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孙有中 编  页数:41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文集的作者队伍十分壮大,颇具代表性。有我国外国语大学的高层管理者,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钟美荪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前校长戴炜栋教授;有在英语界享有崇高声望的老一辈学者,如胡文仲教授、张中载教授、胡壮麟教授、陆谷孙教授、杨立民教授、何兆雄教授;有活跃在英语专业教学研究和改革一线的中坚力量,如文秋芳教授、王守仁教授、高一虹教授、李基安教授、阮炜教授、张杰教授、顾力行(Steve J.Kulich)教授;有全国英语专业一大批锐意进取、才思敏捷的青年教师;有国内大学人文通识教育的著名倡导者,如甘阳教授、张汝伦教授;还有多位关心我国英语教育的海外著名学者,如张隆溪教授、Roger Ames教授、JohnBlair教授。  本文集所收录的论文或许并不能为我们突破当前英语专业的困境提供全部答案,但可以说这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英语界对英语专业加强人文通识教育所做的最系统的探索,而且在许多重要问题上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方略。我们诚挚地邀请国内英语界同仁和我们一起思考英语专业的前途和命运。

作者简介

孙有中,男,1963年10月生,原籍湖北潜江。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4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1997-1998年,赴美国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哲学系从事实用主义哲学课题研究和教学。1999年,在复旦大学历史系获世界文化史方向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完成国际传播方向博士后课题研究。曾在湖北大学英语系任教。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英语学院副院长兼新闻与传播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思想文化、美国大众传播和西方文化史。 学术成果
1.《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分析(1993-2002)》,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研究报告。
3.《现代美国大众文化》(与蔡骐教授合著,第二署名),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细说美利坚》(与庄锡昌教授合著,第一署名),文汇出版社,1997年版。
5.《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合译,第一署名),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7年版。
6.《新思路单项技能教材英语写作第五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科研课题
1."美国媒体上的中国报道及我国对外宣传策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西方文化概论》(英文版),校级科研项目。
3."美国媒体与美国大众文化研究",校级科研项目。
此外,在Transactions of the Charles C. Peirce Society(美国哲学季刊)、《美国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史学理论研究》等国内外多种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英语学习》杂志上开设了"西方文化经典"专栏。

书籍目录

大学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一次以经典细读和小班讨论为核心的通识课程实验——清华大学通选课“莎士比亚与政治哲学”课程总结General EducatiOil at Harvard通识教育:本质与路径外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外文系怎么办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以精英教育理念深化外语教育改革——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外语教育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教育通识教育在外语类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的地位及其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北外、上外、广外、外交学院、西外等五所外语类院校为例人文知识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探析外语学人为什么“没文化”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论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的人文教育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困惑和探讨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英语教师的各种素养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现代大学英语》中的人文关怀办好英语专业之我见高校专业英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Language,literature,culture.and social implications外语教学改革出路笔谈(十二篇)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新增题型与人文素质教育试论我国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英语专业人文通识课程建设Liberal Education at BFSU:A Pioneering Project An Interdisciplinmy Framework for(Inter)Cultural Studies中西方思想比较应成为英语学习的必修课Framing Academic Discourse:East and WestCultural Analysis of Film:A Graduate.1evel Course Proposal tat SISU在精读课中培养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英美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英语文学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小议我国英语院系西方文化课调查分析从课程设置浅谈如何讲授西方文化课反思与展望“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学术研讨会部分与会作者观点蔡萃附录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章节摘录

  大学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①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甘 阳  近年来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相当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②去年我应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邀请,与曹莉教授等合作在清华大学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实验班,这个实验班的教学效果一方面使我深信,即使在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开设有一定强度和难度的人文经典阅读通识课程不但是可能的,实际上也是学生所希望的;同时,引进小班讨论制对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明显效果,也是学生特别欢迎的。③但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班也使我对目前通识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比较深刻的亲身体会,甚至对通识教育今后的发展感觉很不乐观。我认为,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在非常不利的社会氛围和大学内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推进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所以后来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邀请我作通识教育问题的演讲时,我都用了一个比较悲观的题目: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是否可能?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不可能,而是说我们对于现在的各种极端不利的条件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通识教育的目标一定要非常实际,要量力而行。  ①本文为作者在香港中文大学“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学术研讨会(2007年1月19日-20日)上的演讲稿。  ②本文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大等国内部分高校近年来通识教育实践的案例报告和讨论,可参见:甘阳、陈来、苏力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一版。  ③关于清华大学这个通识实验课的初步总结,参见该课程两位助教赵晓力副教授和吴飞博士已经发表的报告“一次以经典细读和小班讨论为核心的通识课试验”,载《国外文学》2006年第4期,17—37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