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的终结

出版时间:2013-7  出版社:杨天石 岳麓书社 (2013-07出版)  作者:杨天石  
Tag标签:无  

前言

再版序 辛亥之梦本书写于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作,目的在于记述先人们推翻专制、创立共和的思想和业绩。但是,由于排印匆忙,书稿有一些脱漏,常感遗憾。今年本书再版,得以弥补,我很高兴。在校正重排,并且增写了一两个段落之余,想起那年我还曾为《中国文化》秋季号写过一篇小文,题为《辛亥之梦》,概括革命先行者们当年做过的三个梦。在当前人们竞说“中国梦”的时候,重读该文似乎也还有点意思,因取之以做本书的再版序言。小文照录如下:辛亥革命时期,人们期待着一个新中国的出现,做过许多梦。概括言之,大致有三。一曰振兴中华之梦,二曰民主共和之梦,三曰民生均富之梦。还在1894年,孙中山在异国他乡的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兴中者,振兴中华也。那时,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国势疲弱,面临“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险,孙中山有感于此,呼吁国人发奋为雄,“振兴中华”,重建辉煌。选择何种政体呢?人们在饱受二千余年君主专制制度之苦后,自然选择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期望:四万万人一切平等,人民之事,人民共同治理。在这个新的社会里,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官吏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充分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宗教信仰等各种自由,享有选举、罢免、监督、批评、弹劾为自己服务的“公仆”的权利,以及创制、复决各种法案的民主权利,真正实行民治、民有、民享,创造出一种“各国制度上所未有”、“学说上也不多见”的“破天荒的政体”,成为世界上的“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为了避免西方世界已经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状况,孙中山在民族、民权主义之外,特别与众不同,创造性地提出了民生主义。孙中山期望,既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的“善果”,又避免其“弊端”和“恶果”,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不仅国家富强,而且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比较完整地概括了当时中国人对未来、对新中国的期待,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理论。从它1905年面世以来,曾经鼓舞了大批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前赴后继,虽断头沥血而甘之如饴,其结果是,六年以后,就在一个面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四亿的超级大国里,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成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的巨大跃进。其意义,不能低估。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百年来,中国人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漫长的一段路途。回首往事,不免思绪潮涌,感慨万端。人们也许会问,当年的梦想实现了多少呢?自然,答案会是各色各样的,难以尽述,也难以统一。然而,有一点,可能大家都会同意,这就是:辛亥之梦并未完全实现。我们的前面还有路,或者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就用得着孙中山说过的话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两年前的小文如上。希望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当年革命先行者的“梦”,了解他们为“圆梦”而奋斗的英勇实践,步武前贤,继续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去。著者,2013年4月于北京东城之书满为患斋

内容概要

《帝制的终结》是作者集五十年辛亥研究功力而创作的作品,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者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说明了辛亥这一段历史中从当权的袁世凯、载沣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持各种政见的人物的活动脉络。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内容并不是陈旧的史料铺陈,而是挖掘尚未被学界利用的新资料。作者采择众说而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处处可见他犀利独到的观点。

作者简介

杨天石,笔名江东阳、苏人、吴之民、梁之彦等,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中国书画家杂志》顾问、《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杂志编委、《同舟共进》杂志编委。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著书多种。《找寻真实的蒋介石》第一辑,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及全国31家媒体共同评定之2008年十大图书奖,获香港书奖,其第二辑获广东省委主办的南方读书节2010年最受读者关注的历史著作奖。《帝制的终结》,获《新京报》2011年“年度好书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孙中山由体制内改革转向体制外革命 体制内改革的试探——上书李鸿章_002 “振兴中华”伟大口号的提出_006 对清廷的最初一击——广州起义_011 伦敦被囚与《伦敦蒙难记》的写作_015 交结日本朝野_022 第二章体制内改革——戊戌变法运动及其失败 改良思潮的兴起_030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与公车上书_035 各地维新活动_039 变法高潮与“百日维新”_050 围园除后密谋与维新变法的失败_059 第三章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合作与破裂 康有为力图以武力使光绪皇帝复位_076 梁启超的文化宣传活动及其思想新趋向_079 革命、改良两派的合作与破裂_082 唐才常与自立军起义_087 孙中山与惠州起义_090 第四章清廷的新政和袁世凯集团的崛起 清廷推行新政_104 袁世凯集团的崛起_113 第五章新型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国内革命团体的出现 新型知识阶层走上政治舞台_120 拒俄运动与革命宣传热_128 黄兴与湖南地区的华兴会_143 湖北地区的科学补习所与日知会_145 蔡元培与江浙地区的光复会_148 岳王会与其他革命小团体_150 第六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与访问第二国际_156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_161 《民报》的出版与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_167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_175 革命报刊的继续发展_188 第七章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起义与暗杀活动 萍浏醴起义_204 同盟会的两广起义_207 光复会的浙皖起义_211 四川和东北的起义_216 广州新军起义与“三二九”起义_218 暗杀活动_222 第八章同盟会的内部矛盾与中部总会的成立 同盟会内部矛盾的发生_230 社会主义讲习会的成立与无政府主义派别的出现_232 共进会_235 五省革命协会的筹创与光复会的重建_237 东京同盟会本部的再兴_242 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_244 第九章立宪运动与清廷的集权 五大臣出洋与清廷预备立宪_250 立宪政团的组建_251 清廷的官制改革_256 宣统即位、载沣摄政与国会请愿运动的兴起_258 “皇族内阁”的建立_269 第十章各类群众斗争的发展与保路、保界运动的发生 城乡人民自发斗争_274 抵制美货与收回利权运动_278 保路运动_285 保界拒约运动_294 第十一章武昌起义,清朝覆灭 武昌起义_302 各省响应_316 南北议和_329 列强动态_334 民国建立_341 清帝退位_353 结语:帝制终结,专制难除_367 附录 辛亥革命与共和知识分子——对一种传统观点的质疑_370 孙中山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_382 师其意不用其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二题_386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原始社会实行氏族民主制,无所谓帝制。帝制,全称君主专制制度,或称皇权专制主义,源自原始社会的酋长制。中国传说中的尧、舜禅让应该属于氏族民主制,而夏禹传子应该是帝制的雏形。公元前221年,出生于赵国邯郸的三十九岁的嬴政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帝国。他自称始皇帝,设想此后的历史就这样“二世”“三世”地传下去,万世一系,以至永远。“百代都行秦政法”,秦帝国虽然二世而亡,此后的中国,朝代不断更迭,君主专制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始终是中国的统治制度,延续长达两千多年。 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1.皇帝掌握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都集中到一个没有任何限制、不受任何监督的个人身上。因此,社会兴衰、国家强弱、民生苦乐,也均系于一人之身。2.实行终身制和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继承原则的世袭制。皇帝没有任期,童稚幼儿可以登基,老昧糊涂不须去职。其人不论德或不德、才或不才,即使是痞子、流氓或者低能、弱智,均可按照宗法血统原则承袭。3.以天命论为护符。皇帝又称天子,宣称其统治的合法性来自天命,神圣不可侵犯。反对皇帝,那就是逆天,是最大的罪恶和不道。不论是庸君、昏君,甚或暴君,人民都只能接受、拥戴而无权另择。因此,君主专制制度是一种十分落后、十分腐朽的制度,它和中国自给自足的地主—小农经济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的中古社会——皇权专制地主小农社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封建社会,使中国长期陷于发展缓慢、滞后的状态。①然而,这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在1911年被推翻了。那一年,按照中国传统的纪年,是辛亥年。当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从那一刻起,历史老人突然青春焕发,健步如飞。自武昌新军打出第一枪起,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诞生,不过前后80多天,三个月不到。如果从孙中山在异国他乡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伟大口号算起,也不过17年。在一个幅员辽阔、浩瀚无垠的超级大国里,推翻绵延多年、根深蒂固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如此迅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凡革命,大都免不了流血、牺牲、破坏。有一种说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动。辛亥革命前,康有为曾经以法国革命为例吓唬人们说,革命会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伏尸百万,然而,辛亥革命虽然有流血、有牺牲,但是并不大,社会更没有大破坏。苏州反正时,为了表示象征意义,只命人挑去了巡抚衙门屋顶上的几片瓦。旋踵之间,制度大变,出现了新旧两重天的迥异局面。这不能不说也是个奇迹。 辛亥革命之所以胜利快、代价小,原因很多,其原因之一在于满洲贵族集团的“自作孽,不可活”。

编辑推荐

《帝制的终结》编辑推荐:1.学术界泰斗级人物少有的历史普及读物。此书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独具风格的叙述风格。2.大量颠覆主流史学的观点,奇特、有趣的论断层出不穷。3.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帝制的终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本书呈现了许多历史镜头,历史可鉴。书名如加一字更好:“清”帝制的终结,也可对应“专制难除”。否则万岁几十年不好理解。
  •   回顾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史实,值得珍藏。
  •   书很不错,内容很详细,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买来看得,很好
  •   两杨都有代工吧,我个人认为。
  •   现在的书都这样,没多大可读性。
  •   杨天石先生是我喜欢的历史研究者之一。在当今中国,能跟汪荣祖、许倬云、史景迁、费正清、宇文所安、鲍大可相比的历史研究者为数寥寥。我们的历史研究人员,一是限于观念和方法、二是限于史料、三是限于外语能力,很少能提出新的观点,更别说体系了。杨先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民国史。他能透过纷繁的史料,不戴有色眼镜,梳理和总结民国史,致力于弄清诸多头绪中各种力量促成的民国历史,有许多真知灼见,难能可贵。这本《帝制的终结》,是他的力作之一。谈到戊戌变法,他一反人云亦云的观点,指出了康有为等人的鲁莽灭裂,陷光绪皇帝于万劫不复,在海外又不顾光绪皇帝的安危,大肆敛财的卑劣行径,令人耳目一新。其它的诸多论述,请见本书。平装本,有少许错字。如今,没有错别字的书,几乎没有了。推荐!
  •   做活动拿下 杨天石先生的杰作 值得拜读
  •   应该是本好书,可大家写的书术语太多,有的对于我这个初中生来说看不懂
  •   纸质比较好,一摸兜知道百分百是正版的
  •   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是失败,很是说明问题。
  •   晚清到民国,买了好多书,慢慢看了
  •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下次看到自己喜欢的书还会到亚马逊来买。
  •   作者无疑是近代史大家,写的东西独具风格,仔细品读很有启发。能够在通俗一点对我等业余爱好者更是一个福音。
  •   内容选材简洁,准确,叙述客观,值得一 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