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藏四库系列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王阳明、 李克 凤凰出版社 (2013-05出版)  作者:王阳明  

前言

《传习录》一书汇集了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对话和往来书信,书中包含了王阳明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今人学习和研究王阳明心学的重要文本。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经在故乡阳明洞中筑室,故自号阳明山人,后世人皆称其为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心学的创始人。心学是儒学的一个派别,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宋元时期,程朱理学被扶为官方思想,其主要内容为“存天理,灭人欲”、“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等。王阳明为亲身体会朱子的格物论,曾连续穷格亭前之竹七日七夜,冥思苦想以至于劳思成疾,但最终却收获甚微。他因此对正统的程朱理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对理学的怀疑促使王阳明不停地思考,在经历了思想上长时间的困顿、迷茫以及被贬官至龙场的穷厄后,他终于悟道。他发现空谈“存天理,灭人欲,,往往会使人成为虚伪的道学先生,而“天理”并不会真正实施于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对此,他提出了“心即理”的主张。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即是理,这解决了外在天理不能真正约束人的行为的问题。他的主张一经提出,仿如晴天霹雳,震撼了无数困囿于程朱理学之内的人心。    在心即理之后王阳明又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这是他一生所提的主张中最重要的一个。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曾平定过无数次民变打退过无数流寇,在这过程中他发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知行的分离,正如程朱理学所主张的知先行后,这显然割裂了知行的本体,使人们有为恶的可能。正如一位学人如果每天读圣贤之书,懂得什么是圣人所讲的“善”,但却从不去真正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这些“善”的道理,那么他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懂得“善”。针对这一问题王阳明提出:“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等知行合一的主张,将人的念头完全纳入行的范畴,使人的念头完全符合圣人所提出的“善”的标准。    王阳明反对空谈、针砭程朱理学弊端的心学主张不仅直接影响了明代一百多年而且泽被后世影响至今。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受到他“此心即理”、“知行合一”主张的影响,并用其鞭策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本着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崇敬,我们编辑出版了此书。本书原文以清康熙十二年刻本《王阳明先生全集》中的《传习录》为底本,并参校清道光丙戌(六年)刊本《王阳明全集》,力求做到权威准确。注释部分以王力的《古代汉语词典》为基础,参考各经典版本力求精准。译文部分以信达雅为原则,保留古人的行文风格,并结合现代读者的习惯,用优美的白话再现原文的流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原文的难字部分还配有拼音,方便广大读者阅读理解文义。此外我们针对书巾内容还配有精美古版画,以图释文,在丰富版面之余,还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及乐趣。    《传习录》书名取自《论语·学而篇》:“传不习乎?”朱子《集注》云:“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知之于己。”希望读者诸君通过阅读这本《传习录》可以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传诸于己,并用“知行合一”的方式认真生活,相信这样的人生定会有别于庸碌无省的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王阳明

书籍目录

传习录上  徐爱录 徐爱引言 徐爱跋 门人陆澄录 门人薛侃录 传习录中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钱德洪跋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 答聂文蔚书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传习录下  门人陈九川录 门人黄直录 门人黄修易录 门人黄省曾录 钱德洪序 门人黄以方录 钱德洪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困知勉行:因遇困而求知,并勉力践行。 天是性之原:指人的本性是天然存在的。 “惟天下”句:只有做到至诚,才能充分发挥天性,才能理解天地化育之境。语出《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影影:隐约的样子。 不诚无物:“诚”是万物存在的前提和规律,没有“诚”就不存在万物。语出《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译文 徐爱我问:“昨天听先生关于‘止至善’的教诲,已经觉得有的放矢了。但是和朱熹先生的‘格物’观点,想想总是不能契合。” 先生说:“格物是为‘止至善’而下的功夫。既然理解了至善,也就理解了格物。” 徐爱我说:“昨天根据先生的教诲,来考察格物之说,似乎也了解了大概。但是朱熹的观点,在《尚书》的‘精一’,《论语》的‘博约’,《孟子》的‘尽心知性’当中都能找到印证,所以还没有消除疑问。” 先生说:“子夏笃信圣人,曾子从自身寻找原因。笃信固然没错,但是不如从自身寻求那样切实。现在心中还有疑惑,怎么还能被过去的说法所束缚,不向内心寻求呢?就像是朱熹那样的人,他虽然尊信程颐,但是对于那些不合己意的地方,又何曾盲从?精一、博约、尽心,本就和我的观点契合,朱熹的格物观点,则未免牵强附会,而不是《大学》的真正宗旨。精是为一下的功夫,博是为约下的功夫。明白了仁之后,对于知行合一这个观点,就可以用一句话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者的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者的事情。‘天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者做的事。朱熹错误地解释格物,是因为他把意思弄反了,认为尽心知性即是通过体察事物来认知义理,要初学者去像圣人那样做到生知安行。那怎么可能做到?” 徐爱我问:“尽心知性,为什么是生知安行者做的事?” 先生说:“性是心的根本,天是性的本原,尽心就是尽性。《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是指尚未充分发挥天性。‘知天’的‘知’与‘知州’、‘知县’的‘知’同义,指的是自己分内的事,是自身与天合而为一。对天像儿子对父亲那样,像臣子对君主那样。要恭敬奉承,才能没有闪失,这样与天依然并非一体。这就是圣人与贤人的区别。至于无论夭寿都坚持不变,是教诲人一心为善,不能因命运和寿命而改变为善之心。只要去修身养气静待天命,命运和寿命都有天命安排。我也不必为此动心。侍奉上天虽然与天并非一体,但是已经看到天就在面前。静待天命,就像未曾谋面,而在这里等候一样。这就是初学者立心的开端,有遇困求知、勉力而行的意义在这里。而今却做反了,所以才使得学者无处入手。”

编辑推荐

《家藏四库系列:传习录(插图本)(增订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万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家藏四库系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正品,质量很好,实惠。
  •   书是正品质量还不错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