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调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作者:莫高 编著  页数:153  

内容概要

  武林调为杭州的地方曲艺,起源于唐代宣讲宝卷,清末民初发展成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武林调的表演形式以坐唱为主,叙唱结合,一人担当多个角色,模拟形态,塑造人物,通俗生动,引人入胜。多在茶馆、书场、游艺舞台演出,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书籍目录

总序
前言
序言
武林调的历史与现状
壹 武林调的起源
贰 武林班的鼎盛时期
叁 武林调的艰难时期
肆 武林调的新生
武林调的艺术特色
壹 武林调的表演
贰 武林调的音乐
叁 武林调的特点
武林调的曲目
壹 武林调宣卷阶段曲目
贰 武林调化装宣卷阶段曲目
叁 武林调“说新唱新”阶段曲目
肆 武林调的曲谱
武林调的名角名家
壹 武林调宣卷阶段的代表人物
贰 武林调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
叁 武林调现今代表人物
肆 武林调艺人一览
武林调的保护与传承
壹 武林调的濒危状况
贰 力口强对武林调的保护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武林调最初的“念佛调”,只击木鱼为节拍,别无乐器伴奏,到了化装宣卷时,开始采用二胡伴奏,鼓板和堂锣为打击乐器,鼓板用以打节拍,堂锣用于上下场,音乐过门简单,乐队仅二人。而到了初步具有武林调曲艺形式时,乐队渐趋完善,又增加了三弦,并增添了京戏的打击乐器,乐队人员也增加到五六人。 【叁】武林调的特点 杭州曲艺有评话、评词、小热昏、独脚戏、隔壁戏和武林调等种类。这些曲种有说的、又说又唱的评词、小热昏,也有似说似唱的,各有擅长;其中亦有叙事的、抒情的、嘲讽的、技艺的,各有所工。它们在艺术上各有千秋,而武林调的艺术特色则是叙唱类的曲艺。 一、戏曲化的坐唱形式 武林调演员很少,一人担当多个角色,形式灵便活泼。通常,一班只有三至五人,往往需要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有造诣的武林调艺人,通常在同一节目中,要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使人印象深刻。武林调的配乐极其简便,大多只有两三件乐器:二胡、三弦和鼓板。不要化装、不要行头衣箱,走到哪里,说唱到哪里。

编辑推荐

《武林调》的编著者莫高,武林调为杭州的地方曲艺,起源于庸代宣讲宝卷,清末民初发展成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武林调的表演形式以坐唱为主,叙唱结合,一人担当多个角色,模拟形态,塑造人物,通俗生动,引人入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武林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学习传统地方曲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