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林化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12出版)  作者:林化宾 编  页数:7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介绍了法治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路径和根本导向。为总结和提升上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进一步推进上海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建设,2012年6月27日,上海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法学会、上海政法学院联合举办了上海市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充分关切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发展维度,主题突出、联系实际,参加会议征文的论文和会上的发言,选题广泛,内容丰富。为做好此次征文和研讨会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工作,我们遴选80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公开出版。

书籍目录

在法治化道路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代序) 上海社会管理立法的完善及建议 社会管理创新理论思考 社会管理应“归还给社会机体”——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的法理思考 社会管理法治一体化研究 论社会管理应当姓“社” 社会管理的中国语义特质与制度梗阻分析 论公平协调利益关系——以城市土地利益关系协调为视角 社会公平:经典理论与中国现实 论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法律思考 重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复调法治”的新视角 论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和救援法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救助领域争端解决机制完善路径分析 在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建构中确立公共机构的公信力 确立公平正义理念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建设 上海市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论社会管理中行政裁量权的司法规制——以社会管理法治化为视角 公安社会管理创新发展趋势探索 司法参与公共治理之良性互动——行政审判中司法建议之现状解读与进路探究 社区检察室的职能定位及其设置研究 刍议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标准化”保护与规制——兼议劳动立法的回应与完善 简论合理性司法审查在行政拆迁裁决中的适用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从社会管理创新角度谈“三不”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 《上海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立法研究 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实证分析——延伸刑事审判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从城管改革看社会管理的加强与创新 论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与路径 简论企业管理中的突发性劳资矛盾事件预防与调处机制——立足于浦东新区的调研 创新社会管理破解“新二元结构” 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民事检察监督权创新的若干思考——以检察机关参与公益保护为视角 社会管理创新新视野下权力期权化困局的破解 探析法治情境下公民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实现形式 农村留守人群刑事司法保护法理研究——以检察职能为视角 关于创新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的思考 海事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应用探析 论人民调解在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中的作用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检察建议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 多道仪心理测试技术拓展应用探索 非政府组织与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基于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工作站的调查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规定的冲突与协调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效应及政府应对 简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规范化建设 试论人民建议征集在信访工作中的制度化 完善城市管理法制保障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 公共政策的守望者: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角色扮演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法治路径——以行政诉讼为切入点 浅析群防群治工作在创建平安社区中的作用 法院微博:功能、定位及其运行模式探析 检察机关构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若干思考 立足基层基础创新管理方式 来沪务工农民子女犯罪调查与防控对策 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城管执法困境调查及对策研究 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的原则及机制 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的政府部门该如何作为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社区矫正检察工作 试论检察建议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完善——以青浦区院的实证分析为视角 城市特色文化与创新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几点管见 社会管理多元机制 转型期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司法诚信建设 冲突与化解:物业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治化进程 政府引导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上海市行政不作为现象的实证调查及其治理对策 法院公共关系管理:社会管理创新大背景下的一项新课题 论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创新 校车安全事故与政策过程:多源流理论的视角 虚拟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前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法规的制定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途径与价值探析 城乡社会保障并轨何以可能——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论“剥权”人员应作为社区矫正的对象 我国失业保险及社会救助制度的反思与创新——以福建南平郑民生杀小学生案件为切入点 建立上海地方性公众参与监督看守所执法机制的社会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试论以检力下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和完善无照经营监管新机制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情况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治理的现代社会管理体制 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释法说理机制研究 金山区法院关于“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在审判阶段的设完善 试论基层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法制化的路径 化解社会矛盾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研究——以检察机关公诉环节案件信息管理流程优化为视角 简论网络服务提供者安全保障义务及其责任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权势结合破坏公平而凌驾于民 政企分开在我国改革之初就提了出来,其目的是正确划分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和经济组织的各自权限,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但至今仍没有达到理想目标,政企不分现象、“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仍很严重,导致部分国有资产处于失控状态而流失很为常见,国民资产眼睁睁地被私有化,显然没有一定权势背景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蛋糕。不仅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包括一些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类公共机构,又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商业化倾向,它们在国家事务和资源分配上有明显优势,但在改革的催促下又或主动或被动地涉水市场,渐渐卷入了逐利的漩涡,诸如高铁官员兼职企业,故宫中由港人捐资修复的建福宫变成了需缴纳100万人会费的豪华会所等,显然,当公共机构也步人市场获取收益时,它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地位必然导致不公平竞争,因此,招投标中官商串通垄断利益,默许房屋强拆引发恶性事件,监管不到位致使“豆腐渣工程”遍地等,并不是偶然,它是权势结合与民争利的必然结果,不仅破坏着市场的公平竞争法则,也必然破坏着社会公正。所以,在现代中国,当昔日的公共机构渐渐走向市场,以双重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在被视为充满勇气的探索之时,也应当关注为此付出的代价,尤其当他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以全民所有制的形式获取利益而仅被垄断集团或少数人所享有或挥霍时,就会日益凌驾于人民之上而改变自身属性,此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规律显现尤须警防。 (三)潜规则盛行消弭公开而焦躁人心 在社会转型期,制度及其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真空地带往往使人情被当作交易筹码,而在我国文化传统中,讲人情、论关系的处事方式可谓源远流长,即使在西方现代制度化文明较为成熟的国家,以人情办事也仍有其显现。法本原情,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社会制度本身就始发于民情,又归乎于民意,但问题是,如果人情和关系的运行超出了制度层面,到了破坏规则甚至违法的程度,则潜规则盛行代替制度化运作,必然为权势者提供了破坏社会公平的舞台。

编辑推荐

《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主要讲述了,法治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路径和根本导向。为总结和提升上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进一步推进上海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建设,2012年6月27日,上海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法学会、上海政法学院联合举办了上海市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充分关切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发展维度,主题突出、联系实际,参加会议征文的论文和会上的发言,选题广泛,内容丰富。为做好此次征文和研讨会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工作,我们遴选80篇质量较高的论文公开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