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李海培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李海培
前言
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第一部)已经按期摄制完成。本人不胜荣幸,享受了先睹的愉悦。 片名《百年巨匠》就很有意思,引人兴趣,发人深省。《百年巨匠》集中全面地展示了近百年中国画坛美术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这些巨匠都是近百年引领中国美术的著名画家,他们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和精彩人生为中同近现代美术史和文化史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百年巨匠》由中央新影集团和北京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计划拍摄画坛巨匠12人,每人分上、中、下三集,每集30分钟,共36集,1080分钟。第一部将推出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干、黄宾虹;第二部正在拍摄,将推出关山月、傅抱石、潘天寿、林风眠;第三部将推出李可染、吴作人、李苦禅、刘海粟。 这部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通过精心构思的镜头和言简意赅的语言,将逝去的画坛巨匠还原成鲜活的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画卷和不朽的美术作品,讲述他们最具价值而又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包括动人心弦的情感经历),表现他们艺术创造的艰辛和创新精神,探究他们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深层次地展示他们的心路和艺术历程。 《百年巨匠》大量展现了画坛巨匠生前多个时期的原貌、创作的原作、用过的原物和生活过的原址等,并巧妙组合,将他们的人生重要经历进行场景再现。本片还大量展现他们的亲属及其后人、弟子及其后人、友人及其后人和历史见证者等或亲历或亲见或亲闻的口述,还原历史,亲切感人。对于无法拍摄还原的历史场景和特殊背景,摄制组采用三维动画手法进行写意,营造氛围和意象。 在本片中出现了中国当代美术界一批著名画家和专家,包括靳尚谊、刘大为、冯远、杨晓阳、许江、郎绍君和刘曦林等。他们深入浅出地解凄了画坛巨匠不同阶段、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并且把许多作品联系起来,阐明画坛巨匠的美术造诣、创作风格和美学观念及其为什么能成为巨匠,《百年巨匠》摄制团队正是以这些著名画家和专家的学术支持为后盾的。《百年巨匠》的旁白解说严堇恰当,简洁明快,既有文学性,又口语化,让懂绘画的人与不懂绘域的人都会产生兴趣。 这些巨匠活跃在中国画坛的年代正是近百年中国社会历经沧桑巨变的一个特殊年代。本片形象生动而叉明白地告诉观众,巨大的社会形态跨度对他们的思想行程和艺术道路影响至深。他们大都出身贫寒,但都怀有远大的理想和超凡的意志,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情怀,对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将艺术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用艺术改造现实,实现理想,开创了一代中国美术创新之先河。他们既是巨匠又是凡人,既是杰出的画家又是谦逊的学者,其艺术风范和人格魅力堪称一代楷模。他们丰富的人生和艺术经历及为世人留下的不朽的美术作品,构成了中国近百年绚烂的美术大观,是代表这个时代的优秀文化遗产,本片36集全部拍摄完成,将重现12位画坛巨匠的人生轨迹和绘画艺术,相当于重新梳理了一遍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本片还突出表现了这些画坛巨匠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历练。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历练是成就他们艺术的主要原因,他们以毕生的力量把生命的感悟画上纸面。当下中国美术界不乏文化功底深厚、人生所练丰富、创作水平又高的画家,但有些画家文化功底浅,人生历练少,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味在表面上下功夫,作品外表浮华,内涵鲜见。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本片摄制团队旗开之初就提出“国际水准,精品意识”的创作原则。综观之,本片思想性和艺术性皆强,而且纪实性和现场感俱佳,具有不可多得的文献价值。本片格调高雅,故事精彩,人物丰满,叙述巧妙,镜头精美,可看性强。摄制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坚持去伪存真,没有录入无法考证的民间传说和夸大其辞的故事,没有低级趣味和噱头。摄制团队在贯彻既定的创作原则上是成功的。本片无疑是成功之作。
内容概要
《百年巨匠:徐悲鸿》大量展现了画坛巨匠生前多个时期的原貌、创作的原作、用过的原物和生活过的原址等,并巧妙组合,将他们的人生重要经历进行场景再现。《百年巨匠:徐悲鸿》讲述了徐悲鸿的故事。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命运之舟 第一节绝处逢生 第二节启蒙 第三节碧微 第四节二度出洋 第二章艺术之帆 第一节为人生而艺术 第二节初到法国 第三节巴黎美院寻踪 第四节真宰上诉天应泣 第五节狮吼 第六节克告小成 第七节婚姻的暗礁 第三章信念之舵 第一节南国义 第二节二徐之争 第三节危巢 第四节情缘交错 第五节以画笔作武器 第六节时光倒流七十年 第七节悲鸿生命 第八节忘年之恋 第四章领军之师 第一节从重庆到北平 第二节一口反万众 第三节为人师为人父 第四节破晓阴云 第五节回归平和 第六节不曾瞑目 第七节遗作流芳 第五章解读悲鸿 第一节悲鸿影响力 第二节对徐悲鸿的误读 第三节悲鸿式改良 第四节时代造就悲鸿 尾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就在徐悲鸿准备创作大型油画《当代愚公》时,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遗憾的是,这幅《当代愚公》在他头脑中构思良久,却终究未能被画在纸上流传于世。 采访中,廖静文女士对徐悲鸿怎么得的这场大病记忆犹新:“因为悲鸿多年高血压,我怕他睡不好觉,所以我不跟他睡在一个房,因为有了两个孩子,我带着儿子、女儿睡在另一间房,他一个人睡一间房。平常他都是起得最早的一个,起来就工作,他的习惯是不管接到谁的信,第二天就回,所以他起得早,把头天的信都回完。然后等我起来了,我们就吃早饭,吃完早饭他就去上班了。他从导沭整沂工地回来以后,正准备要画那个大画,那天早晨,他没有早起,我就以为他出差太累了,让他多睡一睡,没有去叫他。但是我等了又等,他一直没有起来,我觉得有一点不正常,就走到他房门前轻轻地推开门看,看见他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我就问他怎么了?他就告诉我,夜里感觉头部抽了几下,他就觉得一边腿和一边手都不太能动了。” 徐悲鸿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在医院一住就是四个月,此后又在家休养了将近一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惦记着美院的教学工作,执意要妻子扶着他去学校看看。去了之后才发现,学生们画素描时已经不再使用他主张的法国学院派常用的炭精笔,而都改成了苏联美术院校时兴的硬铅笔。这个现象令他感到非常遗憾,他对廖静文说:“病了一场损失太大了,我一定要挽回。” 新中国成立初期,什么都要学苏联老大哥,连中央美术学院也来了一位苏联专家当副院长,他们主张使用铅笔画素描。而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时画素描用的都是炭精条,他认为用这种工具可以更好地体现块面的阴影。 徐庆平向我们细心地解释了一下这种炭精笔的特点:“你看他(徐悲鸿)那些素描,画得非常精细,有的那小的素描连那个脚上的一条条的筋都能看得很清楚,那么劲道的素描都是用炭精条画出来的,一种像小手指头这么粗的素描工具,四方形的,所以像一块石头一样。它的法国名字翻译过来就是黑石头。他用那个黑石头的四个尖角,勾出非常细的线,力透纸背的线。既不是用铅笔画的,也不是用炭精笔削尖了画的。所以他后来说,他笑话那些个学用铅笔,削的尖尖的铅笔才能画线的人,说你们的笔都可以当武器了。实际上不用那种笔,用这么粗的炭精条他照样可以画出线,还比铅笔画得更细,又结实,又有力。
编辑推荐
《百年巨匠:徐悲鸿》是“百年巨匠”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