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体与性体

出版时间:2013-7  出版社:牟宗三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06出版)  作者:牟宗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心体与性体(套装上中下册)》是当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的代表作。该书以儒学三期发展划分学说为依据,以现代儒学的观点来解析宋明理学,主要列举了宋明儒学当中的九个主要代表人物,即: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胡宏、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刘宗周,提出了著名的三系说,站在传统儒家的立场上,应用现代西方哲学进行概念逻辑分解的方式,把他们分成了三系,即:胡宏和刘宗周为一系,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一系,程颐和朱熹为一系(其中周、张、大程开风气之先,尚未分组)。进而认为前两系为传统儒学正宗,程颐与朱熹自成一系,为儒学之歧出(这是该书问世三十多年里最受争议的地方)。通过这种分析,牟宗三阐述了相对于先秦开创的儒学,宋明儒学为什么被称为新儒学,它的创新之处在哪里,它对传统儒学的继承是什么,等等,重要的学术问题。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形态上树立了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典范,把传统儒家思想提升到了现代哲学的层面,为当代新儒学构建了新颖的哲学理论体系和基础,《心体与性体(套装上中下册)》也因此被视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牟宗三(1909-1995),宇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于1927年人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夺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以讲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为主。1949年去台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讲授逻辑、中国哲学等课程。1958年与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励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0年去香港,任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讲中国哲学、康德哲学等。1974年退休后,专任新亚研究所教授。1976年又应台湾教育部客座教授之聘,讲学于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处。1995年4月病逝于台北。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作出巨大贡献。

书籍目录

《心体与性体(上)》目录: 第一部综论 第一章宋明儒学之课题003 第一节正名:宋明儒学之定位005 第二节所谓“新儒学”:新之所以为新之意义013 第三节宋明儒之课题019 第四节宋明儒之分系039 第二章别异与简滥055 第一节横渠明道之言理或天理057 第二节明道之自体上判儒佛以及其言天理实体与伊川朱子之不同069 第三节存在之理与形构之理之区别079 第四节存在之理与归纳普遍化之理之区别089 第三章自律道德与道德的形上学101 第一节论道德理性三义103 第二节康德所以只有“道德的神学”而无“道德的形上学”之故123 第三节“道德的形上学”之完成151 第四章道之本统与孔子对于本统之再建165 引言167 第一节孔子前性字之流行及生性二字之互用与不互用171 第二节孔子后言超越意义之性之传统背景—《诗》《书》中所表现之道德总规与政规180 第三节孔子所以不常言“性与天道”以及子贡所以言“不可得而闻”之故188 第五章对于叶水心《总述讲学大旨》之衡定195 引言197 第一节尧与舜:以器知天与人心道心198 第二节禹与皋陶:《皋陶谟》之天叙、天秩、天命、天讨、天聪明、天明畏202 第三节汤与伊尹:《汤诰》“降衷、恒性”与《中庸》“天命之谓性”203 第四节文王与无声无臭207 第五节周公与原始的综和构造212 第六节孔子与仁教213 第七节曾子与“孔子之传统”兼论忠恕一贯223 第八节孟子之开德与言治241 第九节《易传》与周张二程256 第二部分论一:濂溪与横渠 第一章周濂溪对于道体之体悟277 引言279 第一节濂溪《通书》(《易通》)选章疏解281 第二节关于《太极图说》309 第二章张横渠对于“天道性命相贯通”之展示359 引言361 第一节《正蒙·太和篇》第一疏解:道体义疏解378 第二节“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性体义疏解419 第三节“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心体义疏解455 附录佛家体用义之衡定489 …… 《心体与性体(中)》 《心体与性体(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宋明儒学之课题 第一节正名:宋明儒学之定位 宋明六百年之儒学通常亦名“宋明理学”。“理学”之“理”字固有实指,但人可就表面只想其通泛之意义。平常有词章、义理、考据之分,就《易经》言,有象数、义理之别。若如此使用“义理”,则“义理”一词便甚通泛,其意当是普通所说之“道理”或“理论”,或如今日所说之广义之“哲学”。若依此意义之“义理”想宋明理学之“理”字,则太通泛,不能标明其特质,亦不能使人知其与先秦儒家之关系。是以若用“理”字去想宋明儒学之所讲,则须有简别。 先秦典籍未有依“理”之不同划分学问者。开始作此区分者是汉末魏初之刘劭。其《人物志·材理篇》第四云: 夫理有四部,明有四家。……若夫天地气化,盈虚损益,道之理也。法制正事,事之理也。礼教宜适,义之理也。人情枢机,情之理也。四理不同,其于才也,须明而章。明待质而行。是故质与理合,合而有明。明足见理,理足成家。是故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质性警澈,权略机捷,能理烦速,事理之家也。质性和平,能论礼教,辨其得失,义理之家也。质性机解,推情原意,能适其变,情理之家也。 据此,则理分四部,即道理、事理、义理、情理。其所谓“道理”即天道之理。其所谓“道理之家”,其心目中大体是指“道家者流”而言。实则儒家亦讲“天道”。其所谓“事理”是就政治制度与政治措施两面而言。其所谓“事理之家”是就政治家以及有处事之才之人而言。若就依理成学而言,此当属于政治哲学(包括人法而言)。此是依横的与静的观点说“事理”。若复依纵的与动的观点看事理,则当属于“历史哲学”。其所谓“义理”是指礼乐教化而言,此是属于道德的,非通泛之义理。其所谓“义理之家”大抵是指“儒家者流”而言。其所谓“情理”与“情理之家”大体可包括于“事理”与“事理之家”中。“事理”是政治性、历史性的,而“情理”则比较偏于社会性的。明“情理”者虽不必能进而为“事理之家”,然“事理之家”必通“情理”。 依以上四理之分,宋明儒所讲者当是兼摄“道理”与“义理”两者而一之之学。“道理”是儒家所讲的天道、天命之理。“义理”是自觉地作道德实践时所见的内在的当然之理,亦不只是如刘劭所说之“礼教宜适”之只为外部的。 但此四理之分当然不能尽此“理”字之全部意义。友人唐君毅先生依中国思想史之发展,分理为六义:一是文理之理,此大体是先秦思想家所重之理。二是名理之理,此亦可指魏晋玄学中所重之玄理。三是空理之理,此可指隋唐佛学家所重之理。四是性理之理,此是宋明理学家所重之理。五是事理之理,此是王船山以至清代一般儒者所重之理。六是物理之理,此为现代中国人受西方思想影响后特重之理。此六种理,同可在先秦经藉中所谓理之涵义中得其渊源。如以今语言之,文理之理乃人伦人文之理,即人与人相互活动或相互表现其精神而合成之社会或客观精神中之理。名理玄理之理是由思想名言所显之意理,而或通于哲学之本体论上之理者。空理之理是一种由思想言说以超思想言说所显之理。性理之理是人生行为之内在的当然之理而有形而上之意义并通于天理者。事理之理是历史事件之理。物理之理是作为客观对象看的存在事物之理(《中国哲学原论》第一章《原理》上一《导言》)。

编辑推荐

《心体与性体(套装上中下册)》是国学热退潮之后,出版的一套具有文化反省意义的经典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心体与性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书不错,快递给力,得好好读书了。
  •   期待已久,值得一收!
  •   封皮有损坏,为什么又是封皮损坏?
  •   封皮有损坏,除了这一点都还可以。。。希望商家以后可以好好保存书。。。
  •   牟宗三的代表作,对儒学深层次的挖掘,力荐国人阅读。
  •   能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了,是达人。把说不清楚的问题说清楚了,是智者。达人也许不容易做到,智者更需要丰富学养的基础。牟先生是为智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