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缘分-李立三夫人李莎回忆录

出版时间:2009年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李莎  页数:411  译者:李英男,姜涛  
Tag标签:无  

前言

2007年冬我得到一个重大的委托,我觉得是我的一个庄严的任务:为李立三同志的妻子李莎同志所写的回忆录写几句话。李立三的名字我当然知道。我还有幸在中央团校二期直接听过立三同志的课,他讲的是“中国工人运动”。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犯过“‘左’倾路线”即“立三路线”的错误。他的同生死共患难的妻子李莎大姐是苏俄人。我是晚辈,我当然弄不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的一些事情,但是我完全相信,完全可以想象,像李立三这样的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一些理想主义者,是纯洁的不免天真的共产主义者,是学理意义上的极其认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也是苏联榜样的虔诚追随者。我对他们有一种尊敬与向往,有一种认同与深情。而一接触到《我的中国缘分——李立三夫人李莎回忆录》,仅仅标题已经使我心潮澎湃。这里有苏联,有中国,有中苏友谊,有中苏交恶,有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毛泽东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内容概要

李立三,中国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的同生死共患难的妻子李莎是苏俄人。本书即为其妻子对李立三生平事迹的回忆。 这里有苏联,有中国,有中苏友谊,有中苏交恶,有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毛泽东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有所有的对于长辈,同样对于中老年人一辈的最最亲切、最最刻骨、最最迷惑也最最痛苦的一切过程、经验、凯歌、炼狱、烈火熊熊、翻江倒海。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走近立三  第一章  伏尔加河畔的童年    贵族庄园    最早的回忆  第二章  在莫斯科    艰难岁月    戴上红领巾  第三章  远方在召唤    去远东    和中国人交朋友  第四章  相识    和李明初识    求婚  第五章  婚后生活    “留克斯”招待所    日常生活  第六章  “肃反”浪潮    “肃反”扩大化    “皮包事件”始末    立三被捕  第七章  苦难的历程    开除团籍    四处寻觅    立三狱中苦斗    十月革命的礼物  第八章  争取平反    为中国共产党的名誉而斗争    李立三自述  第九章  神圣的战争    战争爆发    大疏散    团聚在恩格斯城  第十章  胜利任望    重返莫斯科    意外喜讯    与冼星海的患难之交  第十一章  别了,俄罗斯!    立三归心似箭    新年惊喜    来自中国的消息    冲破障碍    再见吧,妈妈!第二部分  走进中国  第一章  过边境    边境小镇奥得堡    踏上中国国土  第二章  哈尔滨琐记    适应新的环境    结识林彪和叶群    微妙的中苏关系    好朋友    形势变化  第三章  新中国的成立    迁居北京    李立三在建国前夕    在香山    共和国的诞生  第四章  中南海内外    在中南海度周末    给江青上课    李立三在总工会  第五章  国际家庭    妈妈的到来    胡同中的小洋楼    国际家庭  第六章  教书育人    我所钟爱的事业    我的学生    越南班  第七章  外部风浪    全民动员    “大跃进”高潮    三年困难时期  第八章  友好潮流下的暗礁    潜在的暗礁    苏联专家在中国    中苏反目  第九章  政治与爱情    我的好友葛拉妮娅    加入中国国籍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    山雨欲来    “红卫兵”造反    坚持真理,斗争到底    立三最后的日子  第十一章从秦城到运城    秦城监狱    重获自由    下放在运城  第十二章  圆满结局    平反昭雪后记附录  李立三自述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走近立三第二章 在莫斯科戴上红领巾十月革命的新思想、新风尚熏陶、感染着我,在心灵深处一天天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我也越发热爱这个伟大的时代了。我们学校的每个教室都布置了一个“红色角”,上方挂着一个英俊男孩的画像。卷曲的头发,一双智慧的大眼睛炯炯有神。这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列宁少年时代的画像。我们每天走进教室,都要深深地向他的肖像鞠躬致敬。列宁的形象,就是这样铭刻在我们这代人的心中。1924年1月最寒冷的一天,突然传来列宁去世的噩耗。我心里感到沉重的一击,禁不住和同学们一起恸哭起来。我一直觉得列宁还很年轻,怎么会去世呢?向列宁遗体告别的那一天,莫斯科沉浸在无限的悲哀中。大街上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工会大厦前排着望不到尽头的长队,无数的人从各处赶来为列宁送行。不少人因无法抵御凛冽的严寒,只好在路边燃起了取暖的篝火。我因为年纪很小,不能加入吊唁的队列,只得和妈妈在街上走走,默默地看着这个悲壮的历史性的场面。工会大厦前的吊唁活动持续了七天七夜,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向列宁致以崇高的敬意。

后记

1980年3月20日开启了我一生中的崭新阶段。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党中央郑重宣布,今后再也不搞政治运动,阶级斗争的时代结束了,我们一家人与千千万万中国家庭一样,从此过上了平静安详的日子。我刚回北京的时候,有不少人问我:“您在中国受到那么大的委屈,不打算回去吗?”我总是坦然地笑着回答:“这是历史。对待历史,有什么委屈可言?邓小平同志他们都受过打击迫害,现在他们正努力拨乱反正,给我们一家落实了政策,我很满意。再说,立三同志在苏联蹲过监狱,我在中国坐过牢,我们算是打了个平手。”我和中国人民一起熬过了十年浩劫,共同的经历和痛苦使我的的确确感到我是中国的一分子。无论是上层领导,还是下层百姓,我和他们交往没有任何隔阂了,他们也对我非常热情,把我当作自己人。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与赵洵交谈时,对当时的“出国热”表示不理解,说:“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梦想出国?我就一点也没有这种想法!”

编辑推荐

《我的中国缘分:李立三夫人李莎回忆录》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李莎的回忆令人正视了一个正在逝去、已经开始远离我们,已经渐渐被青年人遗忘的时代。而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说,那又是天翻地覆、锥心刺骨、有声有色、有血有泪的时代。热烈,真诚,浪漫,激情,简单化,无序,急躁,有时候走极端走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王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中国缘分-李立三夫人李莎回忆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李莎的中文写作能力这么高吗?还是后期编写过的?书中文字很精美,超过很多中国作家的文字水平很多。
    从史料价值来看,李立三在全总提出的工会不受行政干涉的史实介绍最有参考价值,从这点看,李立三的思想立场是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主流政治思想想违背的。如果李立三的思想和刘少奇一致,那看出早在50年代初期,毛、刘的治国思路是有基本分歧的。
  •   研究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他的革命与爱情的故事,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都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   中国很多历史,尤其是那些有争议的人或事情的真相,的确需要重新告知国民!中国人有也应该知道历史的本来面目的权力!
  •   亲身经历 文字很美 更好地了解过去的事
  •   中共著名领导人之一的李立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过去正面介绍不多。本书让人看见了一位立体的李立三,在了解其革命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他的性情、个性。同时,对了解当年的共产国际,了解前苏联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如何对自己同志残酷斗争的做法,皆有所帮助。李莎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二,对当今的年轻人也具有启迪意义。书中对陈昌浩(书中化名为“C”君),颇有微词,而从目前公开发表的资料看,作者的有些观点值得商榷。
  •   一口气看完的读后感:作者写得很努力,基本上是关于自己的一生的传记,虽然李莎教授还健在。涉及到领导人的生平事迹,作者有些地方写得不详细,有点遮遮掩掩的,可能是被迫删了或者是语焉不详,反正我感觉既然李夫人好歹也是一个高官之妻,她应该是非常了解某段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的。不禁让人猜想:作者那里的手稿才是真正的全本。
  •   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那个时候的事
  •   亲身经历,资料难得。
  •   这本书还没看完,但它一直在吸引着我。历史是吸引我的,那么这本书当然也吸引我,让我通过李立三和李莎了解那时候的历史和人,懂得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和看事,通过看历史和历史人物,人会变聪明的,你信吗?反正我信。
  •     老太太探身向前,声音洪亮清晰: 要么祖国,要么丈夫。 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选择了丈夫。
      话音一落,老人向后靠在沙发上,眼睛炯炯有神,望着陈晓楠。
      
      这一段画面,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不懂俄语,即使没有翻译,我也知道她在说一件关于抉择的事情。
      我也知道,老太太挑选的是那个更为艰难的抉择。
      
      百折不回不是一个形容词,是动词。
  •     昨晚在三号会所看了李立三与李莎(1914出生)关于《追寻爱情的远行》的纪录片,收获颇大,因为年代的久远以及当事人之一李立三文革期间已经迫害致死,只有他夫人李莎的回忆:从出生地俄罗斯开始,经历十月革命、内战、父亲的自杀、与李立三的相识相爱、三十年代斯大林的肃反,以及后来在中国经历了建国初期的美好与温馨、文革的牢狱、家人的分离,平反。片子拍得很短很单薄,但最后当他外甥刘铉问她:假如有一个按钮能够让你重活一遍,你会吗?李莎很坚决地说: 不会!命运让我如此,我就当接受!那一刻我感动莫名……
      当然最有感觉还是现场看到他们的女儿李英男、外甥刘铉以及俄罗斯血统的媳妇,整个家族给人一种谦和高贵的气质,也许正像李英男说的:“正是那几年的监狱生活把我身上一些轻浮的东西去掉了,我不埋怨命运。”
      ---
      此书附这个纪录片的关盘!
  •   “我不埋怨命运”是一种不一样的境界……
  •   谦和高贵,在中国越来越难找到了。
  •   谦和高贵,喜欢这四个字,现在我们很多人离这几个字越来越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