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理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李同成  页数:246  字数:16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写在前面的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史中起止时间最长的一部恢宏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范祖禹、刘攽、刘恕、司马康等人呕心沥血19年编纂的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名字是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赵顼取的,取“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意思。《资治通鉴》成书后,一直到今天为止,为无数后人所重视、阅读、学习,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各界要人都是熟读不已,而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名臣、鸿儒以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更是举不胜举。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曾先后17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高度评价了《资治通鉴》的价值,其对管理学科的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所以,李同成先生以毛主席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评论为核心载体,以阐述《资治通鉴》中著名的人物事件所昭示出来的管理要义为目的,历时10年编著了这本《微管理:小处着眼读,细处着手学习领导力》(以下简称《微管理》),期待《微管理》一书的问世能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有一定的帮助。老子曾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今人也说“细节决定成败”。由此可见,细、微之中蕴含着大智慧!对于公共行政管理与企事业管理而言,细、微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李同成先生把自己编著的专著命名为《微管理》也是基于这一点,而更进一步取“微”字“微言大义”的意思。李同成先生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微管理》一书去体会本书选材的良苦用心——从小处着眼品读《资治通鉴》,进而掌握本书提供的核心价值——从细微处着手学习领导力,让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更上层楼!善莫大焉!总而言之,不管你是基层领导干部,或是中层骨干,还是高管;也不管你是服务于党政机关,或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公司,你不可不读《微管理》,更不能不学领导力!序我为什么要写《微管理》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千古流传的历史巨著,是跨越几个世纪的政治教科书。微言大义,叙事有法,“鉴千古成败,考当今得失”,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毛主席称赞:“《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历代有识之士都喜欢看这部书,可以说是案头必备。毛主席、周总理和陈老总曾多次向外交人员讲:搞外交一定要看《资治通鉴》。何止外交人员,其实人人都该好好阅读此书,正如新编《资治通鉴》序所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毛主席博览群书,但情之所钟是《资治通鉴》,他先后看了17遍,并对主要历史人物作了评论。这部历史巨著其微言大义一经毛主席评论,更有许多超人创见,是宝贵的历史财富。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毛主席对《资治通鉴》的评论,我从这部浩如烟海的巨著中将毛主席评论过的部分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选出作为核心载体,并对通鉴原文不易读懂的地方参照历代名家的注释和译文加以注解,进而阐发出这些宝贵智慧对我们今天的领导管理工作的积极启迪意义,遂成《微管理:小处着眼读〈资治通鉴〉,细处着手学习领导力》(以下简称《微管理》)这本小书,以飨读者。这样一来,可使读者通过阅读、学习《微管理》,领会、感悟一代伟人对管理科学及领导力的独到见解,并对自己的实际工作有所禆益。我动笔前,曾和史学界的几位朋友交换意见,他们都积极支持我写这本书,他们说: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样的书,此书符合广大读者的需要。《资治通鉴》是历史名著,经毛主席评论,再经释义,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这本书的出版是—件意义深远的事,它将与通鉴永存。 袁绍多谋难断失先机——做领导就要当机立断历史背景介绍袁绍(?~公元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他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公元189年,灵帝驾崩,袁绍率军尽诛宦官,但同时也错杀了不少无辜。董卓专权后,袁绍在渤海起兵,被诸侯推举为盟主,共讨董卓,但不久后盟军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病死。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在袁绍死后争权相攻,被曹操各个击破。建安十年,袁谭被杀,袁尚与二兄袁熙逃亡辽西乌丸。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定乌丸,袁尚、袁熙败走辽东,被公孙康所杀。陈寿在《三国志》里评论袁绍“有姿貌威容”,又认为他“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但陈寿也评价袁绍“治政宽猛有方”,得到百姓的爱戴,当袁绍南征失利归来后抑郁而终的消息传出时,河北百姓多为其痛哭惋惜。毛泽东评注原文曹操有个参谋叫郭嘉,是个河南人,初投袁绍,他批评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袁绍这个人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兵败于官渡,所以有谋还要善断。——唐汉,振肖《龙之魂——毛泽东历史笔记解析》红旗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350页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有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为我所用。——摘自毛泽东1959年6月同《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谈话(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15—216页)通鉴原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五》)操欲自讨刘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操曰:“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郭嘉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操师遂东。冀州别驾田丰说袁绍曰:“曹操与刘备连兵,未可卒解。公举军而袭其后,可一往而定。”绍辞以子疾,未得行。丰举杖击地曰:“嗟乎!遭难遇之时,而以婴儿病失其会,惜哉,事去矣!”白话译文曹操将东征刘备,手下将领都说:“与曹公争夺天下的人只有袁绍。袁绍正要逼近,他乘人之危袭击我们,怎么办?”曹操说:“刘备是豪杰之士,现在不攻打,将来一定是大患。袁绍虽有大志,但他见事迟,他不会动兵的。”郭嘉也劝曹操东征,于是曹操大破刘备。曹操东征刘备的时候,袁绍的谋士田丰建议他从背后攻打曹操,袁绍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推辞。袁绍的这个慢半拍作风真是急死人!以至田丰捶胸顿足说:“你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却以小孩生病为由白白丧失,太可惜了!”微释义•领导力汉末群雄争霸之初,天下人唯袁绍马首是瞻,他地广粮丰、兵强马壮,既无内忧又无外患,良将、谋士成群,然而最终问鼎天下的却不是他,甚至他都没能在北方立下足来。超越他的,是他一直看不起的曹操,缘何?这个问题,毛泽东在研究透《资治通鉴》后,给出了很好的答案。1959年3月2日,在郑州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对三国时期几个主要集团势力核心人物的决策水平作了一个比较,说,曹操多谋善断,最厉害;刘备也很厉害,“但是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难断,见事迟,得计迟。慢了,得出一个方针就处于被动”。同年6月,同《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谈话时,毛泽东再次提到这一点:“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又说:“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有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为我所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7月11日晚,在谈到由陈云出来主管计委工作这个话题时(陈云在南宁会议后只负责建委工作),毛泽东再次以袁绍这个不成大器的“主公”为典型,指出此人优柔寡断,不会用将,《三国志》的《曹操传》《郭嘉传》中对此都有反映。这些话,给当时在场的周小舟、胡乔木、田家英、李锐、周惠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泽东为什么一直反反复复谈到袁绍这一历史人物呢?因为他表面上是在说袁绍,实质上是要以史为镜,照照某些领导干部。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1959年3月2日郑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到,曹操的谋士郭嘉说过,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见事迟,得计迟”。“所谓得计迟,就是形势已经出来了,他还不能判断,得不出一个方针来,就处于被动。”接着,毛泽东话锋一转:“现在,我是借郭嘉的事来讲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以及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要告诉他们,不要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谋要多,但是不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端可以多,但是要拿住要点。国际的事要关心,国内各行各业要调查研究,还有各种学问,多端得很。但是可要抓住要点,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的要点。这是个方法问题,这个方法不解决,每天都在混混沌沌之中,叫做什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什么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特别是对外斗争,得计迟是很危险的。”对袁绍其人的评价,毛泽东归结为两点:一是好谋无决,多端寡要,从而不能从谏如流,不能用人;二是见事迟,得计迟,行动起来总是慢半拍,以至错失良机。关于这两点,在《资治通鉴》里多有史实记载。袁绍在官渡与曹操决战中,所有的谋臣将军都提出自己的意见,彼此努力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袁绍也确实听取了一些意见,派刘备去骚扰曹操后方,结果失败了。于是,一些谋臣建议说,不如暂时稳固,等待时机再行考虑;另一些谋臣又提出相反的意见,主张要急攻,彻底打垮曹操;还有一些谋臣建议,不如先回兵翼州,等待中原有变。 此时的袁绍尽管兵精粮足,却始终左右摇摆,拿捏不定,不知道听取谁的意见好。结果是什么呢?袁绍的无作为,给了曹操以可乘之机,曹操迅速出兵,一举击溃了袁绍。袁绍在归途中,羞愤吐血而死。 袁绍为什么“得计迟”?为什么“行动起来慢半拍”?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一名统帅,袁绍抓不住主要矛盾,做决策的时候把不重要的问题当成了重要问题,所以事情出来了,他看不到形势的变化,不能够快速分析出得失,又听不进谋士们的建议,结果导致了他的屡屡失败。在毛泽东看来,做领导的,如果像袁绍这样的“见事迟,得计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他曾批评一些干部:“有些人在下面搞了几个月的调查也搞不清楚,越搞越糊涂,材料越多,笔记写得越多,脑筋越乱,理不出一个头绪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此深有感悟:“日本的大企业常常由于拘泥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延误了决策的时间,丧失了机会。我尊重做事完美的人,但是在这个速度决定一切的时代氛围当中,迟迟不作决策则是企业的致命伤。”犹太人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中,有三种东西不能使用过多,做面包的酵母、盐和犹豫。酵母放多了面包会酸,盐放多了菜会咸,犹豫过多则会丧失赚钱和扬名的机会。”犹豫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避免的毛病,领导者更是如此。毛泽东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一定要多谋善断。领导者学会多谋善断,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领导艺术之一。决策能力是判断一位领导者领导力的重要标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决策是不能一拖再拖的,需要在有效的时间地点内完成。否则,正确的决策一旦过了时间就会成为错误的方案。袁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多谋善断,重点还是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要反对少谋武断。因为客观实际情况都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而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才能都很有限,不可能什么都看得清,也不可能什么都懂。故而,领导者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除了靠自己的学识、经验和聪明才智外,还需要把别人的智慧吸收进来,把好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最后再拿主意,下决心,作决断。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善断不但要断得正确,而且要断得及时,不失时机,当机立断。解决任何矛盾都有一个时机问题。善断有时还需要刚柔相济的领导方法和领导策略。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刚则刚,需要柔则柔。当然,这里所说的刚,是刚强,处事不惊,而不是固执;是刚毅果断,而不是刚愎自用。柔,是指办事情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临机应变,而不是优柔寡断。毛泽东强调说“又要实际,又要超然,专门实际很危险”。这里所说的“超然”,就是要经过分析综合,找出内部联系,抓住关节,作出对事物本质的正确概括。 毛泽东指出,决策并不是一个人在那里“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通常情况下,要有一个听取别人意见、汲取别人智慧的谋断过程。要“多召集几个会议商量,然后才能有所断,所断便是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领导者一定要吸取袁绍覆亡的教训,善于当机立断,培养敏捷的思维,才能在今天这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里应付自如。

内容概要

  本书从细微之处着眼结合毛泽东对《资治通鉴》中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总结出领导力的内涵,体例完善,论述较为严谨,是目前研究《资治通鉴》领域的重大突破,填补了《资治通鉴》对现代管理工作有重大启发意义的空白,极具实用和研究价值。对读者特别是从政者和各级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提升领导力和执政能力有一定的助益。另外,每章手绘的精美插图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作者简介

  李同成,资深外交官,外交部离休,外交笔会创始人。历时20年对《资治通鉴》注解说明,著就《微管理》。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我为什么要写《微管理》   
商鞅立木为信开民智
——领导也要讲究公信力     
苏秦智激张仪成伟业
——领导要敢于直面批评     
李斯论事上《谏逐客书》
——办好实事才有说服力    
秦始皇一统天下定鼎
——“专政有理”也要讲艺术  
陈胜吴广输在用人上
——用人不当是领导禁忌    
项羽自负过甚失天下
——做事讲民主才能成功    
文景二帝只是维持会
——做领导不能因循守旧    
贾谊切时上疏《治安策》
——领导解放思想少不得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
——好领导都要开拓进取    
司马迁受腐刑著《史记》
——领导也要学习隐忍力    
赵充国坚持靖边安邦
——好领导都能坚持真理    
汉元帝柔仁误己误国
——优柔寡断是领导短板    
袁绍多谋难断失先机
——做领导就要当机立断    
曹操推心置腹得天下
——真诚坦率也是领导力    
孙权知人善用霸江东
——扬长避短是用人核心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攻心为上是领导艺术    
诸葛亮观大节用法正
——用人艺术是观大略小    
桓温志大才疏亏一篑
——做领导不要没自信心    
韦睿驭人有方平天下
——领导作风也是生产力    
梁武帝不听忠言灭国
——善于纳谏是一门功课    
李世民智勇匡国济世
——领导必修务实与务虚    
千古第一女人武则天
——敢作敢为才是硬道理    
李存勖识时务定天下
——审机独断才能有效率    
附一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附二
——《资治通鉴》序(御制)  
附三
——宋史·司马光传      
后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张仪初次出门失利,带着满身伤痕回到魏国,得知苏秦说服赵肃侯,组织合纵盟约,便兴致勃勃地到赵国投奔苏秦。没想到来到相府,看门人让他从小门进入。他心里很不高兴,进门后只见苏秦正和大臣谈话,谈了一人又一人,根本不看张仪一眼。张仪正等得难堪,忽听有人喊:“张先生在哪里?相国叫你进来!”他连忙整冠进入大厅,满以为苏秦一定会出门迎接他,没想到苏秦坐在大堂上。一动未动,毫无表情。张仪忍气吞声向苏秦施礼,苏秦才欠身说:“余子(张仪字)别来无恙?”张仪见苏秦这样冷淡、傲慢,非常气愤。到了用餐时间,有人呼叫“传膳”。苏秦说:“我为公事忙碌,累你久等,今日就在舍下用饭,饭后再谈。”左右将张仪带出去,坐在堂下。张仪见自己桌前只有一肉一菜和粗糙米饭;举目向上望去,只见苏秦面前山珍海味摆一桌。他本想不吃,无奈饥肠辘辘,又不敢得罪苏秦,只得含羞举箸。 饭毕,苏秦传话: “请张仪上堂。”张仪走上去,只见苏秦高坐不动,不理不睬。张仪到此忍无可忍,高声大骂: “季子(苏秦字),我以为你不会忘记友情,特来投靠你。谁知你毫无故人之情,翻脸不认人,还百般羞辱于我,是何居心,你真是势利小人!”苏秦不气不恼,微微笑道:“以余子之才智,该先我而际遇。没有想到你竟穷困如此。我本想把你推荐给赵肃侯,使你得到富贵,就怕你志衰才退,无所有为,反连累于我。”张仪说:“大丈夫自能取富贵,难道非由你推荐不成!”苏秦冷笑道:“既然如此即可自便。”让人给张仪十两银子。张仪将银子扔到地上,愤然而去。他已无脸回魏国,便来到秦国。 当时六国已签订合纵盟约,秦王惶惶不可终日,张仪来到秦国,秦王见到张仪十分高兴,便任命他为秦相,并封武信君。张仪随后为秦国提出“连横”的伟大战略,在中国历史上演出了威武雄壮的一幕。 苏秦对张仪的态度,在历史上一直存在有羞辱和激将两种说法的争辩。苏秦是真的在羞辱张仪,还是在故意激励张仪,使其感到压力,并催其奋进?苏秦的想法,这里姑且不论。毛泽东1960年12月25日在同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谈话中指出:“从前有张仪和苏秦两个人,都是鬼谷子的学生。……苏秦对张仪是好意还是恶意?我们之间,进行批评帮助都是好意。

后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90年,我60岁,从外交部离休,开始了低头爬格子的生涯。活了这么大岁数,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多少还是有点话想说一说。到现在,搁下笔,回头一看,《深宫密战—中国古代间谍故事精选》、《官场舌战》、《千古奇冤》算是古代题材的作品,《超级大国的没落》、《凄凉的贝鲁特》、《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微妙关系》、《在异国星空下》和《天涯掠影》属于当代国际问题题材的作品,其他发表在各大报刊的外交题材的文章大概有上百篇了,算不上著作等身,也算是勤勤恳恳了。有人说我算是“文坛新星”,那是客气话。我所能做的是好好写书,让大伙儿看了多少能有点收获,吸取点经验教训。于此,我愿足矣。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资治通鉴》是“鉴千古成败,考当今得失”的一部史书,历来备受领导者重视。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可以从书中的人物事迹里学习不少经验和教训,避免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当年,毛主席、周总理和陈老总就曾多次向我们外交工作者推荐阅读这部史书。尤其是毛主席,他把《资治通鉴》通读了17遍,对重要历史人物都做了评论,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传承一代伟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编写了这本《微管理:小处着眼读〈资治通鉴〉,细处着手学习领导力》,以期对我们今天众多工作在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有所启发,正所谓“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也。本书能够出版发行,跟广大读者见面,要感谢我的母校山西省翼城县清华园中学,希望母校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正是因为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包容,我才能专心写书,写出更好的作品;感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中心、特约编辑黎明、策划编辑王如月和文字编辑陈潇的辛勤付出,因为你们的努力,才使得这本书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要感谢广大读者。祝大家以史为鉴,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编辑推荐

《微管理》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做到,便可掌握微管理这门人体艺术。继《微反应》《微表情》后重磅推出微管理第一书,助你赢天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微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书内容不错,实用。
  •   书是不错的,就是要认真度。不然不能理解。
  •   书本还没来得及看,送货速度超快,昨天下午订的,今天上午就送达了。满评!o(∩_∩)o 哈哈
  •   装订和印刷都不错,就是有时候想买的书需要预定 不能一次订购没法享受折扣优惠
  •   在外地评价迟了几日,不好意思哦。蛮好,谢谢。
  •   印刷感觉象地摊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