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姜振宇 页数:3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微表情是心理应激微反应的一部分,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再能“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瞬间也会出现微表情,他的“装”只能出现在微表情之后。因此,以微表情为代表的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
本书作者经过5年研究,与8家司法科研机构合作,积累了10000条测试数据,在国内最先开启了应激微反应研究的先河。全面分析了人类6种共通情绪(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愉悦)及其衍生(轻蔑、不屑、害怕、不安、担忧、愧疚、不悦、苦涩、勉强
作者简介
姜振宇,中国心理应激微反应测试研究第一人,领导国内首家应用心理应激微反应进行测谎的研究团队。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律信息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组长,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应激微反应”课程主讲人,“微反应在新闻采访中的信息挖掘研究”项目负责人,“微反应研究在心理健康监测和干预领域的应用”项目负责人。
孟非郭德纲“非常了得”节目专家观察员,得到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北京青年频道、台湾东森新闻台、新京报、法制晚报、台湾政治大学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并进行过现场测试验证。
书籍目录
第1章 表情辨识能力测试
表情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密码,也是了解他人的关键步骤。做一下本章的表情辨识能力测试,看看你的读脸水平如何?
普通表情的辨识
常见表情的辨识
复杂表情的辨识
测试结果评价和建议
第2章 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情绪是人遇到有效刺激时的第一神经反应,它先于理智思维产生,与人类的生物本能息息相关,是刻意“装”不出来的。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刺激源,引发他人真实情绪,就成为了撕破他人假面、直击内心真相的关键步骤。
什么是情绪
情绪有什么用
预期不符——情绪产生的根源
各种情境下的主观
章节摘录
如果刺激源力度很弱,会让人产生不屑情绪。不屑就是完全的轻视,除了看不起之外,根本就不用花力气来加以排斥。成语“不屑一顾”就形象地表明了连看都懒得看一眼的不屑情绪。这是最轻微的一种厌恶衍生,很容易和笑容连在一起(因为内心完全轻松,优越感会引发笑意),形成讥笑或冷笑表情,表达非常轻松的否定评价。 如果你遇到一个极其愚蠢的人(当然是你自己认为对方很愚蠢),这个家伙还要不自量力地来挑衅你,你认为自己有瞬间搞定他的能力,由于彼此之间的实力过于悬殊,你就会呈现出这种不屑的神情。如果对方是严肃而认真的,也许你的表情仅仅会停留在不屑;但如果对方尝试着做出些笨拙而好笑的行为(动作或语言),你就会不由自主地露出讥笑的神情。 有次和某IT企业中层一起开会,大家讨论公司某个互联网应用产品的改进方案。由于设计方案中用到了大量的英文词汇,所以所有的人都是半中半英地混着说。当开发部门的技术总监操着带有方言痕迹的口音进行解说时,我注意到他的某个下属脸上闪现了非常轻微的讥笑神情。 总监在开发经验和技术能力方面,是公司公认的牛人,所以可以判断,这个讥笑一定不是针对修改方案的。会后我问总监,那名下属是不是有留学背景,他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编辑推荐
《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作者由姜振宇所著,经过5年研究,与8家司法科研机构合作,积累了10000条测试数据,在国内最先开启了应激微反应研究的先河。全面分析了人类6种共通情绪(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愉悦)及其衍生(轻蔑、不屑、害怕、不安、担忧、愧疚、不悦、苦涩、勉强等)的微表情,并详解了眉毛、眼睛等部位的不同微表情,适用于恋爱交友、工作升职、团队管理、业务谈判、面试访谈等人际关系各个领域,能够从根上助你认清谎言,撕破假面,还原真相,打造属于你的防欺骗保护伞,进而看透他人,掌控局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