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裘德

出版时间:1991-2-1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托马斯・哈代  页数:45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 1840-1928)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乡村青年裘德.福雷的一生悲剧。裘德聪颖好学,得到学校老师费洛特孙的鼓励,立志进基督寺学院修习神学。他爱美貌而粗俗的酒吧侍女阿拉贝拉的诱惑而同她结了婚,但不久阿拉贝拉就抛弃裘德另觅新欢。裘德移居基督寺,半工半读,希望将来上大学。他与表妹苏.布莱德赫相遇。苏聪敏善感,脱俗不羁,两人一见倾心。但苏出于一时的自虐心理,突然决定嫁给久已对她有意的费洛特孙。尽管裘德极力抑制对苏的感情,仍迷恋不舍。虽然费洛特孙

作者简介

哈代(Thomas Hardy 1840―1928)是英国最杰出的乡土小说家、诗人。他生于英国南部多西特郡的一个小村庄,紧邻该郡的大荒原。城外牛鸣羊咩,鸟语花香。但这一时期,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已经确立,农村残存的宗法制迅速崩溃。一直保留着古老传统的南部地区也不能幸免。这些都反映在哈代的作品里。哈代的父亲是一个承揽建筑业的小工头儿。因此,哈代年轻时曾学习建筑,并搞过房屋设计和教堂修缮。
哈代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他于1862年开始写诗,其中有些诗如《中间音调》可列人他的最佳诗作。后因写诗无法维持生活,转而搞小说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是《计出无奈》(1871),第二部小说是以南部地区为背景的乡土小说《绿林荫下》(1873)。接着是《一双湛蓝的眼睛》(1872―1873)和《远离尘嚣》(1874)。后者虽然也写农村生活,但与以前的作品相比,他开始面向现实,故事中出现了农民破产和村姑惨死的情节。由于这部书的成功,使他决心放弃建筑而专事小说创作。
1878―1895年是哈代在小说创作上获得光辉成就的时期。他先后发表了《还乡》、《号兵长》、《卡斯特桥市长》、《林地居民》、《德伯家的苦丝》和《无名的裘德》。
《苔丝》一书描写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姑娘先是遭到恶少的侮辱,继而被人遗弃,最后被处绞刑的悲惨一生。因为该书副标题为“一个纯洁的女子的真实写照”,而受到当时卫道者们的攻击。《无名的裘德》可以认为是前书的姐妹篇,揭露了社会道德、法律、婚姻的陈规陋习对人的自由意志和愿望的扼杀。因此受到资产阶级卫道士的更猛烈的攻击。有个主教甚至把该书焚烧后又把纸灰寄给哈代。因此之故,哈代愤而放弃小说创作重新致力于写诗。他一生共出诗集8集,凡918首。
哈代晚年受到英国人最高的推崇。他于1928年1月11日去世,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按照遗嘱,其心脏葬于故乡斯廷斯福德教堂墓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无名的裘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我们该怎样纯洁自己的行为?
      
       -------------电影《无名的裘德》观感
      
       中国有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朴素的因果哲学几乎为多数东方人所接受,我不知道西方是否也有类似的说法。但就因果报偿之说,其实东西方都有其自身的一套理论。只不过由于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果”虽近似但“因”却差异很大。东方的佛教将人生的归宿与现世的“业力”相关联,而西方的基督教则将最终的审判归咎于是否为“神”所应许。衡量的标准出现了差异,因而对于同样的行为就会产生出不同的态度。但如果做仔细的分析,作为共有这个星球的人类而言,佛的“戒命”与神的“律法”其实在普适的原则和价值观上并没有根本的差异。比如:基本的良知、理性,做人做事的原则,对婚姻的态度等等。孔子就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一日三省也许做不到,但经常性的检视自己的行为却是十分必要的。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的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虽然多数评论家将其定义为“苛刻僵化的宗教所演绎出的一场爱情悲剧”,但在著名导演迈克尔•温特博特姆的手中,同名电影《无名的裘德》却并未将其简单的予以移植。如果不带偏见的话,维多利亚时代的清规戒律在今天看来,似乎并不为过,而且它在指导我们如何坚守信仰、追求理想、纯洁行为、维护婚姻、保守内心等方面具有恒久的启示。
      
       裘德:一个失败的撒种者
      
       如果说家庭是一个人的庇护所的话,那么对于少年的裘德而言,这个庇护所是不完整的,因为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爱固然重要,但对孩子而言,父爱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如果说母爱代表的是家庭的话,那么父爱代表的就是整个世界。事实也的确如此,显然这种缺憾深深的改变了裘德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母亲的溺爱与邻里的冷漠与敌视,在小裘德身上就积淀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性格--------热爱家庭、贪恋母爱、拒绝社会-------脆弱、敏感、延宕、游移、偏执,而这恰恰为他以后多舛的命运埋下了种子。
       维多利亚时代,与城市里工业革命的热烈场面相比,英国的农村是愚昧和冷寂的,如果没有费勒老师,相信裘德和多数村里人一样,生活中虽有缺憾但也不至于影响其平静的生活--------种地、娶妻、生子。但人生往往存在着许多的变数,这变数也许是某些人或者某些事。就裘德而言,生活的变数则是一句话。费勒老师要去基督圣堂深造去了,裘德为老师送行。站在高高的山冈上,遥望远方,费勒老师对裘德说:“孩子,如果你想有所成就的话,就要去基督圣堂(大学城念书),即使暂时放弃别的东西也值得。一旦立下这个目标,你就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即便在寒冷的冬天……到时候你就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了。”于是,去基督圣堂念书就成为裘德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如在工作之余,裘德就没有将剩余的时间花在与工友的嬉笑喝酒上,而是独处一隅如饥似渴的刻苦阅读,甚至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他不惜用当时令人生畏的希腊语、拉丁语来背诵课文。如果没有什么变故的话,费勒老师的话似乎在慢慢成为现实。
       与裘德一样,在我们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曾为自己埋下过无数理想的种子,也曾努力的为之而付出过,但多数人并未如其所愿。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对理想的艰途没有一个恰当的估量和心理准备。加上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让人往往沉溺于对异性的渴慕上,而这种诱惑如果处理的不当,就会使人偏离轨道,陷入迷途。这一点在少年时代的裘德和青年时代的裘德身上就表现的尤为强烈。先是裘德经受不住屠户粗俗的女儿阿拉贝拉的勾引,与其在猪栏里苟且,进而不得已与其结婚,早早的结束了其无忧的少年时代,去基督圣堂的计划中道搁浅;而后随着阿拉贝拉的离家出走,裘德破灭的心里又重新燃起希望,他独自一人来到基督圣堂准备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殊料,命运似乎又和他开了同样一个玩笑,他缺憾的性格又一次陷进情感的旋涡,不顾一切的爱上了自己的表妹苏,并与其未婚同居,最终为整个社会所不容,妻离子亡郁郁而终,去基督圣堂念书的理想随之也彻底的幻灭。
       《新约•马太福音》上记载了耶稣的一段话:一个撒种的人,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裘德就像那个撒种的人,理想的种子早早的撒出去了,却没有落在一个稳固坚持的心上,而是落在“土浅石头地上和荆棘里”。
      
       苏:一个悔改的叛逆者
      
       如果做个比方的话,裘德的表妹苏就如同当下的“新新人类”,思想活跃、行为前卫、鄙视传统,藐视律法。作为一个基督圣堂里小小的圣像画作师,苏并不满足于平静的似乎有些刻板的生活,她需要激情需要新的生活。这一点可以从她工作时的表情以及在基督圣堂里疾步的行走中深切的感受到,那长长的褶裙下包裹的是一颗不安分的心。恰在这时表哥裘德的到来,让她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如果做仔细的分析,其实裘德与苏的性格是不同的,裘德沉郁而偏执,苏则活泼而感性,她对生活的理解远比裘德要简单的多,用“新新人类”的口号就是“我高兴我满足”。但这并不妨碍他(她)们之间的交往,随着交往的不断加深,作为表哥表妹之间的兄妹之情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她)们彼此相爱并不顾一切的同居在一起。而且这种在当时,即便是今天看来也是“不洁”的情感,在两个陷入爱情旋涡里的年轻人看来,似乎冒险所带来的刺激与愉悦感早已远远超过爱情本身。他人认同不认同,社会承认不承认都无所谓,只要两个人彼此相爱,这一点与“新新人类”的观点似乎如出一辙。但有所不同的是,维多利亚的时代并未给他们这些叛逆者提供出多少自由的空间。与多数人相同,狂热的激情之后,生活的真实与残酷让这对叛逆者屡屡受挫,尽管苏与裘德竭力的努力,想用他们自认为高尚而纯洁的爱情与世俗和偏见做勇敢一搏,但命运带给他们的却是当头的“棒喝”——儿子(裘德与阿拉贝拉所生)受不了别人的白眼,上吊之前掐死两个弟妹(裘德与苏所生)。苏终于对自己的婚姻丧失了希望,年少的懵懂与轻狂终于让她尝到了“苦果”。虽然裘德想极力挽留住他们的婚姻,但饱经苦难的苏却再也不相信什么爱情的力量了,“不洁”婚姻所带来的种种变故已经让她疲惫脆弱的心灵不堪重负,回到费勒老师身边,过一种平静而正常的生活显然就成为她最终的选择。
      
       我们该怎样纯洁自己的行为?
      
       毋庸质疑,〈无名的裘德〉是一部具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的影片。虽然上帝的面孔没有出现,但男女主人公却无时无刻不在上帝的审视之下,自然他(她)们的行为也要受到上帝的“审判”。那么上帝借以“审判”的律法是否具有其合理性和普遍意义呢?其实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的话,上帝的律法与我们俗世的律法在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方面并无根本的差异。从旧约中的“摩西十戒”到新约中耶稣的“山上宝训”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帝的“律法”其实在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方面远比俗世的律法更具恒久的价值。因为他的律法除了给人类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以外,还以周全良善的计划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救赎之路”。
       显然,在迈克尔•温特博特姆的镜头中,裘德与苏以及阿拉贝拉的命运就是基于以上逻辑按照“因果关系”安排的。一切的“后果”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前因”。裘德与阿拉贝拉以及苏最终的命运在其少年、青年时代的一系列行为中都能找到具体的根由。虽然草灰蛇线,但却明灭可睹。上帝以其无所不在的律法展露出其“宏阔高深”的大能。
       为此,迈克尔•温特博特姆成功地运用了隐寓的手法来诠释上帝的律法。影片开头暗哑略带忧伤的音乐声中,随着镜头的拉伸,暮色里起伏不定的田垄似乎就预示着裘德坎坷命运的开始。田头悬吊的乌鸦赫然的闯进人们的眼际,蓦然间一种“死亡的气息”就弥漫开来(显然与后边裘德的儿子上吊相对照),让人忐忑不安、惊惧不定。“乌鸦”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从远古到现今都代表着一种“邪恶”的东西。显然迈克尔•温特博特姆的镜头中出现的这群“乌鸦”并不是无意的摄入,而是有着极其深层的用意。“乌鸦”的“死亡气息”和“邪恶”成份,无疑给影片定下了昏暗的基调,在这种基调下引入诸如信仰、婚姻、命运、归宿等等命题,就使得影片更具苍凉感、凝重感、神秘感和深邃感。
       接下来我们如果借用上帝的目光审视一下,在裘德与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阿拉贝拉以及苏的一系列行为中,其实都能够找到“邪恶”“亵渎”的元素。比如:少年的裘德用面包粒来招引乌鸦啄食农人撒下的种子,虽然可以归咎于年少无知,但在上帝看来,这是显然是受到了“撒旦”的诱惑而萌生的“罪”的发现,最终必将得到应有的报偿。因为上帝无时无刻不在用他的语言与人对话,而面对上帝的箴言,显然行走在田野中受到“撒旦”诱惑的裘德并未认真的予以倾听。阿拉贝拉用“污秽”的猪肝砸中圣洁的经文,并诱惑裘德与其在猪栏里苟且,也许人们可以将其归咎于青春期的冲动与荒唐,但在上帝看来这是公然藐视上帝的律法,亵渎婚姻神圣与纯洁的“污秽”之举。因为婚姻在上帝的眼中是至圣至纯的,是他精心拣选并馈赠给人类的宝物之一,寄托着他对人类无限的垂恋。这一点从上帝造人中就可以看出,他在用泥土造出男人之后,本是可以如法造出女人的,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用男人的肋骨和肉混合起来造出了女人,这显然代表着上帝赋予人类婚姻的特殊精义,那就是婚姻象征着男女成为一体,是两个人心灵与生命的奇妙结合,而不仅仅只限于肉体的短暂欢娱。基于此的婚姻就会得到上帝的“应许”并会蒙恩于上帝,否则就会得到惩罚。婚姻的问题在圣经中之所以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除过教会以外,家庭是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所设立的唯一组织。在上帝看来,现世的生活其实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生活,婚姻的神圣纯洁以及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终极命运,也直接检验着他寄予人类的周全良善计划的能否实现。显然裘德与阿拉贝拉的婚姻就不具神圣性和纯洁性,他们所受到的惩罚也就顺理成章了。接下来,裘德与表妹苏的婚姻,则就更荒诞不经了。近亲结婚的弊端以及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其实从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就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并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被后人所遵行。在圣经中,我们虽然可以从旧约中找到近亲结婚的实例,但从挪亚以后,近亲结婚所造成的人类肌体与寿命的衰减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帝是不赞许近亲结婚的。而且随着“罪”的不断注入,摩西以后,近亲结婚作为一种必将受到惩罚的“不洁”行为,终于被写进了上帝的律法而被固定下来。显然裘德与表妹苏的一意孤行就是在公然直接挑战上帝的律法,也许在这挑战中,他们与当今的“新新人类”一样也曾尝到过挑战与叛逆所带来的刺激与愉悦,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伤痕累累”和“不堪回首”,因为任何挑战上帝律法的行为都是无济于事和终要得到惩罚的,即便这行为中存在着怎样的合理性和可恕性。因为合理不合理可恕不可恕并不在我们,而在于上帝的律法之中。
       基督耶稣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哀恸的人有福了,温柔的人有福了,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怜恤的人有福了,清心的人有福了……。为什么他们会有福了呢?因为他们常存上帝的律法,甘心顺从的做世上的盐和地上的光,经常的检视自己的行为,纯洁自己的行为。想想看,我们该怎样检视和纯洁自己的行为呢?
       (夏夜,这部有些压抑的片子让我久久不能入睡,捉摸不定的命运啊!让我只能举目仰望)
      
      
      
  •     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看完,这部电影,却惊讶的发现这是是凯特.温斯莱特在演出《泰坦尼克号》走红之前主演的英国文艺片。而且是哈代的作品。
      之前小时候看《德伯家的苔丝》,却不知道有一个姊妹篇《无名的裘德》
      这是一个不知道姓名的女孩的评论
      觉得很好,就转载过来。
      无名的裘德
      (1)
      无意间在一个网页看到“无名的裘德”,然后有意地跑了几家书店,找到《无名的裘德》这本书。
       刚开始,觉得它很晦涩,甚至有些读不下去,因为它没有《飘》中郝思嘉那样眩目的美丽,也没有琼瑶小说中的浪漫激情,很平淡,拿起几次,又放下。
      书的首页有一句话“字句让人死”。
       我老是在琢磨这句话的含义,它是想说明啥呢。
      我一反以前看不下去的书就扔到一边的习惯,想看这本书到底说的是啥。
       当看到这本书的一半的时候,我开始给它吸引住了,我有了一种很想看下去的欲望,也跟着书本经历了一段心理历程。
       (2)
      书中首先提到裘德和一个粗俗的女人结婚了,很简单,女人骗他说怀孕了,裘德不得不和她结婚。看到这我忍俊不禁,原来百年前的人就会这一套了。可现实中也一样,很多新娘面临的问题都是怎样让婚纱不显露出渐现山水的肚子;再不就是急着办了那张证件,可以分房,或可以把户口迁到特区,或可以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似乎很少有急着为爱情而准备的婚礼。
      可是裘德一点也不爱她,她也似乎不在乎。确实,婚姻就是婚姻,没有啥,也许只是找一个伴,或者找个赚钱的工具。那如果在乎爱情的话,可以不结婚也罢了。
      
      然后,裘德遇上了淑,一个和自己心灵交流的女孩。可淑依然逃脱不了和一般鄙俗的女人一样,为了爱情之外的东西,信守承诺,和另一个男子结了婚。
      现实中很多这样的事情,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很平淡,我失望。
      
       (3)
      每个在平淡中生活的人都期望与众不同的新鲜东西,我也一样。
      《无名的裘德》在看到中间的时候,有了新鲜的东西吸引我。淑会在她的法定的丈夫碰他的时候战栗,然后她请求和他分居,最后请求丈夫让她和她爱的裘德在一起。为她追求幸福的勇气而鼓舞,她居然成功了!
      我想,这个世界只要敢追求,一定可以追求到自己的幸福的。
      淑和裘德决定不办理结婚手续,他们觉得这样更可令他们的爱情长青。
      是的,我想不出来那张纸除了可以在两人要分开的时候可以分财产和告他坐牢以外,还有其他意义。我想,我是不会要一个自己都不再爱的人的财产,也不会去告到一个曾经同床共眠的人去坐牢的,所以,我想,婚姻的约束确实只是会让爱情枯萎。
       (4)
      爱情到底是什么呢?
      曾经有一个男孩这样问我,我的感觉是他给爱情伤害过。但其实,我也弄不清楚爱情是什么。
      淑和裘德的爱情处于精神状态,可当裘德的前妻来求助裘德的时候,淑却用自己的身体来阻止了裘德。爱情是自私的,仅仅因为怕裘德会离开自己,淑献出了自己。
      常常迷惑一些女孩,当和同居的男孩分手的时候,要青春损失费,觉得自己吃了亏。我想不通,男欢女悦两厢情愿的事情怎么就是吃了亏呢?反过来说,这样不就等于贬低了女性自己的人格吗?
      淑一直坚守自己的防线,可在别的女人无助的时候,她却“牺牲”自己在所不惜,这就是爱情,自私的本性?真的弄不懂世人歌颂的爱情到底是怎样子。
      我以为我会比较伟大,至少在有和自己一样善良的女性出现的时候,我会急流勇退的。
      可世界就是那麽捉弄人,马上考验自己的事情就摆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很爱的一个男孩告诉自己,他其实有女朋友的。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我离开。可不到几分钟,我又后悔,我舍不得离开。感情往往战胜理智。其实我甚至不知道我喜欢这个男孩的哪一点,只是无时无刻不在想他,只是很想看见他,只是想占有他,也许,这就是爱情?
       (5)
      淑和裘德坚持下来了,他们没有要那一张令他们枯萎的纸,我好高兴,我想,也许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但现实却不是,尽管他们搬家,他们假结婚,但他们仍逃不了世俗的眼光。尽管他们只是比一般家庭少一张纸,他们并没有妨碍任何人的生活,也不想伤害任何人。
      但事实证明,他们错了。淑的前夫只是因为支持淑,他的体面生活不保;他们的小孩受人歧视;他们找工作困难……这就是违反常规的结果。
      于是我想到《安娜·卡列尼娜》,安娜最终卧轨自杀;想到《蝴蝶梦》,女主人一直受她的女仆崇拜,当女仆最后知道她与人私通的真相,女仆甚至连她死了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现实中,最近一个香港的男人给前妻告到坐监十个月……我的身边,一个曾经天天在一起玩的女孩做了人的二奶,生了一个可爱的小孩,可她的小孩一生下来就被人称为“私生子”。而当我听到那人的前妻说,“如果我老公在外面包二奶,我就和小孩一起跳楼……”,我不敢再和那二奶来往,我怕我不小心,漏了啥风声,将有无辜的小孩生命不保……
       (6)
      因为淑无意间流露的悲观情绪,三个小孩死了,一场悲剧。
      淑回到前夫的身边,虽然她依然会在前夫碰他的时候有战栗的厌恶情绪;裘德回到了前妻的身边,虽然他们之间没有爱情……
      这就是生活,一切还是按照常规,人心才得以安宁,虽然只是表面,虽然没有快乐。现实中其实很多都是这样子,爱人结婚了,可新娘不是我。
      
      现实中也有很多爱情能够美好,可以永恒,但所需要的努力和辛酸是常人无法忍受和坚持的。作为一个凡人,一切还是按照常规比较好。“存在皆有理”,沿古以来的世俗只有它存在的道理。
      我想,我不得不向世俗低头。
      虽然,我向往爱情。
      也许,可以做一个梦,期待和一个爱自己,自己也爱的人结婚。
      
      当然,“字句让人死”,如果,你不相信这句话,你可以试着去追求不合常规的爱情。
      
      《完》
      
  •      “除非把一本书抄一遍,否则就不能真正理解这本书;一个人在飞机上无法真正观赏一片风景,除非他徒步从那片土地上走过。”
       ------瓦尔特.本雅明《单向街》
      
       我这个蜗牛终于还是《无名的裘德》爬完了,不过我并没有真听本雅明的把书抄一遍------虽然只是把喜欢的句子打下来就已经花掉我至少四个小时。书,我是在昨天傍晚看完的,本来该在昨天的日志里完成现在在做的这些事的,但是我没有,而是违心地写了一篇关于淋雨的东西。说违心,是因为我虽然平时真的很喜欢下雨,但昨天却莫名的害怕----在书的尾声,裘德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雨天“自杀”的......
      
       “你是一个多么容易被说服的人哪!”这句话是我常对自己说的话之一。 去年末,在一个不明来历的所谓“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名单”上看到这本书赫然在列,而且被这样点评:“哈代作品的悲剧性震撼人心。这是一种真正的人性的悲剧。人希望精神的上升,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这个机会,有机会的人未必真正有学识和创见,他们劝裘德安分守己、乐天知命,难道这应该是未来人的哲学吗?”像我这样对痛苦比对快乐敏感一百倍的人最受不了有人拿悲剧勾引我,于是,立即就把这本书列入了我的读书计划, 并于05年最后一天购得这么本书。
      
       这本书的首版出版日期也是在八月,那是1895年。 那是历史车轮加速滚动的一年,那一年,北洋水师向日本投降,台湾沦陷,那一年,恩格斯逝世,锐步在英国创立,那一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德国人伦琴也发现了后来拯救了无数人生命的X射线,而在当时的中国却有一半的国民正被史无前例的水患所折磨......
      
       这些恢宏的历史事件都与裘德无关,他的命运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是如此的不值一提、如此的不被记起。虽然他11岁的时候就隐隐约约意识到他那些可怜的鸟儿一样“生活在一个不需要它们的世界里”,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敏感、脆弱、单纯、自卑、固执的孩子----他看到树液从被砍断的树梢上渗出来都会由衷地感到悲伤-----正是这种非同寻常的性格造就了他的命运“生来就要受尽痛苦,直至结束无用的生命才能脱离苦海”。
      
       托马斯.哈代在序言中叙述了他的写作目的:真切自然地把人间的烦恼和忧虑、嘲弄和灾难加以处理----它们会紧随人类最强烈的恋情而产生,直言不讳地讲述出人的肉体与精神之间展开的殊死斗争,指出理想破灭后带来的悲惨遭遇。
      
       哈代是戏剧化写作的大师,他是如此善于营造冲突和张力。裘德,这个父母双亡的可怜孤儿,可怜的身世加上悲剧性的性格,把这样一个人放置于一个保守、挣扎、暗流涌动的时代,就如同把羊羔推入到丛林、把小舟扔进了怒海,对于周围险恶世界,他们是那样的缺乏方向感、缺少抵抗力。正因此,裘德才三番两次地中了阿拉贝娜的伎俩,一次又一次被对淑的炙烈情感所灼伤,最悲哀的是,他到最后也没有翻过那堵梦想前的围墙。
      
       对于裘德这样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什么样的命运才不是悲剧性的? 让他实现他的理想吗?不,问题没有这么简单,首先来看看为什么会有理想主义这回事:会有理想主义是因为裘德这种敏感、单纯、善良的容易察觉到世间的丑恶,是出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用他自己的说就是他觉得社会存在着某些弊病,他试图试图改变它-----他的同情心几乎让他对做一个旁观者没有任何兴趣,他就是要行动。但是,他的激情,对于理想的激情,使他“如大多数热心于某一事物的人那样,对于该采取什么步骤,从不做详细的了解”。他也不会考虑他的计划是否可行。和几乎所有的理想主义者一样,他不缺少对抗现实的决心,但是他缺少对抗现实的能力,或者说支持-----这是显而易见的,不安于现实的人虽然多,但是愿意不顾一切愤然而起的人永远都比沉默的大多数要少!这就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剧根源!他们不得不在通往理想的艰险道路上茕茕独行。
      
       好吧,即使给理想主义者一个幻想般的赏赐------让他做上帝,他能做好吗?别忘了《冒牌天神》里布鲁斯-诺兰是怎样把世界弄得一一团糟的。上帝都搞不定的事情,凡夫俗子能做好吗?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想主义者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安于现实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大的悲剧!当然,命运是自己的,这时候裘德或裘德们可以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菲特洛桑发现的:
      
       “他发现,在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文明里,过度放纵自己天生的、不受约束的正义感和公平感,必然是要受到惩罚的。假如你希望享受到一般人的舒适和荣誉,你就必须照后天学得的、培养而成的正义感和公平感行事,而不要踩理财那粗野的爱心和仁慈。” 裘德可以根据这个要“矫正”自己------当然,如果他这么说,他也就不是裘德了。
      
       另一条是淑发现的:
      
       “请记住,人类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人,是那些在世间一无所成的人,而每一个飞黄腾达的人都或多或少怀着私心。忠诚者总是要失败的…….“慈爱并不寻求自身(引自《新约.哥林多前书》)” 你看到了,这句话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或许可以让裘德好受些。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比喻:据感知能力的不同(当然是指心灵的感知能力而不是某些器官上的),有的人非常敏感,有的人敏感度要小一些,裘德显然属于前者,像他那样的人,如果以地平线为界,那么,他的快乐能够达到山的巅峰,他的悲伤又能触探到最幽深的海底。而另一些人诸如阿拉贝娜,他们的快乐与忧愁总是逃不过平原的范围,偶有起伏,长久麻木。
      
       在与淑相处的日子里,裘德的理想和情感都达到了顶峰,他体会到了如临绝顶的快乐(是“鸟儿归巢”的时候吗?那时候他和淑还一起热爱着真理),也体会到了最沉痛的创伤(孩子的夭折、淑的离去、理想的幻灭)。如果生命只有一次(我说过我不相信人会“死”),像裘德这样的命运是值得过的吗?我得承认,讨论别人的命运是一件多少有些愚蠢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命运就如同他的内衣一样只能由他自己去判断。但是,如果让我在裘德和阿拉贝娜之间(不考虑性别)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前者。我也如此彻底得被裘德要重回基督寺前的那段理想主义宣言所打动:
      
       “我爱那个地方-----虽然我知道它是多么讨厌所有像我这样的人-----所谓的自学者-----它对于我们辛辛苦苦学到的知识多么不屑一顾,而它本来是应该首先尊重那些知识的;它怎样在嘲笑我们错误的音量和发音,而它本来应该说:我看出你需要帮助,我可怜的朋友……然而,它对我来说是宇宙的中心,因为我早年曾梦想过它:什么东西也无法改变这一点。也许它不久就会醒悟的,从而变得宽宏大量。我为此祈祷!……我愿意回到那个地方去生活-----也许死在那儿!”
      
       裘德真的死在了基督寺,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虽然他一生从未放弃地为理想奋斗了,但是还是令人遗憾地最后只剩下了无尽的失望和挫败。也许稍稍值得安慰的是,他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两个愿望:去看望一个女人和离开人世。当一个人把离开人世当作最后的愿望之一时,这是怎样令人心碎的悲哀啊?
      
       “为何光明要赐给那个痛苦的人,为何生命要赐给那个心中悲哀的人?”这是裘德在人世最后的一句话。
      
  •   字句会不会是指那些旧习俗。还有人们固有价值观念?
  •   “字句让人死”。。。。。。。
  •   嘿嘿,行文中,许之远的影子,如影相随啊。
  •   《裘德》。文字暴力。审美悲剧。嘿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