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精装上下册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张生  页数:80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套装上下册)》是一种对于过去的重建;从广义上说,因此而成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南京大屠杀本是关系到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一页,此种集体记忆的框架、刻度、模式、指向等,当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之中。所以,《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套装上下册)》的“中国面孔”和时代印记是可以想见的。自然,这些年来,中国日益开放,国人对世界大势日益清晰、理性,南京大屠杀史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此书的问世,亦可视为希图建立“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和人类共同的集体记忆的努力之一。

书籍目录

序自  序导论:学术史第一章  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看日军的战略时机选择  ——以日方思虑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选择战争  第二节  选择南京  第三节  选择屠杀第二章  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市民生活秩序的变迁  第一节  常态生活秩序终结与防御期生活秩序来临  第二节  空位期的逼近、来临与延续  第三节  过渡期的胶着与“常态化”殖民秩序的系统创设  第四节  城内外信息传递  第五节  治安应对  第六节  房产问题  第七节  商品交易市场的关启  第八节  水电设施的破坏与恢复  第九节  城内外交通运输的阻滞与开启  第十节  医疗救助  结语:战争、秩序变迁与市民生活第三章  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西方在宁人士  第一节  南京沦陷前的西方人士群体  第二节  西方人士与国际救援机构  第三节  面对大屠杀的西方人士  第四节  西方人士与日、中三方关系  第五节  西方驻宁外交人员  第六节  大屠杀之后的西方人士第四章  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  ——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  第一节  “德国视角”的人员组成  第二节  “德国视角”的核心: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第三节  “德国视角”与英美人士的互动  第四节  “德国视角”与德国利益第五章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粮食问题  ——以“安全区”为中心  第一节  南京沦陷前的粮食供应状况与日军的粮食政策  第二节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与日方的粮食交涉  第三节  大屠杀时期南京居民的食物与生活状态第六章  南京大屠杀对南京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环境与南京城市发展  第二节  日军对南京社会生活环境的破坏  第三节  日军对南京自然环境的破坏  第四节  日军破坏南京环境个案研究第七章  南京大屠杀受害者P髑D初步研究  第一节  PTSD概念的引入  第二节  南京大屠杀受害者PTsD诸症候  第三节  魏特琳个案第八章  从南京大屠杀看中国抗战前途  ——南京西方人士的观察和预判  第一节  仇恨心态和抵抗意志的激发  第二节  日本国家形象的恶化和对中国的同情  第三节  中国抗战必胜的前途第九章  南京审判  第一节  南京军事法庭的成立  第二节  军事法庭的设置与构成  第三节  南京大屠杀案的立案与审结  第四节  审判的社会参与  第五节  对战后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反思第十章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南京大屠杀案审判中的辩护及其“遗产”  ——以控、辩双方质证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辩护方对起诉方出庭证人和宣誓证词的质证  第二节  辩护方的证人、宣誓证词及控方的质证  第三节  松井石根的宣誓证词和质证  第四节  日本右翼对东京审判辩护方遗产的继承参考文献相关人名、舰名译名对照表后记

编辑推荐

从学术角度说,张生编著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上下)(精)》是一种对于过去的重建;从广义上说,因此而成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南京大屠杀本是关系到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一页,此种集体记忆的框架、刻度、模式、指向等,当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处于不断生长的状态之中。所以,本书的“中国面孔”和时代印记是可以想见的。自然,这些年来,中国日益开放,国人对世界大势日益清晰、理性,南京大屠杀史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此书的问世,亦可视为希图建立“跨越国境的历史认识”和人类共同的集体记忆的努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精装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