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李军宏 泰山出版社 (2012-04出版) 作者:李军宏
前言
傅璇琮 2001年,泰山出版社编纂、出版一部千万言的大书:《中华名人轶事》。当时我应邀撰一序言,认为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开发我国丰富史学资源的经验,使学术资料性与普及可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是新世纪初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次有意义的探讨”。我觉得,这也可以用来评估这部《阅读中华国粹》,作充分肯定。且这部《阅读中华国粹》,种数100种,字数近2000万字,不仅数量已超过《中华名人轶事》,且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确可以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即国粹的经典之作。 国粹者,民族文化之精髓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梁启超在1902年写给黄遵宪的信中就直接使用了“国粹”这一概念,其观点在于“养成国民,当以保存国粹为主义,当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当时国粹派的代表人物黄节在写于1902年的《国粹保存主义》一文中写道:“夫国粹者,国家特别之精神也。”章太炎1906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里,也提出了“用国粹激动种性”的问题。 1905年《国粹学报》在上海的创刊第一次将“国粹”的概念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当时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陈去病、黄侃、马叙伦等。为应对西方文化输入的影响,他们高扬起“国学”旗帜:“不自主其国,而奴隶于人之国,谓之国奴;不自主其学,而奴隶于人之学,谓之学奴。奴于外族之专制谓之国奴,奴于东西之学,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国之不立而学之日亡,于是瞻天与火,类族辨物,创为《国粹学报》,以告海内。”(章太炎:《国粹学报发刊词》)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难跋涉,中华民族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历史复兴,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强大,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学已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学。特别是当前新世纪,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更有大的发展,我们就更有需要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宣扬和传播,以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予以重新认知和用心守护。 因此,这套图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我觉得,这套书有四大特色: 第一,这套书是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重视学术资料性,约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撰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煌煌百种全面系统阐释中华国粹。同时,每一种书都有深入探索,在“历史——文化”的综合视野下,又对各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具体探讨。它既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这当能使我们现代年轻一代,认识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中华国粹之独特魅力,进而弘扬中华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第二,注意对文化作历史性的线索梳理,探索不同时代特色和社会风貌,又沟通古今,着重联系现实,吸收当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鲜知识,形成更为独到的研究视野与观念。其中不少书,历史记述,多从先秦两汉开始,直至20世纪,这确为古为今用提供值得思索的文本,可以说是通过对各项国粹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规律,并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发展策略。 第三,既有历史发展梳理,又注意地域文化研索。这套书,好多种都具体描述地方特色,如《木雕》一书,既统述木雕艺术的发展历程(自商周至明清),又分列江浙地区、闽台地区、广东地区,及徽州、湘南、山东曲阜、云南剑川,以及少数民族的木雕艺术特色。又如《饮食文化》,分述中国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记述中注意与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相结合,确能引起人们的乡思之情。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但它是由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所组成和融汇而成。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这就使得我们整个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展示地区文化的特点,无疑将把我们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入。同时,不少书还探讨好几种国粹品种对国外的影响,这也很值得注意。中华文明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已经形成一种异彩纷呈,底蕴丰富的文化形象,现在这套书所述,对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十分吸引人的佳例。 第四,这套书,每一本都配有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特别是在品赏山水、田园,及领略各种戏曲、说唱等艺术品种时,真是“使笔如画”,使读者徜徉了美不胜收的艺术境地,阅读者当会一身轻松,得到知识增进、审美真切的愉悦。 时代呼唤文化,文化凝聚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建设。我们当遵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希望这套国粹经典阐释,不仅促进青少年阅读,同时还能服务于当前文化的开启奋进新程。铸就辉煌前景。 2011年10月
内容概要
傅璇琮编著的《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茶文化》为其中一册,内容包括茶的历史、茶叶百科、茶具简说、茶道双馨、茶里雅俗。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茶文化》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
书籍目录
引 言第一章 茶的历史 第一节 辩字说茶 一、“荼”是唐前茶的主要称谓 二、茶的其他称谓 三、茶字的出现及其由来 第二节 茶的起源 一、饮茶的发源时间 二、茶树发源的地点 第三节 茶的传播 第四节 茶与政事 第五节 茶圣陆羽 第六节 历代茶典第二章 茶叶百科 第一节 茶叶类鉴 一、茶的分类 二、六大茶品 第二节 制茶史话 一、唐代的制茶方法 二、宋代的制茶方法 三、现代的制茶工艺 第三节 茶叶品评 第四节 名茶博览第三章 茶具简说 第一节 茶具发展 一、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二、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三、唐宋以来饮茶茶具的改进发展 第二节 茶具工艺 第三节 紫砂风情 第四节 茶具品赏第四章 茶道双馨 第一节 沏茶得法 一、沏茶的过程 二、沏茶的科学 第二节 茶道简史 一、唐宋时期——煎茶道 二、宋明时期——点茶道 三、明清时期——泡茶道 第三节 茶道精神 一、“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二、“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三、“怡”中国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 四、“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第四节 茶禅一味 一、“茶禅一味”的思想基础 二、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三、茶道中的佛典与禅语第五章 茶里雅俗 第一节 茶诗茶联 第二节 茶书茶画 第三节 茶歌茶舞 第四节 茶馆茶楼 第五节 茶礼茶俗 一、茶与婚礼 二、民族茶饮 第六节 斗茶趣闻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茶的历史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稍后,《茶经》也采用了“茶”字。在此之前,“茶”是用“荼”表示的。“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 在中国。“茶”因为人文、地理的不同。而有两种发音方式,在北方发音为CHA,在南方发音为‘lEE: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大多是由中国茶叶输出地区人民的语音直译过去的。由中国北方输入茶的国家,如土耳其、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语言中茶的读音都与“茶”的原音很接近;而英、法、德、西班牙等国语言中“茶”的发音则都是照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发音转译的。从茶字的演变与确立.到世界各地的有关茶的读音,无不说明.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第一节 辩字说茶 在中国古代.表示茶的字有多个,“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日茶,二日槚,三日蔎,四日茗,五日区荈。”(《茶经·一之源》)“茶”字是由“荼”字直接演变而来的,所以,在“茶”字形成之前,荼、梗、蔎、茗、荈都曾用来表示茶。一、“茶”是唐前茶的主要称谓 《尔雅·释草第十三》,“荼,苦菜”。苦菜为田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菊科。《诗经·国风·邶风·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句子,苦菜是荼的本义。其味苦,经霜后味转甜,故日“其甘如荠”。成语有“如火如荼”。这里的“荼”一般认为是指白色的茅秀。茅秀是荼的引伸义.因苦菜的种子附生白芒,进而由苦菜白芒引伸为茅草之“茅秀”。《尔雅·释木第十四》,“槚,苦茶”。槚从木,当为木本,则苦荼亦为木本,由此知苦荼非从草的苦菜而是从木的茶。《尔雅》一书,非一人一时所作,最后成书于西汉,可以确定以苦菜代茶不会晚于西汉。西汉王褒《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认为这里的“荼”指茶。因为.如果是田野里常见的普通苦菜。就没有必要到很远的外地武阳去买。王褒《僮约》定于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所以“荼”借指茶当在公元前59年之前。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章.辑录了中唐以前几乎全部的茶资料,经统计,荼(含苦荼)25则,荼茗3则,荼荈4则,茗11则,槚2则,荈诧3则,蔎荈1则。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则,约占总茶事的70%。檟、蔎都是偶见.茗、荈也较茶为少见。况茗是荼芽,藓是荼老叶,荼、茗、荈,其实是茶叶的不同阶段的形态。由此看来.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 二、茶的其他称谓 (一)槚 梗,又作梗。《说文解字》:“槚,楸也。”“楸,梓也。”按照《说文》,槚即楸即梓。槚为楸、梓之类如何借指茶?《说文解字》:“槚,楸也,从木、贾声。”而贾有“假”、“古”两种读音,“古”与“荼”、“苦荼”音近,因茶为木本而非草本,遂用槚(音古)来借指茶。槚作楸、梓时则音“假”。因《尔雅》最后成书于西汉,则槚借指茶不晚于西汉。但槚作茶不常见,仅《尔雅》和南朝宋人王微《杂诗》两处出现。 (二)茗 茗,古通萌。《说文解字》:“萌,草木芽也,从草明声。”茗、萌本义是指草木的嫩芽。茶树的嫩芽当然可称茶茗。后来茗、萌、芽分工,以茗专指茶嫩芽,所以,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时补:“茗,茶芽也。从草名声。”晋张华注《神异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以茗专指茶芽。当在汉晋之时。茗由专指茶芽进一步又泛指茶,沿用至尽。 (三)荈 《茶经》“五之煮”载:“其味甘,檟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藓、荼、茗,其实一也。”《魏王花木志》:“荼,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综上所述.荈是指粗老茶叶,因而苦涩味较重.所以《茶经》称“不甘而苦,荈也”。荈为茶的可靠记载见于《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荼荈以代酒。”荼藓代酒,藓应是茶饮料。晋杜育作《荈赋》,五代宋初人陶谷《清异录》中有“藓茗部”。“藓”字除指茶外没有其他意义.可能是在“茶”字出现之前的茶的专有名字,但南北朝后就很少使用了。P6-9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占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傅璇琮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茶文化》介绍了茶的历史、茶叶百科、茶具简说、茶道双馨、茶里雅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