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尽头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比尔·麦克基本、 柏成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比尔·麦克基本  译者:柏成鹏  

前言

辞尊居卑  为所当为    ——珍爱地球家园    人类的家园,就是我们所处的地球。这个地球作为浩翰宇宙中一颗行星,已有45亿年的历史。本书作者比尔·麦克基本说,假如地球的年龄只算作1天的话,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只生活了1分钟。5.4亿年前,地球从冰期进入了一个明显暖湿的世界。这时,海洋中的微生物演变成几千个新的物种,为现代生命形式奠定了基础。在人类社会的一两万年时间里,自然界一直慢慢悠悠地演变着。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的变化明显地加快了。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气候的变化,我们周围的自然界也大大地改变了模样。坐在飞机上,俯视广袤的大地,更容易看到这种明显的变化,也更清楚地看到人类的行为对大自然的欺凌和毁伤。本书作者认为,大自然历经沧桑变化,我们很难看到原生态的景观了。随着人类对大自然观念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若即若离,甚至紧张别扭。作者指出,自行其道的自然界,如果不加以维护,就会走到尽头,行将消亡,或已经部分消亡。    在影响自然界的诸多因素中,全球变暖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从古至今,气候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1979年到今天是科学家们对全球变暖的观点出现巨大分歧的时期,因为地面温度计显示相当强的变暖趋势,而卫星和高空气象的数据则显示变暖的趋势很微弱。气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其稳定性很不平衡。20世纪上半叶,气候学的研究还是一潭死水,为数不多的气象学家只从事一些枯燥乏味的苦力工作。那时的美国气象局大部分“专业人士”都没有任何大学文凭。实际上,气象学的研究涉及很多学科,极其深奥、极其复杂、极不稳定,甚至很不可靠。现在所说的全球变暖是无数的科学家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经过无数次讨论才达成的一致的判断。简而言之,由于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全球气候日趋炎热。在温室气体中,水蒸气约占60%,二氧化碳约占20%,其他气体如臭氧、一氧化氮、甲烷约占余下的20%。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确认气候变暖,并归咎于人为因素。    然而,由于气候现象极为复杂,有些科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一些怀疑论者认为,气候变化还不太明显,而且也只是暂时现象。气象科学家之间爆发了公开的学术冲突,有时还有尖酸刻薄的辱骂和人身攻击。有些科学家说,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下一个冰期,这个冰期可能还有成千上万年之遥,但却是无法避免的,地球的确是在不断地变暖,但我们正处于一个较长的冰原生长期。他们认为,世界气候本身就有周期性的变化,1500年一变,冷热交替,不必恐慌。他们说,地球变暖的因素很多,包括太阳的活动,地球绕日轨道的形状,宇宙射线的变化,等等。他们说,人类根本没有对大自然产生重大变化的能力,还说旨在二氧化碳减排的《京都协定》是最大的全球变暖谎言。有的人还倒过来说,二氧化碳的变化是气温变化引起的,二氧化碳不是驱动气候系统的原动力。一些怀疑论者提出:地球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冰川期。有些说法简直很吓人:我们可能处于10万年气候变化的边缘。当大冰期到来时,气温可能急剧下降15℃。高纬度地区还可能下降40℃。届时,美国的北部地区可能逐渐被1600米厚的冰层覆盖起来。一位备受尊敬的美国科学家说,冰川时代可以随时开始。远古时候的气候曾发生过突变,这种突变使古代世界的整个文明都没落了。但是,总的说来,与温室效应的大量证据相比,怀疑论者(也是诚实的科学家)的资料远远不够,而且很难站住脚。    无休无止的孜孜不倦的苦心研究,力图解释事物的本质,这是科学家们的本性和天职。天气日趋炎热或日趋寒冷,对人类均非好事。面对科学家们的争论,我们必须听取两种不同的声音。如今,尘埃基本落定。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全球天气逐渐变暖,而且是人类行为造成的。本书作者赞同这种主流观点,并且详细地讲述了各种温室气体的形成和危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和破坏力。从地面反射上来的红外线辐射有一部分被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了,二氧化碳所吸收的热量促使气温升高。大多数科学家和大多数人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有一个不太轻松的看法。公众的看法和科学家的看法也相互影响。现在,全球变暖几乎是个无需争辩的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含氯氟烃和水蒸气等),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各种威胁,如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暴风雨的肆虐、大量物种消失、疾病蔓延,等等;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变暖这一恐怖现象,等等。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呢?我们中很多人曾经受过这样的教育:人定胜天,天无绝人之路。天气炎热吗?我们可以像美国一样生产很多空调。海平面上升吗?可以像荷兰人一样筑个大堤,或者加高大堤,沿海城市依旧傲然于世。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有聪明的脑袋,可以发展基因工程,使人类和各种物种更能适应炎热的天气,获得更加丰富的食品。以前还听到有人这样宽慰大家:地球上没有资源了,热得过不下去了,我们可以飞到别的星球上生活(要知道,太阳系外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可能对我们有点儿希望的行星距地球有4.1个光年)。作者比尔·麦克基本把这些人的想法归纳为对抗性思维: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一代人之前,这儿曾流行过一种时髦的斗争哲学:战天斗地,其乐无穷;人类大声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本书作者和其他许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而认真的思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说,面对正在走向尽头的自然界,我们应该清醒了。我们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减排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芸芸众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其所思所言所行,实在难以免俗。作者提出了一种辞尊居卑的观点,希冀建立一个崭新的谦卑和谐的世界:万物无下品,莫以人至尊。他的观点超越了普通人的思维,超越了物欲横流的时代,其悲天悯人的程度甚至超越了大慈大悲的佛教的禅心。我们既要爱护自然界中机灵可爱的飞鸟走兽,也要爱惜自然环境中寂寂无语、默默奉献的植被山川。这不是我们居高临下地垂青它们,而是人类与自然应有一种平等相处的关系。我们人类经过了亿万年的进化,头脑如此发达,思维如此复杂,科技如此先进,怎么让我们与其他低级生命形式(包括动物和植物)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平起平坐,不分高低贵贱呢?作者苦口婆心地指出,为了拯救日暮途穷中的自然界,我们要善待其他物种,维护其他物种生存的权利。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生身父母和衣食父母。我们要接受深层生态学。维护大自然,责无旁贷。    比尔·麦克基本对自己的观点作了详细的解释。他的推心置腹的态度和语重心长的诠释,的确感人肺腑。他对待大自然的辞尊居卑的态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首先考虑了人类的生存,当然同时也考虑了生态的福祉。他的博爱主义精神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广阔的想象世界。保留一个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洁净光鲜的自然界是我们留给子孙万代最宝贵的财富。青山依旧在,岁岁夕阳红。在无比强大的自然力(如干旱、飓风、洪水等)面前,世人常常会想到上苍。在茫茫无垠的太空里,有什么上苍呢?我们无法想象会有一个人类模样的上帝(或真主或菩萨)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地掌控着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如果要说什么上苍,那只是各种各样无比简单、且又无比强大的自然规律、自然力与各种各样复杂得匪夷所思的自然现象的和谐的结合。而人类的行为动机往往并不简单。一旦我们的私欲超过了警戒线,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我们或我们的后代就会得到报应。人生短暂,有时候我们无法想象遥远的过去或遥远的将来。全球变暖,自然界遭受毁损,没有人能够豁免。这就需要我们大家高瞻远瞩,群策群力,但更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措施。本书作者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全世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重大问题,我们都需要作出调整,这对于某些人、某些国家而言是较为困难的,但我们无法漠视科学家的观点。我们要有所作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维护地球生态,实现持续的发展。写到这里,译者想到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智慧: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就是说,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自然规律维护生态福祉,做我们应当做的事。虽然负面新闻也不少,但我们还是高兴地看到,我们国家很多原生态景观得到了保护,很多地方大面积植树造林,营造湿地,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空气、水和土壤的质量得到了提高,高耸的大烟囱不再冒出滚滚浓烟,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和谐了。当然这方面的成就应归功于各级政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综合性环保措施。    人类生存依赖两大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社会也依靠自然界)。人与自然是一种休戚与共、生死相伴的关系。我相信,每一个人读完此书,必定有所感悟:感悟于悠悠天地之演变,感悟于恢弘自然之美妙,感悟于天人和谐之宝贵。感悟的程度因人而异,但这种感悟,便是作者撰写此书的宗旨,也是本人翻译此书的目的。

内容概要

《自然的尽头(珍爱地球家园)》是一本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读物。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和分析了地球的现实状况;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预测了地球的未来。《自然的尽头(珍爱地球家园)》作者(比尔·麦克基本)认为,大自然历经沧桑变化,我们很难看到原生态的景观了。

作者简介

作者:(美)比尔·麦克基本 译者:柏成鹏

书籍目录

感谢序言第一部  现实的状况  新的大气层  自然的尽头第二部  不远的将来  没有兑现的承诺  狂妄自大的思索  荆棘丛生的小路

章节摘录

自然界,在我们看来,是天长地久、永无尽期的。自然界的演变,极其缓慢,经历了许多历史时期。其地质年代的名称,我们还是在中学生物课本上学到的——什么泥盆纪、三叠纪、白垩纪、更新世,等等,如今往事如烟,印象模糊。自从达尔文以来,自然科学作家们孜孜不倦地强调,大自然的演变过程,年代久远,漫长得无法想象。“慢慢悠悠,慢条斯理,自然界的巨大变化如此悠悠荡荡,悠悠晃晃。”上个世纪交替之时,约翰·布勒斯如此写道,“东方人想要了解永恒的奥秘,说如果把一块薄薄的面纱放在喜马拉雅山顶上,1000年掸一次,等到喜马拉雅山给掸成粉末时,永恒的时间只能算开了个头。我们山上的岩石就是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给风化成尘土的。”我们听说,假如地球的年龄只算作一天的话,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只生活了1分钟。地球漫长的岁月已牢牢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三叶虫的年龄大约有1000万年。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差不多1400万年。因为即使是100万年的岁月也是遥不可测的。我要说的是,没有什么事物是一蹴而就的,自然界的演变时间采用的是不可思议的“地质”年代。    人类的时间概念,从本质上说是谬误的。上帝造物论者不懂科学,蒙昧无知,他们相信地球在千百万年前突然出现的说法,但他们比我们这些人更直觉地了解地老天荒。我们所了解的世界,也就是进入文明状态的人类世界,其中的北美、欧洲和其他地区,气候暖和得足以养活大量的人口。这个世界的生存年代是可以想象的。人们在1万年~1.2万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北部地区开始聚集,成为一个简陋粗糙的社会。以30年为1代人的时间,那就是330~400代之前的社会。今天我坐在案桌旁,可以回想到我家5代人之前的情况——我看到过4代人的各种照片,也就是说,从文明社会开始到现在,我只能回想到其中1/60的情况。一个资深地质学家也许可以使我看到我之前十几代人的情况。我可以想象我们大部分祖先是如何生存的。根据地质学家的发现和《圣经》中记载的情况,我可以了解遥远的埃及法老统治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但这个时期到今天,也只是人类1/3的历史。265代人之前,捷里科曾是一个有围墙的城市,人口只有3000人。265代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但远不如60亿年那么遥远,那只是一段匪夷所思的漫长时间。    或者可以这样考虑:地球上有些植物就像我们的文明社会一样古老。不是讲植物的种属,而是指某一棵植物。加利福尼亚州红杉树国家公园里的谢尔曼将军树可能是2000岁,即文明社会1/3的年龄。南极洲某些地衣的年龄可以追溯到l万年前。美国西南部的沙漠里有一种木榴树,据估计已有11 700岁了。    在文明社会的一两万年历史里,时间的行进不是步调一致的。我们实际上认识的世界也许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我们的的确确说得上了解的世界可追溯到工业革命。我们真正感到生活得舒适的世界只能回溯到1945年。例如,直到二次大战后,塑料制品才被广泛使用。    换言之,我们对渺若烟云的未来所确立的意识,显然来自于悠远无期的过去。我们自以为有一种关于遥遥无期未来的意识,但纯属梦幻泡影,虚无缥缈。诚然,自然界的演变慢慢悠悠,时快时慢,花了几十亿年的时光才把我们人类从软泥中进化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时间的脚步总是停滞不前、慢慢腾腾的。有些事情——很多重大的情况,转瞬之间就发生了。当然,自从广岛原子弹事件以来,我们就知道此说不假,但我要说的不是那种迅雷不及掩耳、一触即发的事件。我是说,过了1年、10年或一辈子的时间,可能会发生重大的、剧烈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我们现在坦然地知道地球板块飘移的怪诞说法,知道世界各大洲可以在原子弹爆炸的瞬间里灰飞烟灭,被夷为废墟。即使知道如此这般,我们似乎也意识到,平日里不会出现这种猝不及防的巨变。然而,实际情况会不期而至。例如,在过去的30年中,排放到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已增加了10%以上,与空气的比例从百万分之315增加到百万分之350。在过去的10年里,西德被酸雨毁坏的森林所占的比例已由不足10%增加到50%以上。根据世界观察研究所的报道,1988年,自从会饿死人的拓荒时代以来,美国人所吃掉的食物第一次超过了种植量。布勒斯又写道:“有一个夏日,我在乡间道路上悠然散步,边上就是我出生的农场,我的对面是一段石头墙,离我不到三四码,突然之间轰然倾斜倒塌。要知道,在这之前,万籁俱寂。在周围毫无动静、阒然无人的氛围中,这种倒塌事件使人胆战心惊,驰魂夺魄。这是墙体中半个多世纪的原子变化所积聚的能量骤然释放所致。一些沙粒承受了穷年累月的压力,其余情况则是重力发挥了作用。”    同样令人聊以自慰的是,我们认为时间漫长得无法想象,而地球也大得无以伦比。虽然,随着太空飞行时代的到来,人们时髦地把这个星球描述成无边的黑暗和寒冷中一颗有着生命的小球,但是这种形象从来没有在我们的心里扎下根来。对我们任何人来说,地球是个硕大无朋的庞然大物,在我们的感觉里是“无边无际”的。或者,如果我们用平面的距离想象地球的面积,地球的确是庞然大物。即使是经常上天遨游的飞行员,视野广大,飞行千里万里,也只能目睹地球表面微小的一部分。即使最坚忍不拔的水手,也只是在浩瀚的海洋上留下一道一道细细的航线而已。我家的房子位于纽约州北部阿迪朗达克山区,与曼哈顿之间隔着广大的空间——驾车驶过美国的一个州需要5小时。从我家到公路尽头的邮局是6.5英里的行程,骑自行车要25分钟左右,驾车则需八九分钟。这段路我步行要花1个半小时。骑车走这段路时会经过贝特曼沙坑,看到那个墓园和一个瀑布,还会看到阿伦山,如果把这段路竖立起来,极天际地,就会高出珠穆朗玛峰顶1英里,在那样的高空,空气稀薄,人只能靠人工设备呼吸。在这个令人憋闷的空间里,往上就是臭氧层。下面则聚集着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以及维持生命的世间万物。    我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什么新的看法。我再说一遍,这样讲只是为了强调我的时间观念。这个世界没有我们仅凭直觉所想象的那么大。空间之逼仄如同时间之短促。例如,一辆普通的美国汽车1年平均行驶1万英里,这1年里排放到大气层中的碳相当于汽车本身的重量。你可以想象一下,每一辆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向空中排放1吨碳,整个天空就不会一片蔚蓝了。    由于世人对时间和空间抱着乐观的看法,一些比较次要的误解歪曲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你想想看,美国未能转而采用公制度量衡系统,就像我当初那批中小学生一样,我花费很多时日,在教室聆听老师讲解公升、公尺、公顷以及所有其他符合十进位制逻辑的测量单位,但是学了就忘。除了我们中当了科学家的人之外,我们都是学了就忘。我们在美国不使用这些单位。结果,要是我读到这么一句话,“从今天到2000年,地表温度会升高0.8摄氏度”,这个读数不如华氏1.5度那样吓人。同样,“海平面上升90厘米”,听起来不像上升1码那样凶险莫测。要是你仔细想想,在一个正常坡度的沙滩旁边,这样的升温就会使目前的潮汐线朝陆地延升90米(那就是295英尺),你的感觉就截然不同了。也是差不多同样的道理,我们用于测量土壤和水的各种成分的对数表——pH值——会像游乐宫里哈哈镜一样歪曲现实,普通人平时是不会天天使用这个表的。例如,正常的雨水,其pH值是5.6。但是,降落在阿迪朗达克山区的酸性雨水,其pH值是在4.6~4.2之间,也就是酸度提高了10~14倍。    ……    P3-6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并不以侈谈世界末日而耸人听闻,而是预测污染对火自然的致命伤害。捧读此书,读者必定会重新评估自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业烟雾让人越来越看不清夜空中的繁星了。    ——每日新闻(洛杉矶)        ◎麦克基本的《自然的尽头》具有与雷切尔·蕾森的《寂静的春天》同样重要的位置。    ——巴尔的摩太阳报        ◎本书于1989年问世,之后译成了20多种语言,本书扭转人们对自然和地球的看法,满腔热忱地呼吁进行珍爱地球的变革。

编辑推荐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我们中很多人曾经受过这样的教育:人定胜天,天无绝人之路。天气炎热吗?我们可以像美国一样生产很多空调。海平面上升吗?可以像荷兰人一样筑个大堤,或者加高大堤,沿海城市依旧傲然于世。……作者比尔·麦克基本把这些人的想法归纳为对抗性思维: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一代人之前,这儿曾流行过一种时髦的斗争哲学:战天斗地,其乐无穷;人类大声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自然的尽头(珍爱地球家园)》作者(比尔·麦克基本)和其他许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而认真的思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说,面对正在走向尽头的自然界,我们应该清醒了。我们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然的尽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