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刘猛 页数:159
Tag标签:无
前言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就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重大发展,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2056万人,基本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职业教育坚持面向社会、面向人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灵活开放、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3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累计培养了8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强调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了新的期盼。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重大发展,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2056万人,基本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职业教育坚持面向社会、面向人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灵活开放、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3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累计培养了8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强调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有了新的期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校园文化,那是学生养成气质的地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一、职业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界定、类别和基本特征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第二章 文化的保护、再生和适应都被认为是最紧迫的问题——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三章 职业教育,增加了学生丰富自身及其他文化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目的一、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有利于实现文化的传播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有利于实现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三、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第四章 人之共性+学生个性+职教特性+社会习性=设计职教——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因素一、政治决定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二、经济提供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三、社会营造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四、文化科技是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容五、学校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载体第五章 物质可以助吾人精神之曲达——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物质文化及其发展策略一、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及类型二、校园物质文化的功能及构建原则三、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物质文化的策略第六章 没有任何制度有可能建立在爱之上——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制度文化及其发展策略一、校园制度文化的内涵及类型二、校园制度文化的功能及构建原则三、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制度文化的策略第七章 一切文雅、有价值的美好东西都得到了传授——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精神文化及其发展策略一、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及类型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功能及构建原则三、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精神文化的策略第八章 没有消遣教育,学生一走出学校就会迅速老化——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及其开展策略一、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及类型二、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及构建原则三、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策略第九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及其思考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有技能,更要有文化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增值离不开经营之道四、校长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领跑者五、在实践过程中培植学校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六、正视网络文化对学生交往方式的深刻影响七、让标语口号在职业学校发挥应有的鼓召力八、把牢诚信这一职业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九、要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搭上脉十、拓展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视野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提供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相关文献的解释,可以将习惯上包含技术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理解为:所指的教育过程除涉及普通教育之外,还涵盖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技术及各门科学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获取过程。当然还可以将职业教育进一步理解为: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 我们知道,职业教育的实施不仅依赖于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及人口等条件,而且还深受其所“嵌入”的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较为典型“不问似乎还清楚,问了却较难言明”的问题。法国当代著名学者艾德加·莫兰认为,“文化”这个如今颇为时髦的概念“看起来是统一的、稳定的、坚定的概念,其实不然,这完全是个文字上的陷阱,其实这是个空洞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具有双重面孔的、潜伏着危险的词汇。这是个词汇的神话,声称包含有救世的秘方,声称能带来真理、智慧、自由、创造性和生活准则,等等。”①或许正因为此,学界关于文化内涵的争论持续了好几个世纪,提出的相关定义也林林总总。有人统计过,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上百种之多。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在一篇题为《文化:概念与定义的批评考察》的文章中就提出了160例定义,并通过对100多位权威人士的著作进行归纳分析后认为:“文化就是通过符号取得和传达的外显的和内涵的行为方式,构成人类集团各不相同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传统(即来源于历史并经过历史选择的)观念,特别是依附于这些观念的价值标准;一方面可将文化系统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可将其视为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条件因素。”②可以说,这个定义显得“装备齐全”而又“精良”,既抓住了文化的外在表现,又揭示了文化的基本核心,还说明了文化的产生根源与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