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美]埃德加·斯诺  页数:767  译者:董乐山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西行漫记》之所以是一部经典之作,在于它成书的方式。埃德加·斯诺当年只有30岁,在中国已经做了7年的记者。1936年,中国共产党人刚刚完成了他们从中国东南部到西北地区的胜利大逃亡,正在着手推行他们的统一战线策略。他们准备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外部世界听。斯诺有报道这个故事的能力。本书读者应该注意到这一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生于堪萨斯城,他的先辈从北卡罗来纳逐渐地向西部迁移,先是到了肯塔基州,之后又到了堪萨斯州。1928年,斯诺开始环游世界。他到了上海,成了一名记者,从此13年间都没有离开过远东地区。在踏上报道中国共产党人的旅途之前,他已经走遍了西北的饥荒地区,在滇缅公路通车10年之前便穿过了它的路线,报道了1932年不宣而战的战争,成为了《星期六晚邮报》的一名记者。当时他已经成为孙夫人(宋庆龄)的朋友,结识了无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作家。1932年在北平安顿下来之后,他与夫人居住在燕京大学附近,这是一所一流的基督教大学,是在美国教会的资助下成立的。作为活力四射、高度清醒的美国年轻一代,斯诺夫妇广泛了解了1935年末中国学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运动。他们学过汉语,口语比较流畅。除了发表描写日本侵略的《远东前线》之外,埃德加·斯诺还编辑了一部现代中国短篇小说译文集,即《活的中国》。    本书原名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之作。作者在战火纷飞中不畏艰险只身深入红都保安,实地采访了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和苏区人民,亲历了苏区的斗争、生产和生活,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图片,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向全世界澄清了关于红色中国的种种谜团,客观公正地传达了红色中国的声音。    《西行漫记》的非凡之处在于,它不仅第一次呈现了关于毛泽东及其同志们的生平、他们的出身,而且描绘了这场鲜为人知的运动的前景,后来事实证明这是极具预言性的。由于埃德加·斯诺的努力,本书在这两个方面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是作为对历史的记录;二是作为对历史趋势的预见。

作者简介

斯诺(1905─1972),美国作家和记者,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市。1924年在堪萨斯市初级学院毕业后,进入密苏里大学。1926年转入哥伦比亚新闻学院。1927年任《明星报》记者。他曾是纽约《太阳报》、芝加哥《论坛报》和英国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派记者。1928年第一次到中国,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助编,1933年起任北平燕京大学教授。1936年访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北根据地。次年出版《中国上空的红星》(又译《红星照耀中国》或《西行漫记》)。1960、1964和1970年曾3次访问中国,向西方介绍了新中国的情况,另外还撰写《大河彼岸》、《中国巨变》等介绍中国的书籍。著作还有《漫长的革命》、《大河彼岸》、《中国巨变》等,并曾将鲁迅小说《阿Q正传》、《孔乙己》等译成英文。1972年2月15日在日内瓦逝世。按照遗嘱,将一半骨灰葬于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

书籍目录

费正清序 修订版序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二 去西安的慢  三 汉代青  四 通过红色大门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一 遭白匪追逐  二 造反者  三 贺龙二三事  四 红军旅伴第三篇 在保安  一 苏维埃掌权人物  二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三 论抗日战争  四 悬赏200万元的首级  五 红军剧社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 童年  二 在长沙的日子  三 革命的前奏  四 国民革命时期  五 苏维埃运动  六 红军的成长第五篇 长征  一 第五次“围剿”  二 举国大迁移  三 大渡河英雄  四 过大草地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一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二 死亡和捐税  三 苏维埃社会  四 货币解剖  五 人生五十始!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一 同红色农民谈话  二 苏区工业  三 “他们唱得太多了”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一 “真正的”红军  二 彭德怀印象  三 为什么当红军?  四 游击战术  五 红军战士的生活  六 政治课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一 红色窑工徐海东  二 中国的阶级战争  三 四大马  四 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一 再谈马  二 “红小鬼”  三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四 关于朱德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一 路上的邂逅  二 保安的生活  三 俄国的影响  四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五 那个外国智囊  六 别了,红色中国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一 兵变前奏  二 总司令被逮  三 蒋、张和共产党  四 “针锋相对”  五 《友谊地久天长》?  六 红色的天际后记(1944年)深访毛泽东尾注 关于朱德

章节摘录

  实际上这就是说,整个农民阶级的命运是操在乡绅阶级的手中,后者随时可以用拒绝担保的方法来毁掉一个人。保甲制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征收捐税维持民团。民团是由地主和乡绅挑选、组织和指挥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共产主义,帮助收租交谷,包讨欠债本息,帮助县长勒索苛捐杂税。  所以,每当红军占领一个地方,它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敌人就是民团。因为除了出钱供养他们的地主外,民团没有什么基础,红军一到,他们当然就失去了这个基础。中国的真正阶级战争,从民团和红军游击队的斗争上,可以看得最清楚,因为这一个斗争往往就是地主和他们以前的佃农债户之间的直接武装冲突。民团的人数有几十万,足中国200万左右名义上反共的军队的最重要的辅助部队。  如今红军和国民党军队在这一条战线上虽已停战,民团对于红军游击队的袭击还是继续不断。在西安、洛川和延安等处,我听说有许多逃到这些城市里的地主,出钱供养或亲自领导白匪在苏维埃边区活动。他们常常利用红军主力不在的机会,侵入红区,烧村劫寨,杀戮农民,把农民领袖带到白区去,作为“共产党”俘虏向地主和白军军官邀功领赏。  民团从事冒险活动,主要是为了进行报复和很快的到手钱财,他们在红白战争中以最富于破坏性著称。 无论如何,我个人是不愿在自己的身上试验白匪的“外交政策”的。我的行李虽然不多,但我觉得如果只须干掉一个孤零零的洋鬼子就可以把我的一点点现钱、衣服和照相机据为己有的话,这些东西还是有足够引诱力,使他们不会放过的。  匆匆地吞下了几口热茶和麦饼以后,我跟分会主席所派的另外一个向导兼骡夫一同出发。我们沿着一条河床走了一个钟头,有时经过一些窑洞组成的小村落,便有毛茸茸的狗恶狠狠地朝我吠叫,站岗的儿童走出来查问我们的路条。接着我们走到了一个巨石围绕、自然形成的可爱的水潭旁边,在这里我遇见了第一个红军战士。P60-62

编辑推荐

  《西行漫记》(英汉对照)(增订1版)原名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经典之作。作者在战火纷飞中不畏艰险只身深入红都保安,实地采访了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和苏区人民,亲历了苏区的斗争、生产和生活,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图片,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向全世界澄清了关于红色中国的种种谜团,客观公正地传达了红色中国的声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行漫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1条)

 
 

  •   传奇性的作者、不朽的诗篇...其实用多少夸张的溢美来形容这位伟大的战地记者和他的这本巨著都不为过。在汗牛充栋的关于中共早期经历的著述中,正是因为斯诺的抛弃偏见、勇为人先、秉笔直书、预判精准,这本书才有了舍我其谁的独尊地位。
    作为记者而非学者,斯诺的信息来源不外两个:直击和旁听,直击正在发生的历史,记录亲历者的讲述。作为一名老外,在那样窘困的写作环境下,有如此成就,我们有一万个理由向他致敬!
    第一次读《西漫》,不知道有几种译本,也不知道有几种版本,所以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也许是排版的原因,总之译文时有咯涩。另外,纸张太次,印刷水平不敢恭维,留下一点遗憾。
  •   您好,埃德加·斯诺先生,你是中国人永远的朋友,
  •   优点:首先,书的装帧非常优秀,其次,书的内容非常经典,斯诺的描写自不待言,董乐山的翻译亦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这本书既可以当成英语学习读物,也可以当成历史书来读,对了解中共早期历史很有帮助,对解释当代中国也有启发,非常喜欢译文版的图书
    缺点:基本没有
    总结:不可多得,建议从速购买,宜于收藏。
  •   书很好啊。都可以当英文教科书了。很喜欢。斯诺文采也很好。那时记者水平可见都很了的。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当的。怀念那个时代,那种精神。

    比以前的版本,少了我最喜欢的照片,抗战之声。一个小号手吹号的照片
  •   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包括红军的创建与当时社会情况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本书作者客观公正的叙述,加之其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支持与同情,让读者读起故事来如涓涓流水流畅恳切,激发出内心对生活与生命的热情,引起思想的共鸣,对中国现实的思考与探索,对我们现在对生活和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也很具帮助
  •   一部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抗日,如何发展壮大,如何赢得民心,今天应该好好回顾一下。
  •   小的时候我就看过中文的西行漫记,留下很美好的印象,现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想找些原文为英文,但我又比较熟悉的作品来读,这本中英对照的西行漫记最好了,中英文部分都很好.稍微贵了点,但值得收藏.
  •   真实写照。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二无私奉献着。
  •   一个外国人看中国,看中国的前途,视角独特
  •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已是30年前了。這本書是真正的經典Classic。無論是其寫實報道的價值,或是其歷史意義,皆如此。我很希望多些人來看看這本書。現在很多人只會沉緬在物質的生活中,昏昏然。最近有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很是熱播。大家說:看到那時代的人充滿理想,朝氣蓬勃,奮發激昂!那麼,本書也向大家揭示了大時代革命者的風采,那是多麼地激動人心啊!繼往開來,正需要這麼一種精神。朝氣,向上,獻身......
  •   英文难度刚刚好,看看外国人眼中的红色根据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
  •   写实的手笔把当年的场景还原的很细致,给我们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那个年代和历史~
  •   很值得一读的一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了解历史!
  •   由于历史老师布置的作业才买的书,不过看了之后觉得很好。
    原本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才买的中英文对照版。。。感觉很好
  •   能从另一个视角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好书!
  •   想了解历史,同时学习英语,推荐一读!
  •   英文、历史、翻译、思想……从哪方面都是令人受益匪浅!
  •   这本书是在书店看到才来当当订购的。中英对照的版本,可以一边阅读那段历史,一边学习英文。
  •   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什么充满了激情和伟大的抱负,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客观的记述。
  •   包装很好,配得上这个价钱。内容精彩,历史控青年必备。
  •   很不错的历史对照读本
  •   强烈推荐。如何将历史娓娓道来。如何将伟人以凡人的笔触勾勒。。。
  •   很经典的一本书,又可以提高英语水平,超棒!
  •   一直想买这本书,从小学就看过,这次正逢当当买300赠100活动,赶紧购买,作为收藏。
    买到后,感觉印刷装帧都很好。内容不用说啦,很好看。
  •   原版的书,应该别有独到见解吧
  •   如题,非常经典,而且还是中英文对照版本,更是锦上添花。
  •   诙谐幽默的笔触,客观敏锐的观察,让人重回那个艰苦但却激情燃烧的年代
  •   这本书是英汉对照的,很好,想学英语很有帮助。我觉得我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
  •   书的质量好的没得说。能学得到英语
  •   包装很好,还没读,应该不错。
  •   内容不用说了。印刷等等让我想到了学生时代读的书,有一种亲切感
  •   我跟孩子都爱看(我孩子9岁),但不是每个孩子都爱看的。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人会爱看的
  •   书很厚,感觉很值,从书中最多的感悟是那种革命人的意志,那种有理想的快乐。一本励志的书。
  •   心向往之很久的一本书。。。
  •   早就想看看这本书了,一直没有机会。今天如愿以偿!这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真实写照,有很大现实教育意义。
  •   纸质不错,挺厚的一本书,双语的
  •   还好,当当家的书还是不错的。
  •   收藏,书质量不错。
  •   是一本非常非常值得读的书
  •   书好,以前就借来看过,现在买来收着。 就是快递过程给磕了一下,破了点皮。我妈收了。要是我在家,我绝对不收。
  •   书很厚,但纸质不好,很溥,不够白,不知道是不是正版的.
  •   无论是书的内容还是书本身都非常不错!!!!!!!!!!1
  •   书很厚,拿到手吓了一跳,感觉很精美,如饥似渴的开始读,先看中文,日后再对照看英文
  •   还行吧,就是有点脏。
  •   英汉对照,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   挺好。还没读。
  •   一直想买本双语的,这回如愿了。
  •   正版书籍,厚重感很强烈。
  •   中英文对照的,排版很美观,赞一个~
  •   还没有看,不知道怎样
  •   老师推荐我们去阅读的,读了开头觉得非常有意思
  •   试看董乐山先生的生花译笔
  •   还是外研社的东西,太令我感到意外,英汉双语的。
  •   挺喜欢的.
  •   是修订过的版本,很好,中英对照的,很厚一大本,没让我失望
  •   昔日,中共作为一个革命党,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而今,中共作为一个执政党,又几多烦恼。多读读革命史,有助于把握好执政之权。
  •   提早了一个星期.......
  •   对红军,党的历史状况有了更好的的认识,发现有些伟人传记也是从这本书上找的资料,希望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红色江山千秋万代,永不褪色。习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   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真实反映了当时红军在当时的具体情况,正在拜读,收货不少,是本好书!
  •   从西方人的讲述中来了解我们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个很不一样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
  •   英汉对照,可以跟好的读懂文章内容!
  •   虽然现在的共**(和谐)很是招人唾骂,但不得不说以前的某些时期他们还是很不错的。就书来说,内容还算中肯(不“中肯”的部分你也看不到),尤其是双语的很好,还可以用来学英语,就是有点贵。。。。
  •   从陈云传一下子引申出来,买了好多本传记,多这一本西行漫记才算完整啊。
  •   非常经典的作品,一直想看来着,终于买了来读。刚看了一些感觉很不错。采词用句相对来着比较简洁明快,晓畅易懂。说的是中国的事,既可当了解那段历史的史书来阅读,又可感受斯诺的写作风格和中国人之外的一个见证者的视角。厚厚一大本,七百多页,很扎实的一本书。
  •   这是经典书籍,不朽名著,有当年的第一线资料,西方人笔下早期的革命者与革命之路,如同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更照亮了整个中国。中英文对照更值得当下的年轻人学习。
  •   送货时间推迟了。
  •   书很好,正在细读,强力推荐购买。
  •   全书很宽大~就是纸张的确一般,和我买的盗版教材差不多。但是它的卖点在于中英对照,而且英文的一面在右边,符合我的阅读习惯,因为懒,所以就只看右边的,不知不觉的就能读下去。斯诺的英文语句比较简单,看着不晕,很适合做英语练习扩充词汇用。有时候,中文版会有译者自己添加的东西,而看原版就能发现哪些是斯诺的,哪些是译者的,非常好。当然,由于是主席亲口所述,这才是我读下去最为重要的,也是这本书最值得收藏的地方。
  •   斯诺的文笔很不错,看一看当年的党。
  •   从小我们都是在共产党编辑的历史书中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能够从第三方的角度去了解那段历史,对中国共产党人在那个阶段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真的很赞。共产党能够顺应民意,所以成功了。很羡慕那是的人们,有理想、有信仰,有为信仰去奋斗的直至献出生命。而现阶段的人们多了急功近利,少了信仰。 那时的领导那人真的为了人民的利益奋斗,极少有私心;而现在的领导人,还有那时的样子吗?
  •   <西行漫记>是一部中国革命史的一个章节。拜读!
  •   一个外国人看中国革命,是大家了解那段历史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   该书与我小时候读过的版本不太一样,也许是记忆的原因吧。但现在读起来觉得这本比较客观,儿子很喜欢,并且因此喜欢看中国近代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
  •   外国人写中国的东西角度就是不一样
  •   双语版不错,对学英语有帮助。书的内容也不错,对学新闻传播的人都有帮助!
  •   还原历史的真实,可以了解更多的历史细节
  •   只是希望这本书不要删减太多,据了解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写的很客观,有很多对共产党的批评建议,但是后来都被删掉了!
  •   内容是我感兴趣的。喜欢那个时代的历史,以及作者的旁观角度。
    因为中英文对照,所以特意选了这个版本。喜欢。
    但是,不太满意的是纸张,太薄了,薄得像是盗版一样了。是这个版本本身的问题吧?
  •   经典新闻学著作,应该读一读。
  •   最好能用牛皮纸在书外面包一层,包装塑料袋太容易破损了,会把书弄脏且书皮的边角容易被打褶。当当的物流速度还是不错的,就是书的包装应该改进下
  •   经典中的经典,但是书本的质量不咋的。
  •   中英文对照的,版本很好,很珍贵,值得珍藏。
  •   英文简单地道、但董乐山的翻译个别地方欠斟酌,可能时间太紧,没有仔细考虑。总的说来,这本书值得收藏。
  •   浓浓的书香味,久违的味道!很喜欢,待静下心来慢慢阅读!
  •   书总体不错,但有一点遗憾,如按照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中文一律放右页,英文翻译一律放左页(即按英译中格式)编排就更好了。
  •   书没包装,收到时书很脏了
  •   没包装,书都脏了
  •   书不错,就是装订质量有待加强
  •   还行,就不知道是不是正版的?
  •   外研社出的不会差
  •   物有所值,但书稍微有点脏。还没有来得及看。
  •   直接评论就是,还分什么标题正文。
  •   书挺好的,越来越喜欢看这种个人记述式的历史书籍了,历史总归是片面的,与其如此,不如片面到底。
  •   内容很好,印刷差,纸张不好,排版不喜欢
  •   英语老师推荐的,估计得慢慢看吧。
  •   装订处有些破损,不影响阅读。
  •   翻译不够流畅。
  •   中国人名的老朋友
  •   给美国友人买的
  •   很好,我喜欢,价格实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