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3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贝尔 编 页数:395 译者:泰洪武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套译丛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当代的,所选基本上是近十余年间的西方翻译理论著作;其二是多视角的,而不仅是语言学派的,文艺学派的,或其他什么学派的,亦即有代表性。以拟收入本译丛的十本书来说,1)从语言学视角探讨翻译的有: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话语与译者》);2)从语言交往功能方面探讨翻译的有: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Translation in Systems (《系统中的翻译》);3)综合性研究的有: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描述翻译学及其它》),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研究词典》),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翻译研究:综合法》);4)从历史上看译者作为的有: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5)翻译实践方面的有:翻译实践方面的有: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式》)。即使同属语言学视角的研究,也有以认知、关联、话语、语用、心理等多理论框架探究翻译现象的分别。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部分:模式1、翻译的多维透视1.1 何谓翻译?1.1.1 语义对等与风格对等1.1.2 规则:描写性与规定性1.1.3 翻译过程与产品1.1.4 小结1.2 何谓译者?1.2.1 记忆、意义和语言1.2.2 交际过程1.2.3 翻译过程1.2.4 小结1.3 何谓翻译理论?1.3.1 理论、模式和类比1.3.2 翻译理论应达到的要求1.3.3 翻译研究方法论1.3.4 小结1.4 结语2 翻译过程的模式化2.1 译者:知识和技能2.1.1 理想的双语能力2.1.2 专门知识2.1.3 交际能力2.1.4 小结2.2 翻译过程模式2.2.1 成分与过程2.2.2 分析2.2.2.1 句法分析2.2.2.2 语义分析2.2.2.3 语用分析2.2.3 合成2.2.3.1 语用合成2.2.3.2 语义合成2.2.3.3 结构合成2.2.4 小结第二部分:意义3、词义与句义4、逻辑、语法、修辞5、语篇与话语第三部分:记忆6、语篇处理7、信息、知识和记8、结束语附录参考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模式 1 翻译的多维透视 本书谈的是翻译,企盼为翻译指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为了给后面的论述作个铺垫,本章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们认为,如果理解翻译现象的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或提高译员培训效果,为此所作的任何尝试都基于这三个问题。 作为本章三个小节的标题并在全书以各种方式反复出现的这三个问题是: (1)何谓翻译? (2)何谓译者? (3)何谓翻译理论? 我们很快会发现,这三个问题相互纠缠,难怪人们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远不令人满意。 有文献记载的翻译至少可追溯至两千年前,今天国际交流依然离不开翻译。翻译历史久远、应用广泛,可我们对它的了解如此贫乏,这的确荒唐。18世纪后半叶,在只关注译事感言的前科学阶段,人们在解释翻译方面的努力似乎停滞了;而此时生命科学(“自然史”研究)已经到来。 从此,翻译研究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对所观察事物的审慎(虽不能说细致入微)描写迅速引发了物学、生物学和动物学学科的发展;这三门学科致力于创建(或发现)、解释动植物的理论。进化论自然成了l9世纪学术发展的经典例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