是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她们就带我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就是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因为我们村子附近的麦子已经被拾完了。所谓“拾麦子”,就是别人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么一点点麦穗掉在地上,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们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剩下的决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如获至宝了。一定是大婶和大姑对我特别照顾:(像我这样)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这些麦穗母亲亲手搓出来,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麦季过后,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你问饼子是不是发面的?)什么发面啊,不懂这个。就是拿面贴成糊饼,就往锅上一贴。有一次,我吃着高兴了,偷吃了。我母亲气得在后面撵,我就跳到水里面了(母亲就没法抓我了)。我记得第一次吃月饼,也是那时候。母亲不知道在哪里弄来的月饼,自己合不得吃,给我吃了。那是我一生第一次吃月饼,那个味道就没有法子形容啦。我六岁以前,在家乡没有吃过肉。我姥娘家在王里长屯,她家隔壁是个宰牛卖牛肉的。我姥娘家也很穷,牛肉自然吃不起。卖牛肉的在冬天把一些牛肉汤做成冻,不过不是肉冻,里面没有肉,而是汤冻。有一次,我四五岁的时候,姥娘从王里长屯提了一罐子汤冻给我。我吃了这种汤冻,就是吃肉了。二大爷一家就我知道的,我父亲在农村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因为他毕竟是举人的侄子,所以有文化,能写信。我大概也给父亲写过信,但后来主要写信给二大爷。举人的老大、老二是亲兄弟。分家时候当然平均分了。老大(大大爷)一辈子和我们没有什么来往。他那个人是,不知道怎么说呢?大大爷和二大爷分家的时候,举人的房子,大大爷就住下了。大大爷有个儿子叫季宝庆,宝贝的宝,庆祝的庆,我并没有见过他。季宝庆比我大好多岁,娶过老婆,也生过孩子。生的是男孩子。我下生的时候,季宝庆已经不在了。季宝庆的孩子,都叫他刘二,也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姓刘的刘。大大爷不善于经营,大概是参加过农业劳动,但是经营不行。二大爷善于经营,结果起码是富农,也可以说是地主。他雇着长工,雇着一个长工,他自己不参加农业劳动。长工管着种地,养着两条肥牛。二大爷在官庄前街是第二富翁。第一富翁就是张家楼,就是院墙上有铁丝网的那家,装上铁丝网,外人进不去。到后来我在北京念书,有一年(哪一年忘记了,可能是母亲死的时候),这个张家楼啊,一看我是北京来的学生,请我到他家里去,炒了一盘子鸡蛋,摆出酒来,让我吃酒。因为那时候我在北京(上大学),(所以在)我们附近很有点名啦。我们那个村子内外难分,它没有围墙。外边就是我二大爷的场院。场院,土地很多的人家才有场院。平常用不着。当时大大爷为什么不行,我不知道。反正当时分家时候是平均的。二大爷土改的时候,忘记给他划了个什么成分。我记得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喝茶。喝茶喝的当然不是什么龙井啊,不是那个,就是最便宜的茶叶。他每天下午啊,大概得喝半下午的茶,大碗的。我们那里也没有壶,煮茶就是用饭锅煮。饭锅里面煮粥,开水沏茶。所以我对二大爷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每天下午喝茶。他也没有别的享受,我就不记得他吃过肉。那时候我们家(贫穷),我那时候也不过五岁,早晨起来以后,到村庄外边的高粱地劈高粱叶——高梁叶可以喂牛的。所以一起来以后,先到高梁地,劈一捆高梁叶背在身上,背到二大爷家里边。二大爷,他不是有两头牛吗?高梁叶是喂牛的。所以每天早晨,我那时候最多五岁,六岁就进(济南)城了嘛,背着一捆高梁叶,就在二大爷家不走,以为自己有了身价了:我给你作了贡献,劈了高梁叶,喂了你的牛。目的就是混一顿饭吃。他那个饭也没有什么,就是“黄的”,玉米面或者苞谷面,就这两种,做的窝窝头。饼子也吃过。饼子就是往锅上一糊。那时候我大奶奶,就是举人的夫人,还在。她是唯一的,官庄前街能吃“白的”人。所以我那时候大概四五岁,早晨起来以后,从来也不洗脸,一骨碌爬起来,去村头大柳树那里。那时候大奶奶就坐在大柳树下边。她穿着肥大的衣服,看我来了以后,把手伸进衣服去(兜在衣服里面),掏出这么一块白馒头来。这是她留给我的。那是我一天里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可以吃这块白面(馒头)。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子,我记得,她老是坐在大柳树下边,当然不是躺椅啦。大柳树下不是村里什么重要的地方。我起来以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找她,看她手一缩,拿出一小块(馒头)。当然,那是最美的啦。二大爷啊,我不记得他吃过“白的”。我劈了高梁叶,送给二大爷喂那两头牛,坐那里等着蹭一顿饭时,不记得他吃“白的”。我只记得他吃过炖肉。我们官庄是小庄,没有集,要买肉,得去赶集。我记得二大爷的最高享受就是赶集买一斤肉,回来在锅里边炖肉。家里就那么一个锅。什么炒菜的勺啊,都没有。我记得的,他炖肉起码有一次。他也不吃“白的”,吃的也是玉米面饼子。

媒体关注与评论

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温家宝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实,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实。——张中行他晚年虽然处在风口浪尖,褒贬不一,但他始终清醒地保持一个知识者的本色,不会被舆论迷糊。——陈平原

编辑推荐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印度学家、翻译家、梵文及巴利文专家、作家,在佛经语言、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是国内少数几位被誉为“学术大师”的学者之一。  《季羡林口述人生》根据季羡林自2008年10月13日,至2009年6月16日,75次口述自传整理,生动的语言,刻画出一个爱国,孝亲,尊师,重友的大师形象。有爱情,有激情,有亲情,有友情;新故事,新视角,新体味,新感受;让你感受一个全新的季羡林,不可不看的季羡林。

名人推荐

聆听人生:季羡林的私人口述史——读季羡林口述、蔡德贵整理《季羡林口述人生》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张向荣      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我第一次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是他那篇著名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这篇散文,感情从头到尾都绷的极紧,却又娓娓道来,平淡的叙述没有一丝的突兀和夸张。孟子要求“读其书,知其人”,当时我就想,季老必是一位和蔼安详的老人,倘若有天能和他聊聊天,亲耳听他谈谈人生、谈谈治学,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当然,这对普通人来说已属奢望,而自从去年夏天季老驾鹤西去之后,“聆听季老”的念想更是“桃花流水窅然去”了。 季老走远,历史却向我们走近。“桃花流水窅然去”的结果正是“别有天地非人间”:原来,季老在生前已经被有心人采访、录音、整理了口述资料,在季老逝世一周年之际,这批宝贵的口述史终于得以面世,也就是由外研社出版的《季羡林口述人生》。据本书前言,季老一共口述了75次。说起来,这几年坊间以季羡林的名义出版的书籍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翻阅之后才发现,这些书籍大抵是以第三人称对季老生命世界的评述,有些甚至只是将季老已出版的作品拼凑而成。但《季羡林口述人生》这素朴的名字后面,是季老第一人称、原汁原味的口述。作为一部季老私人的历史,《季羡林口述人生》的口语化程度非常高,读此书真有见其人的感觉,于是我曾经的念想终于实现:聆听季老的人生。《季羡林口述人生》首先是一部信史。言其可信,是因为整部书都由季老在世之时亲口叙述。据季老的学生、口述史整理者蔡德贵先生说,每一页的内容皆有录音资料为基础。还有什么证言比历史的当事人的原话更真实可信的呢?本书以季老一生的经历为自述线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他这辈子对有些人、有些事究竟如何褒贬,以及为何这样评价。正因为自述的可信,本书才能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季老。同时,整理者与编辑又做了数量不小的注释,这些注释有的可以纠正季老对人名、时间等的记忆之误,有的提供了季老口述的背景,更增加了本书的可信度。这显然是那些以第三人称为角度来描述季老的书籍难以作到的。 言其为史,是因为从上世纪开始,“口述史”作为一种新颖的记录历史的方式逐渐从媒体等公共领域走入严肃的历史学术圈,其史学价值愈加重要。我们可以说《论语》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孔子的“口述史”,而《季羡林口述人生》则是以现代观念整理而成的季羡林的历史。美国口述史家唐纳德•里奇说:“口述史家的工作就是把受访者从怀旧的情绪之中抽离出来,坦然而富批判性地正视过去。”《季羡林口述人生》中披露了大量首次公开的事件,有的当然是季老的家事,如季老对家庭、儿女以及前后几任秘书的评价等;但也不乏季老经历的国事和天下事,如他抗战结束后从德国留学归国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在动乱年代的所感所想,都可以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到当时的状况。所以,《季羡林口述人生》首先是一部通过季老的视野来观照的信史。同时,《季羡林口述人生》又是极具私人化色彩的,本书按照季老从幼年到老年的时间顺序整理,因此是季老私人的历史。而正是这种私人性,才让阅读本书的过程犹如亲耳倾听季老谈他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这是他的人生,亦是读者的生命之旅。季老是大学者,虽然他的学问是那种少有人懂的“绝学”,但他的学术生活赋予了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季老是名人,但更是一位活了近一百岁的老者,他的生命历程比一般人要丰富得多。我读《季羡林口述人生》,端在倾听他对自己这一辈子风风雨雨的言说。没有谁一出生就是名家,季老本就是山东临清的农村孩子,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却在动乱的年代一步步走上学术巅峰,可谓遍尝酸甜苦辣。读书时我常常抚卷叹息:其实季老并不比别人更幸运,他真正褒有的是他的人格。看他讲述小时候从贫穷到暴富再到贫穷所遭遇的世态炎凉;讲述中学时期寄人篱下的复杂情感;讲述在德国留学时期如何阴差阳错的进入梵文研究领域;讲述在北大任教期间经历的一次感情波折,等等。我们常说,历史的河流都是由细小的波涛组成,季老的这些私人历史正如细涛,成为他那一代人经历的注脚。季老是用他的人格来诠释人生,读《季羡林口述人生》时,我脑海中常常跳出季老曾经对自己的概括:“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季老的口述史,那么这四个词恐怕最恰当不过了。据本书前言,季老定下了自己口述的原则,即“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这个态度非常值得玩味,它体现了季老对真实性的追求,同时也保持了对私人生命的尊重。《季羡林口述人生》一书既是历史,又是人生;既包括时代,也包括个体;既属于季羡林,也属于作为读者的每一个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季羡林口述人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季老先生的人生很坎坷,经历过很多故事。通过故事可以反映他们那代人的生活。在那个年代,从一个小山村里走出的国学大师,很不容易。
  •   口述了,讲述了季老师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精彩。
  •   季老说,人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尽到孝心。一是对一叔、二是对王妈。文字里充满了感恩。
  •   留洋回国,美女追求,仍然不休糟糠之妻,即使是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季老是一个很朴实的人。
  •   季老老家的人物,在这里被描写得很生动。概括得狠到位。
    在中国词汇里,有两个字是西方文化里没有的,一个是“侠”一个是“士”。
    很有感触。
  •   季老的文字很朴实,故事很生动,也很感人。
  •   季老赎还八卦各种名人,沈从文、丁玲,等等。有意思。
  •   还没读 是送给女儿暑假读的 想让女儿从国学大师的身上学到真正大师的风采 踏实做人
  •   书我还没看,老爸看了。说里面讲的很好,很多事情他小时候也经历过。
  •   坎坷的充满,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挺有传奇色彩的。
  •   最钦佩的两个人:梁漱溟和彭德怀。因为他们两个都有一个特点——敢顶嘴。我也钦佩这两个人。
  •   刚刚开始看,主要是为了看看口述历史的方式和方法,作者记录了几十次录音,但注释稍少些,整体印象需等看完才有发言权。
  •   大师已去,而留给我们的我们一辈子也学不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