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丁建弘 页数:57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德意志兰?它在哪里?即德意志国土和国家的统一体由于两者长期分离而不存在,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德意志人的问题,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德意志兰才有了国土和国家相一致的含义。本书以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考察了德国历史,从立国时代、封建时代、宗教改革时代、普鲁士崛起时代启蒙时代、改革时代、复辟时代、统一时代、工业化时代、英雄时代、强权时代、魏玛时代、纳粹统治时代、盟国监管时代到重新崛起时代和再统一时代,条理清楚地讲述了德意志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德意志人和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德意志与非德意志即统一与分裂的较量和斗争,并且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来说明德意志民族和历史的特性,尤其是德意志民族沙文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弥漫,以及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等。
作者简介
丁建弘1936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1981年获联邦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奖。多年在德国从事客座研究并任客座教授。长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德国史、世界现代化史的教学和研究。丰要论著有《世界史手册》《普鲁上精神和文化》、《德国通史》、《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言 德国在哪里?
第一章 立国时代:日耳曼人与德意志人
一、古代日耳曼人
二、日耳曼部族民大迁徙
三、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四、德意志人和德意志王国的出现
作者评曰
第二章 封建时代:民族国家的被延误
一、迟缓的封建化
二、皇权与教权:争霸欧洲
三、皇权与城市:互促还是互制?
四、皇权与诸侯:七选侯当家
作者评曰
第三章 宗教改革时代:民族运动的发端
一、路德与宗教改革
二、骑士宗教改革
三、人民宗教改革:闵采尔和农民战争
四、诸侯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
五、三十年战争:宗教改革时代的悲惨结局
作者评曰
第四章 普鲁士崛起时代:对德意志民族是祸是福?
一、霍亨索伦家族的统治
二、普鲁士王国的崛起
三、“士兵王”的军事立国
四、弗里德里希大王的开明君主专制
五、普鲁士精神和普奥争霸
作者评曰
第五章 “启蒙”时代:从文化民族主义到政治民族主义
一、德意志的启蒙运动
二、“狂飙突进”运动
三、法国大革命与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
四、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政治民族主义
作者评曰
第六章 改革时代:民族统一运动的初霞
一、奥地利玛丽一泰蕾西娅一约瑟夫改革
二、“第三德意志兰”的改革
三、普鲁士施泰茵一哈登贝格改革
四、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
作者评曰,
第七章 复辟时代:民族统一道路上进步与反动的较量
一、沙俄的欧洲霸权政策和梅特涅的反动
二、现代化的开端
三、“莱茵文明”与“统一和自由运动”
四、李斯特和海涅
五、1848“红色革命”:时代的冲突与民族统一运动的高潮
作者评曰
第八章 统一时代:“白色革命”与民族统一的完成
一、统一的前提
二、统一的潮流
三、“宪法争执”和俾斯麦上台
四、俾斯麦进行的统一战争
作者评曰
第九章 工业化时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发展
一、统一与工业化高潮
二、统一与普鲁士式的政治现代化
三、统一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
四、俾斯麦的内外政策与俾斯麦的下台
作者评曰
第十章 “英雄时代”:从民族工运到国际工运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拉萨尔和倍倍尔
三、“英雄时代”:反“非常法”的斗争
四、社会民主主义旗帜下的分歧和分裂
作者评曰
第十一章 强权时代:民族沙文主义的膨胀
一、德国帝国主义
二、威廉二世与他的“世界政策”
三、尼采、韦伯、爱因斯坦
四、德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者评曰
第十二章 魏玛时代:.共和时期的民族运动
一、十一月革命:民族革命?民主革命?社会革命?
二、魏玛共和国的战后危机:民族内争与民族外争
三、魏玛共和国的相对稳定
四、希特勒的上台与共和国的覆灭
作者评曰
第十三章 纳粹统治时代:极端民族主义发了狂
一、“族民共同体”与“第三帝国”
二、纳粹法西斯专政的实质
三、纳粹法西斯:一种以战争为目的的极端民族主义
四、纳粹德国挑起全面世界大战
五、“第三帝国”的覆灭
作者评曰
第十四章 盟国管制时代:夹缝中的德意志民族
一、从德黑兰、雅尔塔到波茨坦
二、从纽伦堡审判、“四D”计划到柏林危机
三、夹缝中的德意志民族
四、德国的被分裂
作者评曰
第十五章 重新崛起时代:一个民族两个国家
一、联邦德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联邦德国成为经济大国和社会福利国家
三、民主德国的现代化进程
四、民主德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社会保障国家
五、德一德关系:从“哈尔斯坦原则”到“基础条约”
作者评曰
第十六章 再统一时代:一曲德意志民族的《欢乐颂》吗?
一、德国统一的机遇与挑战
二、从“柏林墙倒”到两德国家条约
三、“2+4”会议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的签订
四、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日
作者评曰
第十七章 龙与鹰:历史上中德民族的文化关系
一、缘起
二、汤若望一莱布尼茨时代
三、罗可可风尚与中国
四、歌德一代
五、文化碰撞:“图象”的变化
六、“向东方压进”与“向西方学习”
七、1919-1949年间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与这种经济的凋敝性和落后性相适应,德意志的政治分散性和多元性加剧。据统计,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兰分裂为314个邦和1475个骑士庄园领,也就是说,总共有1789个独立的拥有主权的政权。皇帝不是作为“帝国的保卫者”,而是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君主行事。帝国议会1663年在累根斯堡召开后不再解散,变成所谓的“永恒帝国议会”,完全成为各邦诸侯追逐自己利益的工具。虽然以往皇室的那种“大一统主义”思潮还存在,但邦国分裂主义思潮(所谓“邦国爱国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德意志兰全境盛行邦国专制主义统治。小邦诸侯仿效“伟大君主”法国路易十四的宫廷生活和奢华气派,虽然显得荒谬可笑,但他却因此不得不对他的臣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搜括而显得可憎。所有这些情况使德意志兰在三十年战争以后依然还是欧洲冲突的战场。上起皇帝,下至各邦诸侯,几乎都被卷入欧洲的大小纷争中,他们为了取得金钱而把自己“典”给外国强权。因此在17、18世纪的欧洲纷争中,难得有一次没有德意志人反对德意志人的斗争,民族利益显得一钱不值。仅以从外国得来的“补助费”而言,奥地利为8200万里佛,萨克森为900万里佛,符腾姆贝格700万里佛,科隆选侯700万里佛,普法尔茨1100万里佛,巴伐利亚900万里佛。普鲁士则从英国和法国拿到多种“补助费”。而像黑森等邦的诸侯,竟把本邦子弟卖给外国作为雇佣兵去进行海外战争。
编辑推荐
《世界历史文化丛书:德国通史》充分呈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创造伟力,展现了德国历史的盛衰轨迹和悲喜命运,凝聚了作者长期的治史心得,吸纳了国内外的新的研究成果,史料翔实,论述充分,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平的德国通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